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语文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8-12-29 03:37: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确,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要从思想上足够重视
      培养学生的语感仅仅有教师的重视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之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从思想上、心理上入手,在平时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确要想学好语文,想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学生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在平时的语感培养训练中,教师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这种培养和训练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学生自己不够重视,只是教师在那里唱独角戏,再好的训练方式也会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一切契机,适时地渗透语感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让他们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那么,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其实,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感对于他们学习语言的意义。语感是把握语言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无论读写听说,对语言的反应就比较敏捷,领会它的含义就比较准确,运用起来就比较恰当,因此,也就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
      二、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三、在品读体会中增强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汉语的意蕴深刻,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繁琐的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而读却是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教师要多创造机会,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然而,机械地读是要不得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意蕴。“多思才能使思维更敏锐,语感更快捷。”因此,要以读为主,读想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学生联系句意,说“冒”是“长”的意思。这时可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了根据:因为荷叶“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了荷叶数量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抓关键词句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用句的独具匠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不少生动的阐述,优美的词句,作者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利于培养语感的闪亮之处,引导学生朗读、分析、比较、品味,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领会出文字之外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语感培养的目的。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文中,有“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往上飞”这样一句,可将句中的“鼓起劲”“拼命”去掉,改成“小鹰只好跟着老鹰往上飞”。再朗读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会从去掉的两个词语中感受到小鹰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不仅如此,还要不折不扣地做到读书为本,并把读和想、说、写、演等巧妙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专心地读、仔细地读、投入地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动情,要使学生读出理趣,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读中语感也不断积淀、增加。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品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河北省巨鹿县辛庄校区(055250)

    相关热词搜索: 语感 浅谈 语文 培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