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中国人本思想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启示】人本思想

    时间:2019-02-20 03:3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的人本思想最初隐含于“民本”思想里。相对君本、官本而言,民本指中国古代的君王为了维护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以人民作为国家之本的说法。在我国,民本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两汉唐宋的发展,最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人民自己执掌政权的条件下转化成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但与它又有着根本的不同。现阶段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以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人类思想史上,以人为本的理念都可谓是源远流长。对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及其实践,形成了东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演进路径:在西方,由神本走向人本;在中国,由官本到民本再到人本。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演进
      
      (一)西方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近代,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祟尚。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历史进步的标志,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二)中国民本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德行善举被概括、升华为民本思想,此时的民本思想处于质朴的原生状态。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开始进入理论的概括阶段,强调民为国家政治根基的思想,被《尚书五子之歌》概括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战国时期,管仲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他的人本思想还体现在对人才的重视上:“一年之际,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孔子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荀子主张“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老子认为君主当“以百姓心为心”。
      汉唐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完善并转向实际运作。西汉贾谊从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历史中认识到,庶民在政权更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系统阐述了“民为政本”的思想。《贞观政要》中言:“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东汉王符认为“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唐代柳宗元认为“吏为民役”。宋代司马光认为“民者,国之堂基也”。唐朝陆贽把“民”视为国家的根本,认为统治者应“以人为本”,努力取得民心。南宋朱熹说:“臣尝谓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
      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进入理论升华阶段。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对残民虐民,与民争利的君本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且从哲学上论证了民本思想的合理性。黄宗羲提出应将“万民忧乐”作为行政标准,否定“君为臣纲”的君本思想。王夫之则提出了“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命”的思想。顾炎武区分“国”与“天下”,指出属于一姓的王朝与属于庶民的天下根本不同,揭露了统治阶级用自身利益冒充国家利益的虚伪性,深化了“民本君末”的思想。
      中国的民本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裂变。近现代时期的民本思想进入嫁接西方民主思想、力求实现创造性转型的阶段。随着西学东渐,康有为提出的“君民同体说”、谭嗣同提出的“君末民本说”、严复提出的“斯民真主说”、孙中山提出的“民主共和说”以民主为基础意识,瓦解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至此,民本思想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后,人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人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以民为本”逐渐发展成“以人为本”,这标志着自然人作为独立社会主体资格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人本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中国,毛泽东是第一位具有以人为本思想的思想家。1949年,《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邓小平是近代中国第二位具有人本思想的思想家。1992年,他在“南方讲话”中告诫我们:“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些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江泽民继承并把人本思想发扬光大。强调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提出“三个代表”思想,更加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价值,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总的最高价值标准,作为我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以人为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关系的全新理解和诠释,也标志着我党对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与关怀,具有重大的时代标识意义,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根本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经济学人本精神在当代的回应与演绎。
      
      二、当代以人为本与以往历史上以人为本的本质区别
      
      相对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人是目的,我们讲以人为本则坚持人是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西方人本主义主要从抽象的共同人性出发理解人,因而相对强调人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主要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理解人,既看到人的共同性、普遍性,也看到并尤其关注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本质区别。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反映出古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疾苦的体察和对民众力量的一种认知。在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百姓之苦。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民本思想必然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第一,在古代,民本思想被视为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手段,是一种“驭民”、“治民”之术,是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手段而提出的。第二,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重民、亲民同时又有畏民、愚民倾向,甚至把人民群众看做是无知无识的“群氓”,或是供君王驱使的“牛羊”,与民主精神完全相背。因此,这种民本思想是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矛盾的。这与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发展史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当代社会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即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三、以人为本的当代价值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首先,以人为本,通过整合各种合理要求与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为解放人和开发人提供了广阔空间。具体体现在:动因开发――不断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这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根本动因;动能开发――开发人力资源,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机会与舞台,这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动力开发――尊重人的创造个性,这必然使社会充满生机。其次,以人为本使社会在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上达到和谐,它强调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协调合作;它具有公正性,在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中,倡导人人平等、扶贫济困;它具有亲和性,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具有包容性,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人的个性。显然,这种以人为本有利于人们达成认同和共识,有利于凝聚社会一切积极力量,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当人们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人的发展问题凸现出来之后,如果“只见物不见人”,不去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需要从以物为本的发展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以物为本而言的,就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明确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阐明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谋发展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整合性、包容性,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同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演进 中国 人本 启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