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差异性的定义 [中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时间:2019-04-17 03:25: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中西方高校的阅读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在阅读范围、阅读方法、阅读目的、阅读理念、阅读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中西高校历史文化差异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人文思想背景等诸多因素。
      关键词:中西;阅读文化;差异;成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29-01
      与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相关,中西方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阅读文化,而作为阅读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者,高校的阅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西方阅读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高校在阅读文化上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这主要是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人文思想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试从阅读范围、阅读方法、阅读目的、阅读理念、阅读传统等方面对中西高校阅读文化具体加以比较。
      1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范围存在差异
      在阅读范围上,中国古代社会数千年间仅仅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作为古代高校主要阅读范围,并形成了所谓“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经典文本,将古代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范围局限于这些有限的儒家经典,而对其他自然科学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则视为“雕虫小技”和“稗官野史”加以否定,甚至通过禁书、毁书等专制手段来限定阅读的范围,使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长期局限于儒家文化视野范围之内,直到近代才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书籍,睁开眼睛看世界,“师夷长技以自强”。而西方高校在阅读范围上更加开放多元,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近代以来则在高校提倡以人文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阅读范围非常广泛而较少受到限制。
      2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存在差异
      在阅读方法上,中国高校阅读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勤奋为核心,如“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著名成语典故都是鼓励勤奋读书,以勤奋的自学钻研和重复式的背诵、阅读作为最主要的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则更加自由、自主,以个人的自由式浏览和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阅读方法。如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阅读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阅读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结合阅读内容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强调勤奋和记忆,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则更加注重启发和思考。
      3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目的存在差异
      在阅读目的上,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以读书求仕为主要阅读目的,这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密不可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将读书作为安身立命和谋求职业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工具,使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附加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目的上同时强调阅读的道德意义和社会意义,如北宋著名学者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阅读的目的定位于极富责任感的个人历史使命和崇高的社会大同理想。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主要以知识的理解、思考和阐发为主要阅读目的,将阅读定位于接受和思考的过程,强调阅读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将阅读看作是学习和思考的基本途径,既不强调对文本的背诵记忆,也不强调文本的道德教化意义,而是将个人作为阅读的主体,在阅读目的上更加多元化。
      4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存在差异
      在阅读理念上,虽然中西高校阅读文化都并不否定阅读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如孔子认为阅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但是受封建社会主流文化影响,中国高校自古以来就树立了以“忠君”、“明德”等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阅读理念,将道德标准作为评价阅读价值的核心标准,将阅读的功能定位于道德的教化和封建伦理秩序的维系,过分强调阅读的道德教化作用,而对阅读的思维启发意义重视不足。
      而西方高校深受以“自由”、“思辨”为核心观念的古希腊文明的传统影响,尽管中间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冲击,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阅读文化基本理念,并对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和高校阅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较为单一和保守,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更加多元和开放。
      5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传统存在差异
      在阅读传统上,中国高校以“读书明德”为主要阅读传统,强调通过读书“明明德”,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贤人、君子,将道德传统作为阅读传统精神内核的一部分。至今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仍将“道德”作为核心理念,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四川师范大学的校训是“重德博学,务实尚美”,北京邮电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敬业乐群”,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而西方高校以“读书明哲”为主要阅读传统,这一阅读传统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文化传统,强调通过阅读去思考,通过思考去明白哲理,将哲学而非道德作为阅读的目的,道德强调对是非的判断,而哲学强调对自由的思考。因此,中西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传统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受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中西高校在历史文化上存在着许多差异,这就决定了中西高校阅读文化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中西高校的历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大学的起源要早于西方古代大学,但中国古代大学起源于统治阶级的贵族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王室贵族或高级政府人员,如西周时期的“太学”就是定位于此。而西方古代大学的起源于社会文化的进步,是民间学者自发创办的教育机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其定位是公民教育和平民教育。中国古代大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教育内容,强调国家的主体地位;而西方古代大学以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宗教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的学术精神。
      其次,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要晚于西方近代大学,这正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滞后于西方文明进程的体现。中国近代大学产生于抵抗外辱、民族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科技文明,而西方近代大学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变革中,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革新与转型,是启蒙思想和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此外,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同样晚于西方现代大学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后,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苏联模式。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相比,苏联模式更强调专业教育,优先考虑以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主导的国家发展,旨在培养高度熟练的专家。而西方教育模式更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其教育理念是以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为指导下优先考虑个人发展,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培养健全的人,旨在为职业生活打基础,做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摆脱了原有诸多体制弊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上学习西方之长,日益开放完善,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
      参考文献
      [1]赵丹妮.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改革与开发,2010,(5).
      [2]杨尤嘉.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图书馆界,2010,(5).
      [3]李莉.高校图书馆培育阅读文化初探[J].民族论坛,2010,(9).

    相关热词搜索: 中西方 成因 差异 高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