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下一步改革亟需什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时间:2019-04-29 03:19: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伟大的政治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够发现议题、设计议题,并执行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议题?邓小平曾?给出的答案是“发展”。      1992年,88岁的邓小平一路走过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城市。这次旅行过程中,他数次的讲话被总结为“南方谈话”,此后他再也没有公开露面和讲话。尽管后人无数次地总结、解读,乃至于研究他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可邓自己从来没有给出“南巡”的真实?因。但毫无疑问,他清楚此行的结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中国改革再也不会回头了”。
      国人总结历史,习惯于用政治领袖的名字冠名某个时代。权威的政治领袖影响和塑造这个世界,表现在多个方面。对中国而言,最为直接的表现则是语言。毛泽东时代,形成了毛语体这套话语,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阅读写作和思考。邓的时代,虽然没有一起学习邓小平著作这种运动,但改革、开放、发展,黑猫白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这些语言也深深嵌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在他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他的这种影响力。
      史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将第三章命名为《世间已无张居正》,明白无误地指出,在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之后,整个明王朝失去了重心,成了没有方向,仅仅为了维持稳定而稳定的官僚政治体。在耗尽张居正十年改革的积累之后,大明王朝?历了最后一抹辉煌,终于谢幕。作为改革家的邓小平,则完全没有张居正这种落寞。在他之后的中国,非但没有失去方向,而且二十年间超英赶日,成为世界第二大?济体。
      历史环境、人物本质的不同,决定了张居正改革和邓小平改革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作为改革家,为什么张居正会有最后的政治失败?黄仁宇认为张居正从隆庆元年到万历十年,秉政十七年,但是基本的工作是督导官僚体制高效运作,增强政府财力和军力而已,并没有实行真正的社会变革,即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实现“数目字管理”。而邓小平则非常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中国需要走向哪个方向。少年?历过国权沦丧,并且有着求知于世界?历的邓小平,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政治家一样,都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但是他无疑更清楚实现国家富强的真正路径,他清楚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把中国带上这条道路。
      
      什么是最重要的议题,邓的回答是“发展”
      
      丁学良教授曾?总结,改革最大的成就是把中国带到了世界发展的主流道路,用邓小平自己的话讲就是中国绝不走回头路。简单归纳,就是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一旦走上了这条路,改革实际上已不仅意味着要修正过去,而且改革自身就有着某种秩序规则,有着政治周期的自我?环。
      改革毫无疑问是一种政治活动,邓小平称改革是一次革命,就是想突出改革的政治性。但相对于革命这种非常状态,改革是一种常态政治。一般而言,常态政治活动分为这样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找到议题。在现代政治中,找到议题就是从民众之中征询议题,这需要鼓动和号召;第二个层次,设定议题程序,何者为先,何者为后,具体的目标,做什么样的修正,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第三个层次,实现议题,这就是一个具体的技术工作,我们一般所谓的技术官僚最为擅长的就是此项活动。
      对政治家而言,这三个层次的政治活动都能掌控,他能在民众中发现政治议题,能发动民众的热情,能讨价还价,达成方案,并且能督导官僚系统最终将方案实现。这种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以此考察1978年之后的中国改革进程,可将改革划分为这样3个阶段:1978~1992年,1992~2002年,2002年至今。第一阶段是议题确立阶段。这个阶段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寻找议题,就某一议题寻找到支持者。这必然需要号召和发动民众的力量。毛泽东曾?很生动地说要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天生不是程序的爱好者,他更喜欢大众政治那种热潮,以及自己作为政治议题的号召者那种权威的感觉。这一点邓小平则完全不一样,作为“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他十分清楚在议题的形成过程中程序的重要性。他不喜欢意识形态,并非是他厌恶价值观念本身,而是因为他深知道德判断对秩序的强大质疑力、破坏力。他更强调议题本身的利益相关性。这就使得他更喜欢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深入讨论,不管是真理标准的讨论,还是家庭联产承包以及蛇口改革试点,都是一定范围内的议题寻找。应该说,利用这个办法,邓小平避免了运动政治的危害,同时也确实使得很多议题成为热门话题。很多人都记得,那时候一本新杂志、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所带来的热潮,让多少人热情澎湃。这种新奇热切显示了民众对于政治议题的迫切需要。而邓小平又运用娴熟的政治技巧,将这些都限定在某个新刊的发行、某本新书的出版等范围内。
      随着议题讨论的不断深化和激烈,事实上争论已?不能阻挡,简单的“不争论”其实无法避免争论的展开。1987年之后,中国各界急切的改革心理,一方面凸显了改革共识的形成,议题的发酵;另一方面则说明议题的寻找与凝聚阶段已结束了,人们更多的是要争取展开那些牵扯众多利益的相关议题。有人认为1988~1992年是改革较为停滞的4年,但事实上很多改革措施都是这4年出台的,比如1989年《村民自治法》的颁布,1990年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建立,浦东特区政策的推出,都是重大措施。但邓小平自己也认为这几年仅仅是调整,没有什么发展。他绝非指政策措施上的停滞,而是指改革这项政治活动的停滞。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停滞。他避免了在政治中心北京的政治博弈,而是选择了南方,选择了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开启这项政治活动。他无疑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庙堂之高的地方本属于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问题,在改革实践的最前沿立刻成了具体的实践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议题,邓小平给出清楚的回答——“发展”。什么是最好的政治议程设计标准?邓小平的回答是“三个有利于”。这无疑释放了巨大的政治能量,?本梗阻的改革再次启动起来。
      邓小平在珠海和中山出人意料地走进工厂,但此后他再也没有公开亮相,再也没有和民众有直接的接触。实际上改革第二阶段的开启,也意味第一阶段的结束。议题的明确化,议程的展开,都使得民众作为一种政治群体?出了改革政治活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已?被中国人搁置了几十年的专家治国的口号再度响起,技术官僚作为一个群体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崛起。官方主导的议题先后排定,具体的议程设计必然更多地侧重于如何能更好更快地实施,这就与具体的行政技术能力相关。
      1992~2002年,可以发现相继颂布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以及所谓既定规划。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重大改革说来就来,许多期盼已久的改革却迟迟未来。比如教育改革、推动证券市场、住房货币化改革,这些本属于非常难推动的改革,政府却非常积极地推动。而金融改革、户籍制度等改革不断被放入议程,又不断被推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主要?因就在于官方利益的平衡和博弈。只要官方达成一致,一个议题进入议程并迅速实践就非常容易,哪怕这个议题在外界看来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比如中国银行业的坏账剥离处理,外界都认为牵涉重大,会有很多问题,但官方还是出乎意料地推动了国有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而且国有银行一举成为当前中国最赚钱的企业。与1978年到1992年的各种思想百花齐放不同,这10年中国思想界的自由程度在加大,但再也没有那种可以掀起巨大浪潮的思想论战了。官民统一的口号则是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实上可简单归结为国家强大四个字。具体的政治设计,从依法治国,到后来的“三个代表”的提出,都非常清楚地显示着中国政治要怎么运转,吸纳什么样的社会力量,实现何种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步 亟需 改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