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荠菜情》阅读训练】 又是荠菜花开时阅读答案

    时间:2019-02-10 03:18: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说明文篇      荠菜,这可爱的野菜,它每年给我带来特有的情趣,特有的欢乐,使我的晚年生活有大自然散发的缕缕清香。   小时在故乡上海,对荠菜知之甚少,只知它味道鲜美,江浙一带人对它情有独钟。荠菜馄饨、荠菜豆腐羹、荠菜炒肉丝……妙不可言,是我离开故乡多年最为神往的美味。最初我还以为它是南方特有的野菜,心向往之,但不可得之。
      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的山野和庭院里发现了它,才知它并非南方所独有,北京也多得很。我们住地花草较多,大自然气息蛮浓。那草丛中摊贴于地、叶子像分裂的羽毛的,往往就是它。早春时它枯黄中略现青色,其貌不扬,很容易被人忽视。北京春早,采撷时平铲不难,若要连根挖出,得费点劲。有一种北京野菜,与荠菜极相似,吃不准时,只要在根部闻一闻,就能辨别,是荠菜,就飘出一股独有的清香;不是,则是一股草根味。
      春寒料峭的时候,它为啥能像小麦一样,开始返青?我们挖荠菜根似乎得到了解答。一棵野荠菜,不算太大,但它的根系很长,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细细挖,尽量不伤断根,就像挖人参似的,一点点地扒开土,扒了一层又一层,好家伙,拿回家一量,足有二十七厘米长!这可真是一大发现,我们高兴得真像挖到人参了,赶忙把它放到红绒靠垫上,用照相机给它留了影。小小野菜,根系如此之长,难怪它能抗严寒,冻不死!
      还有一次,我在一个花圃田埂上,发现了数株我从未见过的特大型荠菜,直径有三十六厘米,虽已长出了一些枝杈,但仍又嫩又肥,想是花圃土肥水足,才长成了巨型的,好不快哉!
      至此,我不仅因乡土之情而偏爱它,简直有点景仰它了。小小野菜,和松柏一样不畏严寒,倔强地生存着,地不分南北,土不论肥瘠,山野、田头、垄边、旮旮旯旯有土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踪影。有趣的是,它居然还飘洋过海,长到了国外。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刊里,就登过一篇来自德国一位十一岁的中国小朋友赵迪写的文章,题目叫《荠菜》,他说在德国常跟爸爸妈妈出外挖荠菜,回家包馄饨吃。她妈常说一吃荠菜馄饨就想起家乡。文中还说德国人不知道荠菜可以吃,常拿它喂兔子。可见荠菜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之强。
      就这样,挖荠菜成了我们家的一个特别节目。
      特殊兴趣、特殊爱好产生了对荠菜的关注。暮春初夏时分,荠菜老了,但见它从草丛中长出长长的茎叶,茎叶顶端冒出朵朵小白花,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生长繁茂的地方,远远望去,恰似一片白色的小星星,流动在绿色的田野上。小白花下面的茎上,左右各自伸出一个个小小三角形的籽实,剥开一看,里边挤满了比小米粒还要小得多的籽实。我细心地收了一些,忽发奇想:何不试着种种看,过去不是早就吃过人工培育的家荠菜吗?
      我在宅前小院里撒了一些荠菜籽。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发,到头来竟一棵小苗也没见露面。
      我查了一下书,原来它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各地叫法不同,有叫枕头菜、地菜的,也有叫鸡翼菜、菱角菜、雀雀菜的。我捉摸,春天不是不可播种,而是北京春早,风大、种籽小,我是随便乱撒的,又不好好浇水,谁知它吹到哪里去了呢?我就在夏秋之交雨多时撒种,果然到秋尽冬初,它露出了幼苗。严冬来临,它似乎死过去了,第二年竟然像小麦一样返青生长了。
      宋代姜夔在《扬州慢》的词里,描绘过荠菜生长的情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经・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尔雅》中写有:“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不少文人雅士有颂橘的,咏梅的,颂竹的,爱菊的,爱莲的,可赞美这小小不起眼的野菜――荠菜的诗赋民谚,竟也为数可观。宋辛弃疾诗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南宋陆游爱荠菜爱到了忘归的地步,他写道:“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菜勿忘归。”郑板桥诗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苏东坡诗句:“时绕麦田求野荠”,则是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我们在春天挖荠菜的情景。城里没麦田,我们是时绕园林、田野、草丝求野荠了。
      荠菜,让我陶醉在大自然里,让我的生活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该文刊于2003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文/计泓赓)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注上汉语拼音。
      小小野菜,和松柏一样不畏严寒,倔强地生存着,地不分南北,土不论肥瘠,山野、田头、垄边、旮旮旯旯有土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踪影。
      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至此,我不仅因乡土之情而偏爱它,简直有点景仰它了。
      (2)严冬来临,它似乎死过去了,第二年竟然像小麦一样返青生长了。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就这样,挖荠菜成了我们家的一个特别节目。
      4.全文以什么为线索结构文章的?请作具体说明。
      5.文中为什么引用古代名人诗句和转述小学生赵迪的文章?
      6.仔细阅读第1段,说说荠菜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荠菜,这可爱的野菜,它每年给我带来特有的情趣,特有的欢乐,使我的晚年生活有大自然散发的缕缕清香。
      7.请根据本文的描写,对荠菜从科、形、色、味、生长特点等方面作简要说明。(80个字以内)
      
      [参考答案及解题说明]
      1.juéjiàng gāgalálá (强,是个多音字;旮旮旯旯,第二个“旮”要读轻声。像这类容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是汉语拼音考查重点,平时应多下功夫。)
      2.(1)偏爱:在众多的菜中特别喜爱的一种。景仰:佩服尊敬。由偏爱到景仰,说明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喜爱荠菜,加深、突出了荠菜的可爱。(2)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用在这里,突出了荠菜极顽强的生命力。(本文歌颂、赞美荠菜。这里要求解说的词语正好是赞美荠菜的重点词语。像这类对揭示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是考查的重点。)
      3.比喻。作者把家庭生活比喻成戏剧演出,把挖荠菜比喻为演出的特别节目,形象、生动,说明挖荠菜成了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个借喻,较难判断并与揭示中心紧密相联。这种修辞方法平时要多加注意。)
      4.荠菜。小时吃荠菜,美味难忘怀;京城荠菜抗严寒,挖根觅由来;国外有荠菜,荠菜更可爱;突发奇想种荠菜,生命力强乐心怀;古诗描绘荠菜,荠菜形象更可爱。总之,荠菜像一根红线,把全文看似散杂的内容串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在写作和阅读散文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是考查的重点。)
      5.引用古代名人诗句,说明荠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引用赵迪的文章,说明荠菜的生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引用古代名人诗句和赵迪的文章,从深度和广度上突出了荠菜的可爱,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6.表现在外形可爱:茎叶顶端冒出朵朵小白花,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恰似一片白色的小星星,流动在绿色的田野上;味道可爱,鲜美,妙不可言;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给人启示和鼓舞,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喜爱、赞美。(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关键词语来寻找散文之“神”的能力。)
      7.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摊贴于地,叶子像分裂的羽毛。早春时它枯黄中略现青色。花白色,果似小三角形。可食,味道鲜美。生命力极强,能抗严寒,只要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考查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荠菜 训练 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