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收入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公允价值思考】

    时间:2018-12-23 12:49: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经历了由最初的引入到其后的回避再到新会计准则的重新启用的变化过程。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能用哪些经济理论加以诠释。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必然性,以期为公允价值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 产权理论 信息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博弈论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公告中指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7号概念公告中指出: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会计准则定义公允价值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因此,由各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可看出公允价值的特征如:公平交易、熟悉情况、自愿、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主要要素;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交易,过去的交易价格在发生时虽然也符合三大要素,但只能称之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10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l07)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这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
      (二)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的方向、范围、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若干重要特征。市场评价的前提是存在市场,而且是完全市场。首先,市场存在竞争,买方或卖方对交易的对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对象进行交易。同时也进一步考虑了在垄断市场上的情形:垄断方具有价格决定权这一优势,被垄断方对于交易的价格多少存在一些非自性。但市场始终是资产或负债价格的决定者。在垄断市场上交易双方如果最终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则垄断价格仍可作为公允价值;价格的垄断源于市场的缺陷,而非背离市场评价。其次,市场的信息是完备的、对称的。交易参与者根据市场上的信息考察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最终对交易价格达成共识。任何一方所掌握的特定信息并不能左右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影响正常交易的进行。第三,我国在引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并没有完全地照搬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而是在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等会计环境,不是简单地追求相同,而是保持了中国特色。这也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多次申明的观点趋同不是等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运用公允价值时除了程度上保持了应有的谨慎之外,在操作层面的具体操作方法上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如为消除拥有巨额物业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因确认投资性房地产而产生巨额账面利润的可能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人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人所有者权益。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一投资性房地产》规定的“对于将存货转化成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之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原先账面金额之间的任何差额均应在当期净损益中确认”具有明显的不同。为了按本准则进行重估,公允价值应参照活跃市场予以确定。重估应足够频繁地进行,以使资产的账面金额与其在资产负债表日利用公允价值确定的账面金额不会存在重大差异。”显然,这是允许企业选用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最后,交易双方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并非完全的公平交易,尽管是自愿的,但可能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对资产或负债采用不合理的定价基础,实现相互间经济利益的转移,并向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传递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有误导作用的信息,从而背离市场评价存在外部市场的情况下,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不同,从而决定了资产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平的或出于非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这为公允价值提供了可靠、客观的计量依据。
      
      二、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一)公允价值运用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角度看,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因此,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2:--,并在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其重要根据之一就是指中国会计计量属性单一采用历史成本,像公允价值这类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计量属性未得到运用。此次我国在基本会计准则中果断引人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示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实质性进步,也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信心和决心。
      (二)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机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基础条件。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转型初期,由于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甚至绝对控制地位,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自然而然地成为首要的会计目标。会计目标长期被定义为首先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其他则被看作是次要的。然而,随着多元筹资的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会计的目标由主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相关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已经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 客观上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对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不到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也遇到了诸如倾销和反倾销的障碍,中国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因此,引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意义深远。
      (三)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的必然要求 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催生了中国会计准则。现代资本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虽然因为具有“可验证”一直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一统天下,但由于其只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决策的需要。这便使以此为基础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大打折扣。显然,单纯地追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必然会大大降低有用性。只有既具可靠性,又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起到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作用,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由于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条件下,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反映。而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正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是他们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说明我国在会计目标问题上以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己任的受托责任观,开始让位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的决策有用观。这种转变是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基础设施作用的重要标志。
      
