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文化底蕴”能否当做外衣] 文化底蕴

    时间:2019-03-26 03:23: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现在普遍流行一种所谓的富含“文化底蕴”的作文。这类作文最吸引眼球之处无疑是古诗文等文化内容的大量引用。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选取较多的较集中的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件,来表达文章主旨。它是作者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文化底蕴不仅能增加文章力度,还能展示作者思想深度、文化积淀、主题创新。因此,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但是,这种真正的富含“文化底蕴”的作文。现实中并不多见,出现在我们视界的大多是一种“伪文化底蕴”的文章,且一概被学生所追捧,认为是一种时髦。考试时更是被当成一株救命稻草,来代替或弥补现实材料的不足。
      张丽霞的这篇《珍珠与泥土》里,前半部分先写自己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敬仰之情,后半部分再写珍珠和泥土的辩证关系,作者并没有采用一般的铺叙和描写来表达,而是借用了大量优美词语来表述。
      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底蕴”其实只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而已,它下面掩蔽的却是内容、主旨、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首先缺少作者内心的体验,文中大量引用名人之事,却较少具体深入写到自己的心理,只会讲公众话语,而未能贴近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显然,这样的文章只属“为作文而作文”或“文字游戏”一类。
      从内容上说更像一篇套作。若用公式表达,便是:大量引用+几句思想情感。
      近年来,这类“伪文化底蕴”的作文在各种各样的考场作文中流行甚广,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使学生作文普遍出现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推想其流行原因,一方面与学生投机取巧的作文态度不无关系,只要平时熟知文章的套路,考试时不管遇到怎样的话题或命题作文,都可以应付且能捞个好分数,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与教师阅卷的评分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联。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评分往往只重视作文的外在因素,很少关注作文的内核。这种现状的结果使得这类文章很容易得到一个好分数。
      放眼现在校园中流传的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情况可能更为严重。那些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所谓的富含“文化底蕴”之作。它们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或活用古代故事。有了这些因素,其价值就成倍地增长,其得分也自然超出一般习作。当然,这里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文化底蕴”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强调衡量文章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如果被秀出的文采所忽悠,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真正有文化底蕴的文章应该看准合适时机,引用或化用一些古诗词,名言警句、口语熟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词等并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淀。这样所散发出的浓浓书卷气和文化气,才让人觉得含咏不尽。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麦 坚)

    相关热词搜索: 外衣 当做 文化底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