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古代青铜造物艺术研究】生物艺术中造型与造物

    时间:2019-04-05 03:17: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面对满目的青铜器,我们不能仅仅是对他们的精彩造型、设计方式、制造技艺等外态方面进行鉴赏,面对历史的遗物,我们应多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物的装饰艺术的审美研究挖掘社会内涵然而。挖掘并不是终点,我们做这一切的目的还是应用于现代设计艺术中去,将设计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摆脱“外延无限大,内涵等于零”的设计弊端,使设计真正成为“艺术设计”或“设计的艺术”!
      关键词:青铜器;审美;造型;工艺;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92-01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物形式审美分析
      1.造型美和工艺美。我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是以精炼的冶炼铸造技术为前提表现器物的造型和装饰美感。巡礼繁多的青铜器,就有端庄严肃的重器,又不乏精美细致的细器。商代后期的《后母戊鼎》,造型壮美,硕大的体积,沉重的分量,使人立足于面前油然而生“敬而远之”,乃非常人之物,通过它的造型,非常成功的将统治者的思想灌输其外,“以礼制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此物造型极为独特,装饰及其繁缛,堪称特定时期的杰出代表。“采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工艺,纹饰为极其复杂的三层透视结构,巧妙运用高低参差和对称排比的艺术手法,于整齐中寓变化,于繁复中见玲珑,标志着失蜡铸造法的最高成就”。器物大多追求丰富的效果和繁缛的美感,以大量圆雕、镂空透雕的动物形象作器座、器耳、器足或其他附加装饰,。
      2.功用美和文化美。“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又“玩物丧志”的论点,用来反对“奇技淫巧”,以遏制没有使用价值的技巧的过度开发,这种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工艺沿着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使人工技巧在农耕社会中发展到极致,同时没有也不回对社会造成浪费。”统工艺的“重己役物”就会导向“致用于人”,也就是强调实用性和民生性。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就曾说:“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矢。”战国出土的《十五连盏铜灯》,从灯柱上伸出的曲枝共分七层,每层两根枝条。灯柱顶端置一灯盏,其余十四只灯盏分别安放在各曲枝顶端,均为圆盘形,中有支钉,交错排列,互不干扰。铜灯体型硕大,或为摆置于地下而非桌面上,由于灯盏较多,因此可供大面积的照明使用,可用性强;在不用的时候置于屋内,是很好的装饰器物。这件器物很好的诠释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透漏着古人造物的文化内因。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物的创造动机和造物艺术思维分析
      1.“赋礼于器”的创造动机。阶级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节点,不论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还是社会行为规范,巫师也就成为了原始社会的精神主导。他们在宗教衣装下,为其本阶级的利益考虑未来,出谋划策,通过神秘诡异的巫术来蒙蔽人们的心灵,在阶级矛盾并不显著对立的时候,这样潜移默化的渗透更具有说服力。青铜时代的纹样不同于原始几何抽象纹样,他们的纹样是“巫师”通过自然界的存在,并加以想象出来的,李泽厚称之为“真实的想象”。饕餮纹、蟠虺纹等动物纹样,是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创造出来的,在这其中“人”是占据主要地位,那么既然是有人为因素的存在,艺术不单单为艺术而存在,“政治艺术”是鲜活的存在。从居住的房屋的大小、间隔、门楼装饰,到青铜器物的重量大小、数量多少都有明确的规定,宗法制社会下的器物创造,一切都按照“赋礼于器”来制造。
      2.“自上而下”的伦理道德造物思维。中国在历史上是以条理分明的封建礼法和宗教思想来管理国家的,统治者建立一整套维护自身利益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主要由代表统治阶级意愿的“巫师”以及逐渐发展成立的诸家学说为支撑,统治者们建立了一些伦理、纲常、伦理道德规范、教义等,直到最后占主力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一贯主张礼乐教化,强调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立法制度去规范,并采用“以此道觉此民”的方式,将其主张的伦理道德规范解说成人心的内在需求,使外部伦理规范与人内心欲求协调一致,从而使以官本位为主的上层文化观念根植于下层文化观念中,使民间下层文化时时受其规范和约束。”作为艺术品的青铜器,已经蜕变为“礼”的附庸。所以说,在摆脱了原始社会的蒙昧艺术后,宗法制社会的艺术创造就不单单是艺术创造了,它是按照统治者的意志,以“礼”、“乐”为主要内容,以“赋礼于器”的创造动机而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伦理道德,这道德也延伸到人们的造物意识中去。
      结语:通过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物的研究,我们并不是只是对器物的外态进行美学的基本审美分析,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文化的姿态来审视我们面前众多的艺术品。“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需要特定的时代背景。每件青铜器都是上乘的艺术品,但是回归原始,它可能就只是一个日用的、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器皿。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相关热词搜索: 造物 青铜 古代 艺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