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网络谣言传播、扩散及消解模型 [消解网络谣言负面影响的路径]

    时间:2019-05-18 03:29: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是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社会现象,它就像漂浮在社会系统中的幽灵,会对人们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谣言的传播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面对表象纷繁的谣言,我们不禁会问,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出于何种目的?
      商业利益的需要。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为了一己私利,商业主体也会制造谣言来为其服务。宝洁公司的案例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再比如,一名新泽西卅l的15岁男孩,先以低价买入一些不受注意的蚊型股,再利用多个假名在Yahoo!的BBS上发表言论吹捧这些股票,从中获利数百万港元。
      个人表达意向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谣言都充满了破坏性,有些谣言其实是民众意愿的表达,是公众情绪的晴雨表,但这类谣言只是极少数。其实古代的统治者曾通过对民间谣言的了解来掌握民情,这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采风和古罗马的谣言监察。
      重大的社会危机。面对疾病、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社会危机,人人自危,缺乏安全感,谣言也随之四起。“非典”期间的谣言便是最好的证明,一则“婴儿初生就说话,放鞭炮驱非典”的谣言在中国的14个省份传开,并且在几天内达到高潮。汶川地震后也产生了许多谣言,如“5月14日:都江堰化工厂爆炸,水源被污染。5月16日:6月中旬广东将有9.4级大地震,余震达3000多次。2008年5月28日前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正在泄洪’和‘出动轰炸机炸坝’。”可以看出,这几起谣言都是在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源于人们内心的恐惧而滋生的。
      正式传播渠道的不畅通。2009年6月7日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的辐照装置在运行中货物意外倒塌,压住了放射源保护罩,并使其发生倾斜,导致钴60放射源卡住,不能正常回到水井中的安全位置。在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但在7月13日、14日有谣言传“放射源将爆炸”,以至于7月17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众多居民离开家逃往外地。据当地人说,当晚杞县城里大有“十室九空”之势。《中国青年报》记者后来对一化名为李强的村民采访,该村民谈到“出事后政府也不表个态,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开了场新闻发布会。你说老百姓能不起疑心吗?是政府隐瞒真实情况,才导致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政府不及时公开信息,对公众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尊重不够,造成正式传播渠道的堵塞,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机会。
      娱乐玩赏的心态。持这种心态的造谣者未必相信谣言,但他们很欣赏自己作为传播消息者的地位,认为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其实,有关很多名人的谣言也与这种心态不无关系,谣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发泄报复的心态。一些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自己私利的目的,不惜捏造事实,借助一定的手段诋毁他人,致使谣言横行。2009年10月12日,一条“河北容城‘艾滋病女’与279名‘嫖客’发生关系”的帖子连同数百张不雅照出现在互联网上,迅速被众多境内外网站转载,一些媒体竞相报道,舆论哗然。18日,该“艾滋病女”回到老家河北容城县疾控中心主动提出进行HIV抗体检测,检验结果证实她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此后,警方查明,这起案件系其男友不满分手,为了报复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散布虚假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蓄意制造谣言。可见,河北容城“艾滋女”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因感情纠葛而捏造的谣言。
      消解谣言的负面影响
      国外对网络的监管早已建立了相关成文法律。如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于1997年实行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随后美国也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个人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制止和惩罚网络谣言的传播行为。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规范。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这些法规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还须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别是造谣者。
      增强公民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及道德素养。要大力培养一支独立的高素质网络人才和新闻采编队伍,编发优质的原创新闻、评论,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舆论引导的权威。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袭来的谣言,每位公民要凭借自己的才智冷静地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不要盲目相信,增强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作为一名有责任的公民,对于一些没有证实或很难证实,同时又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信息,要冷静地思考,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跟风起哄,确保做到不相信谣言,不捏造谣言,不传播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责任。
      强化对网络谣言监测的技术手段。网络谣言是利用互联网来传播的,因此,从技术层面上加强控制并非不可能。利用必要的技术支持对网上谣言进行跟踪,也是警示造谣者的好作法。美国Agence Virtuelle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叫做RumorBot(谣言机器人)的软件,该软件可跟踪谣言,并分析和确定谣言的出处。谣言机器人可以在互联网上扮演网络警察,实时跟踪和分析在线新闻组、聊天室,通过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在互联网上追踪谣言。
      建立健全、及时、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公开程度越高的社会,谣言生存的空间越小。而提高社会透明度,关键在于提高政治透明度,只有在立法、执法、司法上提高透明度,公民才有实行监督的可能性。要使社会全体成员充分地了解政治体系活动的状况,明白重大决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及时公开信息,并正确引导舆论。如果正常传播渠道受阻,人们不了解真实情况,就会刺激他们搜寻、猜测,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就在所难免。在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中,百胜集团迅速做出了反应,主动联系媒体,刊登新闻向公众公开致歉,公开承认了检查结果,该集团总裁苏敬轼亲自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追查结果进行说明,这种主动和积极的信息披露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欢心。可见,在社会层面上力求把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最根本的办法是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和真实,而可信的信息来源是最有效的。

    相关热词搜索: 消解 谣言 负面影响 路径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