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马克思故居里的中国痕迹] 梦见伟人故居

    时间:2019-03-29 03:32: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这是一座灰白色的三层楼房,始建于1727年。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风格。181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在这里。当年,楼上是马克思一家的住室,楼下是父亲执业的律师事务所。
      马克思故居保存得非常好,与19世纪的原貌相比,仅仅是门窗边缘的颜色变成了棕红色,窗帘变成了白色。其他的则完全相同。
      现在的马克思故居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博物馆,看不出当年马克思家庭摆设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且不得不说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久,他出生一年半后,全家就搬到特里尔黑城门边上了,而那里的房子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近10万帝国马克从私人手中买下了这座当时已改为铁器店的马克思故居。随后将其改建成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故居被没收,文物被洗劫一空。直到1947年5月5日,马克思故居被辟为纪念馆开放。
      特里尔属于德国的边境城市,距离卢森堡、比利时都很近,可离大城市比如法兰克福、巴黎、布鲁塞尔等却较远。中国人要想来这里还是要费些周折的。可即便是这样,来参观马克思故居的大部分还是中国入。对于访问欧洲的中国游客来说,这里是德国之行必不可少的一站,颇有些“不到特里尔,就不算到过德国”的感觉。在故居门口,总能看到中国游客在合影留念。
      中国游客之外,还有零星的东欧游客,估计是怀旧的人群或者马克思主义者。可真正的德国游客却没几个,这倒不是说马克思在德国不出名——愿不愿谈是一回事,德国人没有不知道马克思的,尤其在人文科学领域,很多德国、的研究生在写关于他的论文。我觉得关键是德国人把马克思作为一个“人”来看待,可很多中国人已经把马克思看做是“神”了。中国人就像怀着朝圣的心情的信徒,万里迢迢来朝拜。
      这种心情,或许从留言簿里也能看出一二。“伟人长存,思想永存!”“我是您的信徒,来自遥远的中国安徽。”不过也有游客会在留言簿里小小地幽默一把:“马老,我们看您来了!我们过了10年,带着老婆又来了。”
      最早的中文留言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近年来,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至今累计已达上万条之多。留言甚至还吸引了特里尔大学汉学系的学者设立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负责项目的教授说:“留言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它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
      在故居二层的客厅内,很显眼的位置出现了毛泽东1939年的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配了德语翻译。这句名言的斜对面,介绍了当年的共运史,并出现了毛泽东的大幅照片。
      这句名言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都曾风靡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也不知道德国人把毛泽东的这句名言放到这里,是在表明一种什么态度。
      随着中国游客的到来,特里尔古城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据生活在特里尔的留学生们说,原来只有马克思故居里才有专门为中国游客准备的中文介绍。但是近年来,城里的各大商场、超市和旅游景点都增加了显著的中文标志。
      很多中国人来这里仅仅参观马克思故居其实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特里尔作为历史最古老的德国城市,是一个遍布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有很多地方值得参观。特里尔是欧洲建筑艺术的露天博物馆,囊括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建筑艺术。大量自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迹,也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以罗马建筑为背景的古装戏剧表演,在古建筑中搏击的角斗表演等。
      (摘自《世界博览》2012年第7期)

    相关热词搜索: 居里 马克思 中国 痕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