•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学记的教育理念 浅论《学记》中的理念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时间:2019-05-12 03:30: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教学专论,被梁启超誉为“专标诲人之术”。以其一千二百余字的篇幅,蕴含了深刻而丰富的语文教育理念。现如今随着教学改革大刀阔斧的进行,语文教育备受责难。与其为求“与时俱进”而盲目借鉴国外经验或大胆地“另辟蹊径”进行改革实验,倒不如客观地重新研究一下这部影响中国教育千年之久的古老教育圣经,释放其理念的巨大内在力量来泽被当今语文教育。
      所幸的是,《学记》当时针对的便是古文教育,所以对当今的语文教学具有天然的指导作用。当今语文改革纵然如火如荼,看似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于实践而且某些成果显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教学却被太多的框架禁锢了,类似于画地为牢,失去了本来的张力。学习语文首要的本应是培养学生的素养,逐步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思维表达力。这种能力不是用某种“快餐式”改革模式可以“训练”出来的,而是需要用巨大的理念力量“润物细无声”般的融入日常教学中。《学记》便隐含着这样的理念,明白其题中之意,远胜于生搬硬套种种教学改革模式。
      一、教学目的之拷问:教为化民成俗,学为成器知道
      《学记》指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馊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积极推行德政;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形成统一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使社会安定,民富国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教学的目的再宏远,如不端正态度也是一纸空谈,毫无意义。而“化民成俗,成器知道”不禁让人联系到如今对中国母语的教学态度。母语教育对于中国这个拥有千年文化的悠久国家来说,已不仅是一种现实的交际需要,更是一种母语文化传承。而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便是使母语教育规范科学化。如果冷落母语教育而狂傲地炫耀没有我们自己文化底蕴的国外舶来品,或者一味研究声名鹊起的新颖教育模式,何以安分于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别谈化民成俗了,连个人的“成器知道”也会变得既表面化又肤浅。
      语文教学贵在培养提升母语表达力,类似于厚积而薄发。虽不苛求于面面俱到,但是如果不把语文教育植根于中国母语这个文化土壤上,中国语言独具的特别性、灵动性便会走向消亡。汉语汉字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古今典范的文言文、白话文作品,创造了汉语言文字的辉煌,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从这些精美的语言表达中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加深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因此,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仅只是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更是了解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熏陶的过程。
      当今国人对待母语的态度以及拥有母语的能力让人汗颜。就母语的社会地位来讲,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汉语冷的现象。语文只是等同于数理化一般的考试科目而已,平时教学也是为应付考试题型而分模块“演练”,连最能锻炼人表达力的作文也如“八股”般规定固用结构。学生在表达时夹杂几句法语英语便显得时髦,或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就国人应用母语的能力来看,受功利主义影响,到处充溢着浮躁气息。汉语能力下降,语言文字社会应用中出现混乱,言而无物、表达能力不强,缺乏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提笔忘字、书写能力下降的现象比比皆是。据调查,在当代大学生中,很多人先秦不懂,魏晋南北朝说不出来,母语权、母语文化权和母语的尊严所面临的形势的确令人担忧。想念民国时期,纵然战乱,文人细心捍卫着国学,用无与伦比的母语魅力演绎着绝代风华的“民国范儿”。
      “化民成俗”虽含有明显的政治意味,但是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交际相处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和繁荣与国人的母语表达沟通密切相关。“成器知道”小而言之是针对个人的成才,但是正是千万个个人的学识涵养凝结成中国整个的涵养,这种涵养已依靠母语教育传承了千年,不可以被当今浮躁而功利的语文教育毁之一旦。
      二、教之艺术:知教之所由兴废,善喻而和易以思
      《学记》里提到“教学相长”,但是自古学由教来,所以在“相长”之间,教乃是主旋律。而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对是责任,而能够教好则是艺术了,这也是作为语文教师从事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记》在总结“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时,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这里,“豫”即预为之防,“时”是把握时机,“孙”是循序渐进,都是教师的事,只有“摩”是学生之间相观而善。同时从“废”这个相反面警示了教师应具的责任感。
      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所谓“善喻”,就是善于启发诱导,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不应拖着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
      既然教师在教学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不应该片面针对学生,加强教师本身的建设也是重点。纵然如今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程度远不及《学记》中的愿景,即“师严道尊”,“不陈于君”等。但是语文教师比起其他学科来更具艺术性,如一更不变地板起脸孔生搬教材,纵然所授知识点足以学生应试,但与“艺术”二字无缘。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大势下,如今教师纷纷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为这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他们交给学生的只是课堂的时间,并没有从深层次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说上半句,略作停顿,启发学生顺接下半句,这是毫无启发意义的诱导。因为它不是诱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而是诱导学生向教师早已定好的条条框框的套子里钻,最后把学生培养成语文思维能力的“套中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做的不是“等待”,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
      三、学之真谛:善学且比物好问,物本则学渐成也
      教育的作用通俗他说,自古以来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是个人的主体感受。所以教育的过程最终将内化成个体的一种包含着表达力和思维力的生活能力。在教育中,学生是无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需长篇累牍也人尽皆知,《学记》里更深刻的是学生怎样在教师的麾下自主学习。
      《学记》最值得品评的是它并没有强调智力因素,主张的并不是“天才教育”,而是让人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相对个性的教育。虽然通篇论“学”,但在后面始终有“人”字作支撑。其中提到“善学则师逸而功倍”,强调“善学”才是学习成功的真谛。而如何才能“善学”,又分析了“比物丑类”,“务本求源”方能“有志于学”。真有种“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的意味。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该得到合理认识和正确维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年龄身份。在认识到学生个人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片面苛求达到同一步调,“时教”之“正业”并且有的放矢。“退息”之“居学”要有弹性,使程度差者能理解接受,水平高者能吃饱穿暖。如一篇课文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重在双基训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重在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又如在写作教学中,对喜欢写长而空文章的学生,指导其注意简练,要言之有物;对写文章短小而单薄的学生,则鼓励其开阔思路,丰富内容。
      所以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而认识到主体的差异性则是其中的关键。这种差异性可不是简简单单把原来称之为“差生”的学生改称为“后进生”便可“一视同仁”地蒙混过关。而学生也惟有养成“善学”的习惯,积极发问,为提高自己的母语表达力和明辨知识的思维能力而不断努力,才能配合教师的教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学记》在分析教育没有成效的原因时,实际上也对“灌输式教学”进行了严厉批判:“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反观今日,这样的现状虽有所改善,但是要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的境界还尚需努力。大部分学生还在“为语文而语文”痛苦被动地接受,真正把语文当成一种如吃粮食般的固定需求仍需教师与学生的长期磨合,实乃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周婷.《学记》教育智慧品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祁小荣金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21004)

    相关热词搜索: 语文教学 启示 当今 理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