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上海:回望阿西莫夫,繁荣原创科普:阿西莫夫

    时间:2019-06-01 03:29: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艾萨克·阿西莫夫,全世界科幻迷眼中的“上帝”。在他72年的人生中,创作和编辑各类科学作品逾500册;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只能彰显他的部分成就;作为中国大陆的中译本作品数量最多的外国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那么,中国何时能有自己的“阿西莫夫”?日前,在由上海市科协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回望阿西莫夫,繁荣原创科普”研讨会上,众多科学家、科普作家会聚一堂,纪念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并力图找出这一问题的
      答案。
      “我喜欢的事情就是写作”
      卞毓麟,我国为数不多的著名科普作家,他的《追星》一书曾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卞毓麟是阿西莫夫的研究者和著作翻译者,与阿西莫夫有多年通信联系,更是唯一到阿西莫夫家中做过客的中国科普作家。在卞毓麟看来,“心”与“笔”是阿西莫夫成功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
      “阿西莫夫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卞毓麟说,上世纪50年代,阿西莫夫已经以《机器人》、《基地》等科幻小说蜚声国际。然而,当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阿西莫夫认为有必要增加美国公众的科学知识,提升美国社会的科学素养,便开始由科幻小说转向科普作品的创作。
      讲述深奥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如何能让公众接受?阿西莫夫曾用镶嵌玻璃与平板玻璃作过一个有趣的比喻:色彩斑斓的镶嵌玻璃看上去很美,但不透明;平板玻璃透明无奇,却能让屋里的人一眼看到外面。
      “阿西莫夫一直提倡用简单的、透明度高的语言进行科普写作,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懂科学。”卞毓麟说,“这是华丽的词藻所难以达到的高度。”
      阿西莫夫对写作的热忱,从他那惊人的著作数量上可见一斑。当卞毓麟当面问阿西莫夫为什么不去度假时,阿西莫夫回答说:“人们度假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喜欢的事情就是写作。”
      科普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识、书房和一台打字机,这就是阿西莫夫写作时的全部需要。这三样东西在我国都不缺乏,但中国“阿西莫夫”却难觅踪迹。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这与我国工具性的教育理念以及当今社会趋利的价值取向有关。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指出:“在科学家群体中,科普创作也同样备受冷淡。我记得国家973项目有过一个规定,结题时必须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告诉公众项目取得的科学成就。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过科普宣传的项目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一规定也就不了了之。”
      褚君浩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对新科技的科普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拿着纳税人钱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科普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样的科普创作,将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普及层次上,更要将科学与哲学、科学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具有影响读者价值观的深层思维。
      科普创作将获支撑
      对于期待早日出中国“阿西莫夫”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上海市科协正在启动实施“科普创作支撑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开展上海科普创作人才、原创作品情况调查,面向社会公众征集科普原创作品(素材);搭建多元化科普作品传播平台,推动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设立科普作品专题、专栏;拓展与国际科技组织间的交流,引进、消化国外优秀科普作品;引导培养一支具有新理念、应用新手段的科普创作队伍。
      基于该计划,上海市科协已经拟定了今年及以后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织每年一次的全国性科普作品创作选题征集活动,入选选题将获得适当的创作补贴,并推荐给出版单位;结合每年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举办“解读诺贝尔奖”科普讲座;在10个区组织开展“科普图书、期刊”进社区活动;在上海书展设立科普作品周,发行最新科普作品;继续举办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耿挺 编辑:陶艺音)
      
      (上海市科协)

    相关热词搜索: 阿西莫夫 回望 上海 科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