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_浅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时间:2019-04-03 03:18: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建设思路,构建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体系 内容与目标 教学资源 评价监督
      教职成[2011]12号文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在人力培养规格上必须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确定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重建课程内容,淡化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技能训练。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专业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实践教学模块设计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一、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为背景进行专业论证
      在专业设置时,人力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其用人规格、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和标准。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专业领域人员结合自身岗位情况和其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提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整体构想。由专业教师将企业提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加以实现。
      (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市场调研情况和专业论证情况,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关、企事业单位、咨询中介机构等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具体实践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其中专业核心能力包括绩效管理能力、薪酬管理能力;岗位专用能力包括招聘组织计划能力、组织培训能力、员工关系管理能力。
      (三)结合就业岗位工作实际和职业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重复性操作水平上,必须涉及复杂的认知实践活动及认知策略的相关内容,突出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秉承了以下原则:以高技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教学主线;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具体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组织;以工作效果的形成评价学习成果。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做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应由三个子体系构成:实践技能内容与目标体系、实践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部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从企业中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通过就业岗位的工作分析,参照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标准、技能训练目标;而后把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内容,实现基础技能训练向实用技能训练、单一岗位技能向综合岗位技能的递进和完善。以这样的思路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1、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技能训练模块(见图1)
      “通用实践技能”模块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锻炼学生基本素质。“岗位实践技能”模块主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的训练。最终学生通过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平台完成“综合实践技能”模块训练,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个实践技能模块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路径,按工作过程进行序划,步骤及要求清晰便于操作。模块相互之间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
      2、根据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见图2)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寻找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向学习领域转化,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学组织与实施实现教学目标。把教室变为工作场所,把企业变为课堂,学生学习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最终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资源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层面,服从于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系,主要涉及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等方面。
      1、完善和利用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技能各模块得以实现的的前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建有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训室”和“ERP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室” 校内仿真实训室。利用实训室的资源与条件,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掌握相关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
      学院目前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校园,这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专业定期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深入企业的具体岗位,向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虚心求教,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安排学生到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就业服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参观、调研以及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校内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初步训练。
      2、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专业的特点,采用大规模、集中实习较难实现,因此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时尽可能选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力资源专业公司,一方面学生在公司内进行实践,可以在短期内接触大量人力资源专业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公司的客户资源,分散实习地点。另外应选择管理相对规范的企业,企业类型亦应有所区别。综合类实践分为专业认知、阶段实习、顶岗实习三类,在企业集中完成;岗位实践技能课程内的相关内容,根据需要采用“项目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在企业完成。在实习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内容,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提高实践能力和效果。
      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需要有实践技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因此教师的能力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专业采用的方法是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深入企业实践,承担企业课题,使自身具备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从而更科学地设置实用的课程,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聘请部分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兼任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对其进行有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
      (三)实践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实践评评监督体系由考核制度、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等要素构成。各实训环节均有对应的实践课程标准、实训任务书、实训报告、实训评价标准等各类教学文件。考核评价把重点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既要考出实际能力,又要避免敷衍了事走过场,切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试形式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可采取笔试、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几年来,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随着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要求专业建设也应随之变化,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改革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2] 施学良.基于工作过程的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 2010年1月
      [3]刘苹,何深,阮俊,怡然著.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题研究: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编号GJKT—09-17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人力资源管理 构建 实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