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反思与探索_大学语文课程总结500字

    时间:2019-05-15 03:25: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的艺术生,培养他们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升理解、鉴赏、审美和创新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下大学语文被严重的边缘化,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出路,使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得以全面发挥。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 语文 反思与探索
      
      提高艺术系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培养其人文素养是开设艺术系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宗旨。大学生,尤其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的淡泊以及漠视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阅读、功利阅读的教与学
      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语文教与学中师生的立身之本,不懂阅读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而艺术生普遍不喜欢阅读,他们在视野拓展和分析问题上也会局限很多。有些语文教师的阅读仅仅是奉教参的阅读为神明,求备课的方便机械的复制阅读教学,最后导致教学效果是课堂成为千篇一律的模式。也有些大学语文教师从教材的机械阅读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是关注自我对文本的理解,忽略了师与生各自的个体体验的差异。在这样的老师带领之下的艺术生自然也是不会重视阅读的,更谈不上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独特体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都无法在师生之间进行,自然导致艺术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冷淡态度。
      二、主观臆想理解文本的教与学
      一些大学语文教师会把一篇优美的文章分解开教学。偏挖掘一些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或不是这么考虑的问题,不能还原当时的时代的写作意图,给文章贴上时代或政治标签,主观地臆想出一个个貌似有深度的问题,引导艺术生往自己预定好的问题里钻,曲解了文意,这样的做法使得本就对语言文学不敏感的艺术生更困惑。艺术生本身基础知识薄弱,加之错误的诱导,就更加不知道大学语文文本的内涵是什么了,造成艺术生对语言的感受呈现孤立和静态的错觉,注重对一个词、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孤立理解,陷入断章取义的尴尬境地,他们会有不知所云的困惑。
      三、缺乏个性文本的教与学
      每一篇文章都凝结着作者的个性和感情。文学作品的题材选择,体裁运用、主旨提炼都是独具匠心的,思考生活的角度、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风格和语言特色,都显示出各自的特色。个性的差异,表现为陶渊明的率真任自然的天性,李白的豪放飘逸的文风,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鲁迅的犀利幽默的语言等。有差异,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些文章的光彩照人之处,或表现理性,或抒发情感,都各具特色。但不少大学语文教师经常把文中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过分关注文章的工具性,而忽视文章的人文性,这样的教学就会造成对个性光辉的漠视。从艺术生个性的角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认知,他们是多么的不同,只有不同的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交流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智慧的火花,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和阅读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采用填鸭式的,既定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他们认为对教材中的那些文章早已胸有成竹,然而时代是动态的,作为学习主体的艺术生是活泼的,思想丰富甚至复杂的。教师解读文本缺乏对文本本身的个性认识和传授的主体性激情,艺术类学生接受文本也是被动的,没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教与学自然是失败的,无法引起艺术生的兴趣。
      综合以上几个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艺术类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很多因素在干扰着学生们的主动性学习。面对这些困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反思和改革艺术系的大学语文教学:
      一、共同阅读,及时交流
      和谐效应是大学语文教师阅读与艺术类学生阅读之间应有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语文教师要拓宽阅读面,加强知识储备,经典作品和现当代作品都要尽收眼底。
      二、回归文本,摸清思路
      无论教与学都要紧紧抓住文本这个核心。研究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叶圣陶老先生早有论述:“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走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叶圣陶先生的话,我们应该奉为对艺术系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圭臬。理解了文章为什么这样行文,就了解了作者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手法。摸清楚一篇文章的思路是学习和教授文本的正途。叶圣陶的话就是提醒大学语文教师和艺术生们学习大学语文离不开对文本的研究和学习。
      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才能建立起阅读的兴趣,自主地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著作来积淀人文底蕴,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创设情境,彰显个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适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表达和见解,激励引导艺术生,在极其放松的状态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大学语文教师应将大学语文教材与各艺术类专业充分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趣味性、审美性及工具性的特点充分彰显。让学生联系他们所有的已有经验感知文学艺术给他们带来的美好享受,还可以用艺术生特有的专长来营造全新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如讲唐诗可以让他们根据诗中的意象,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创作画卷,讲宋词可以让他们以唱的形式感悟词的抒情性,这样做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而不是一味的被灌输知识,也改变了课堂师生关系紧张有距离的状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得师生交流顺畅。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在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会上的讲话[Z].北大中文论坛,2007(7).
      [2]刘林新.立足实际,转变阅读的观念[J].语文教学之友.2008(8).
      [3]陈子祥.摆脱依赖回归本真[J].语文教学之友,2007(8).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莫楠(1984.2—)女,汉族,黑龙江省密山市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反思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 探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