      三、经济学视角下公允价值运用
      
      (一)产权理论视角下公允价值的应用 产权是人们以合适的方法控制和处理财产的权利。产权不同于国家所有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具体权力,而是人们对财产的权利,是指使用资产和资源的权利。将产权纳入经济学体系,才形成了系统的产权理论。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只有当界定权利的费用与权利带来的好处在边际上达到相等时(均衡时)才会产生。以下从产权的非排他性和排他性角度,分析产权的主要功能及其与公允价值计量密不可分的关系。产权具有非排他性,一个社会不可能使所有的产权都具有排他性,如公共土地、社团产权、集体产权等,产权的非排他性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产权的排他性是产权“内在化”本质的体现,是私人产权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产权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排他性特征,在产权经济学家看,产权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这种激励程度的强弱决定了一种产权结构效率的大小。在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中,通过产权的界定,使得个人经济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转变为对自己的影响,而产生激励,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会计计量能力对生产率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生产率的变化又会调整资源配置,继而影响产权外部性内在化的实现。以公允价值计量对界定企业产权,实现产权外部性内在化的功能有着积极作用。实现产权功能,首先要实现产权清晰,现代企业一般采取股份公司形式,其产权结构特点是两权分离,企业决策人员非股东化,法人之间相互持股而成为对方的主要控股人。以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在如此复杂的产权结构中实现产权清晰。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的反映市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已经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信息经济学视角下公允价值的应用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非对称信息的科学。所谓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会造成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其过程表现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获取发行企业的充分信息的投资者,会依据市场平均价格作为购买价格。这样对优质企业而言平均价格是偏低的,优质企业将决定减少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运作。相反,--对普通企业或劣质企业而言则是有利可图的,他们就会增加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这样周而复始,市场平均价格继续下降,当优质企业全部退出市场时,导致最终资本市场萎缩。导致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会计恰好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披露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将会极大的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有利于委托者考评、监管受托者经管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投资者投资与否的决策需要。有资料表明,经济社会决策中有7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会计系统,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此时具有相关性的公允价值自然要比历史成本更能解决这个问题。如SANo.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取代了ISANo.32的披露条款内容,完整地规定了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具体做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允价值由表外披露到表内确认的质的飞跃,更加体现了会计报表数据的相关性,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会计信息需求者传递更为充分全面的信息信号,在程序上和本质上都有效地防范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是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两种方法,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公允价值恰恰扮演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角色,降低了“逆向选择”和控制了“道德风险”,在财务会计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问题中,也做到了这两方面的权衡。因此,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公允价值会计的存在是为了消除“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即力争降低“逆向选择”和控制“道德风险”,体现到财务会计中便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此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变成了一种两个方面的权衡。
      (三)均衡价格理论视角下公允价值的应用 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确认真实的价值来认识市场价格的变化规律。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讲如(图1),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供给曲线(s)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E),均衡点上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P")。19世纪末,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真实价值是供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均衡价格。主要体现在:价值是用货币表示的价格,价值是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价格,并将供求关系内生于价值决定之中,价值源泉来源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关系转换形式是: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较低。此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节资源配置,会促使商家退出该领域,减少供给。此时,价格就会升高;当供给减少到供不应求时,价格的升高,自然会导致原有商家扩大该市场产品或者更多商家加入该领域,增加供给。此时,价待会降落。只有当供求平衡时,商品的价格才体现真正的价值,即均衡价格。形成均衡价格,需要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可以随时找到自愿的买卖方,随时买卖同质商品,价格公开;商品交易是在公平、透明、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均衡价格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公允价值是在“主市场”中形成的,是交易金额最大,交易活动最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形成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非关联方,是熟悉市场情况,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的交易。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就是现实条件下最理想最真实反映价值的均衡价格。要真正本质性协调和解决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导致的利益均衡问题,只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充分如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才可能做到。
      (四)博弈论视角下公允价值的应用 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其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利益冲突与一致以及竞争与合作的研究。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出于向国际惯例靠拢的考虑,我国1998年首次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由于众多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大肆操纵利润,甚至达到失控的状态;追于无奈,财政部在2001年修改会计准则时,取消了大范围的公允价值,只在极少数准则中允许使用公允价值;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又重新启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一波三折,是我国与国际惯例之间、我国与经济合作国之间、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最终是要寻找到纳什均衡,即公允价值在我国是否应该使用,在哪些领域内使用,如何使用,通过我国与国际间的博弈,从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找到了第一个“纳什均衡”,我国应该或者说必须引入公允价值。至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后,在多大范围内使用、如何使用还有待于我国政府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各利益主体相互之间进一步博弈,再次寻找纳什均衡。
      以上从经济学不同角度探讨了应用公允价值的理论依据。从科学的探索来讲,完整的解释应该包含坚实的理论依据,加上有力的证据支持。这应该成为探讨公允价值会计必须要始终坚持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地认识公允价值;也只有在充分认识公允价值的基础上,才可以利用理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允 视角 经济学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