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论新时期公众舆论主体的地位:市场主体登记什么意思

    时间:2019-04-17 03:40: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公众迫切要求恢复自身的舆论主体地位。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再从媒介双重属性与公众权益的冲突及公众意识的觉醒来说明重新确立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说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应理性确立,以期构建新时期舆论引导新格局。
      【关键词】公众;舆论;媒介;公共属性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利益主体多元化,公众的主体意识觉醒,要求恢复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一、舆论主体研究史
      1、舆论含义中的主体观
      在中国史籍中,“舆论”的概念先有“舆”,然后有“舆人”,“舆人之论”成为“舆论”。其中“舆”泛指下层百姓,包括“众”、“多”的含义,“舆人之论”亦指除统治阶级以外的百姓的言论抑或众人的言论,所以从初始意义上说,舆论就是权力之外的众人的议论、意见和看法。
      在西方,“舆论”(Public Opinion)一词起初作为“公众意见”来使用,主要体现的是公民共同决断、治理国家以保证政治清明的政治理念。①据陈力丹考证,现代意义的舆论一词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卢梭在该书中首次将拉丁文中的“公众”与“意见”两词合用,首创“舆论”一词。②他认为舆论是铭刻在公民内心真正的法律,因为舆论反映了民意。
      关于舆论的定义,舆论学研究者的观点众多,美国政治学家V.O.基(key)曾调侃地说:“想准确地说清舆论就像要抓圣灵(Holy Ghost)一样地不可能。”③尽管侧重点各异,但综合来看,将公众视为舆论主体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念。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具有社会整体意义和整体影响,舆论的背后潜藏着公众对社会价值尺度和运行方向的内在要求。
      2、关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争议
      多数学者虽承认舆论的主体是公众,但由于对公众理性程度的预设不同,由此出现了一些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公众虽然是舆论的主体,但一方面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公众没有表达自由或者公众的意见无法表现,导致公众很少作为或是很难作为;另一方面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因此传媒具有事实上的舆论主体资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舆论是“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这是舆论巨大力量的源泉。舆论的主要功能是使公共事务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传媒的权力是公众授予的,因此公众舆论权由传媒代为行使,真正的主体仍是公众。
      我们认为,传媒只能充当舆论载体的角色。前一种观点带有明显的宣传与控制的视角,除了受到传统的政治宣传模式的影响,也是适应传媒成为市场主体后追逐利益的需要,公众的理性被排至边缘而不被考虑,忽视其存在的可能性。后一种观点将公众放在舆论主体的位置,强调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重构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1、媒介双重属性与公众权益的冲突
      回顾传媒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媒体从一出生就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胎记,是统治阶级精神和意识形态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舆论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即便在市场经济确立以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是对当前中国媒介身份的表达。表面上看媒体身份已经确立,具有比较稳定的现实状态,并获得了理论的支持和一定的认同。
      公众代言人的角色一直是媒体最为认可的角色,这种自我认知构成了媒体信仰体系的核心,也是媒体一直自认为独立、公正和正义的重要依据。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角色模式中,在其利益结构中没有为公众利益留下什么空间。
      事实上,媒体的逐利心态导致他们对社会上处于少数优势地位的受众的迎合,表现他们的需求观与价值观,而弱势群体无形中被排挤到边缘地带,影响舆论表达多样性,造成“知沟”扩大。
      2、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结构和旧有社群关系被打破,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利益要求和不同舆论观点的欲求。新形势要求传媒为公众搭建意见平台,最广泛地表达不同阶层的声音,既疏解社会情绪,又为决策者能够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化解矛盾冲突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传统媒体往往以社会的“嘹望者”和“守望者”形象出现,舆论阵地主要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主流社会可以通过控制把关人实现对舆论阵地的占有。但由于传统传播渠道受媒介本身特点以及传播机制的限制,社会意见并不能完全纳入进来,现存的传媒运行体制还不足以应对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很多潜藏的社会矛盾由此表面化,倘若无法正确有效地疏导这些利益群体的需求,就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网络和手机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量和舆论量,远比传统媒体丰富、活跃、庞杂,这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媒体信息量和舆论的权威地位。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且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如议题的自发形成,传播空间的延展,意见表达的多元。
      三、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重新确立
      1、公共属性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它只受公众理性的制约,同时也在不断产生这种力量,那就是公众理性的声音,一种被认为是张扬社会正义的声音。④因此,要建立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广大民众卫士的主导地位,首先“公众”概念应该具体化,而不是机构或制度为了自己的利益所虚构和想象的“人民”或“观众”等抽象的集体概念;其次,应该涵盖最广大的民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最后,鉴于强势对弱势固有的优势处境和对社会资源的支配能力,它应该更加偏向于那些无法或者难以保护自己应有利益的群体,保持着对强势机构和群体的足够警惕,站在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立场上。
      公共属性的确立,有助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
      在政治方面,可以避免媒体成为纯粹的政治工具,有利于限制政府机构对国家权力的滥用。对政府行为进行一定的监督、评价,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防止他们成为政府某些并不合理政策的牺牲品。   在经济方面,有利于遏制来自媒体市场经济属性无穷的获利欲望。有了社会公器的价值标准,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媒体的盲目的经济行为提供一条最后的道德防线。
      在社会方面,有利于维持社会长治久安。一方面,在暂时还不能得到改变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媒体对公众心声的反映和关注本身,会对广大公众和弱势群体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疏导他们的不满情绪,这无疑利于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媒体作为广大人民利益代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政府权力和市场逻辑对民众利益的侵犯,使民众的利益获得一定的保护,实现社会公正和正义。
      2、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确立
      由于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集中意志倾向并不总是正确的,因此舆论可能代表错误的倾向,扼杀真理。如二战期间,德国人民被希特勒所蒙蔽,其蛊惑人心的法西斯宣传受到国内舆论的普遍支持,结果给国家、人民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⑤由此可以看出确立公众理性舆论的重要性。
      目前,新媒体因其快速便捷的时效性、信息来源的广泛性、自由话语权的草根性、影响范围的巨大性,已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传播力量。中国网民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建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有力地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正日益凸显。但“群众的民主权力就像一切个人权力一样, 当它没有受到恰当的宪政约束时, 也容易转变为它的反面, 成为一种暴虐的权力”⑥。因此,新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在网络上聚集,从而误导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是公众的权利, 是拓宽民主渠道的一种新方式,如果公众的意见是合理的、正当的、理性的, 那么它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 反之则是有害的,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冲突事件等。
      理性传播是现代媒体追求的理想模式。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一个被丹·吉尔默称为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的时代来临,理性传播不仅是媒体、受众的追求,更是管理者期望实现的管理效果。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通过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通过理性传播强化公众理性程度,才能使公众舆论主体地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构建各自的舆论场。传统主流媒体发挥的作用更多是主导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做出的新闻和内容很专业。对于新媒体来说,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互联网舆论的多样性,有时一个帖子或一段小视频,就可能造成舆论的轩然大波。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初显成效,但两者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媒体应切实担负责任,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成公众理性舆论的实现。
      结语
      纵观学界的舆论研究发展史,公众舆论主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公众舆论主体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尽管公众非理性的舆论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其舆论主体的地位。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促使公众舆论主体意识的觉醒,唯有适时改变才能有效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9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③潘忠党,《舆论研究的新起点》,《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卷)》[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④刘文辉,《传媒权力生成——另一种考察视域》[J].《北方论丛》,2009(4):59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5
      ⑥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29
      ⑦杨晓鸿、梁昊,《“汶川地震”舆论公开对中国传媒发展的启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17,19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舆论 主体 公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