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蜡苹果的味道]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道的成语

    时间:2019-02-28 03:25:2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主题导入】   小杨是刚刚毕业的中职生,由于赚钱少,迟迟不愿意上班,就在社会上游荡。一天,他与几个朋友闲逛时,苦于手头紧,便产生了抢劫的邪念。他们将一名骑摩托车的人拦截后,对其拳打脚踢,搜身后,得到3元5角人民币,并迅速逃离现场。这些人当晚被派出所抓获。后经法院审理判决,小杨等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议论纷纷,就因为3元5角钱判了四年多,是不是处罚太重了?
      事实上,抢得的3元5角钱只是犯罪的表象之一,与判刑不存在必然联系。小杨被判刑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抢劫罪。这是3元5角钱背后的行为本质。其受到的处罚正是对其本质的犯罪行为的处罚。
      【主题解读】
      现象与本质,是一组辩证关系的关键词,从哲学解释上来看,现象反映本质,本质决定现象。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甚至以假象的形式表现。
      这一组关键词涉及的范围很广,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都需要我们去认知和辨别。我们所遇到的人和事,往往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样子,成语中的“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说明现象有真假之分。现象由本质决定,而要看清本质,则需要提高认知水平,需要知识和阅历的积累。
      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试题,材料中的教授用一个蜡制的仿真苹果迷惑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说的就是这些学生由假象得出了错误结论,没有看清其本质是一个假苹果。这就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被表象迷惑,要善于辨知“蜡苹果的味道”。
      
      【素材集锦】
      心理篇:表象可以让人“提前”自杀
      美国的《生物心理学》杂志曾发表过心理学家克拉特的一个心理学试验例子。该试验起源于一则法律诉讼: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几个大学生搞了一次恶作剧。在一天深夜,他们用一个布袋将一个朋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装进了袋子,然后抬到一个火车站。他们选择了一条早已废弃的铁道,将这位可怜的朋友横放上去,然后几个人蹲在一旁看笑话。
      这时,不远处传来了火车出站的隆隆声,大地在轻轻颤抖着。只见横放在铁道上的朋友开始挣扎起来,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躺的这条铁道已经废弃,开来的火车只是从他身旁的铁道开过而已。
      火车越来越近,当火车离这位朋友尚有近百米时,恶作剧的几个人发现,那位可怜的同伴静止不动了。等火车开过后,恶作剧者惊恐地发现:他们闯下了大祸――被捉弄的这个朋友已经死亡。
      对于这个案件的诡秘之处,克拉特用小白鼠的实验作了解释:把小白鼠丢入一个大水池中,只留一个出口可以爬上。小白鼠依靠叫声和胡子定位了出口,很快就爬了上来。克拉特又把小白鼠的胡子剪掉后丢入水池中。小白鼠失去了定位器官,只好在水池中间打转,虽然小白鼠会游泳,但还是很快就淹死了。几次试验都是这个结果。克拉特把这定义为“危险下的提前自杀”。
      感悟:在危险逼近、觉得自己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小白鼠和那位可怜的朋友活活吓死(自杀)了。而事实上并没有危险,或者是还有逃出的希望,但是在表象的迷惑下,他们最终丢了性命。这与其说是心理试验,不如说是人生的教训。
      历史篇:“蒸子而食”背后的真实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鲁哀公对庄子夸耀说鲁国儒士很多,满街都是头戴圆形礼帽、脚穿方头礼鞋、身佩美玉的翩翩儒士。庄子不以为然,冷笑道:“未必也。”他建议下一道旨令,凡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准穿儒士服,否则抓起来关大牢。鲁哀公于是下了这道命令,之后再派人上街查看,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穿儒士服的人。
      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临死前,劝说齐桓公一定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四人,齐桓公不解地说:“这四个人这么忠心,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给我吃,竖刁为伺奉我而甘做太监,常之巫帮我占卜生死祛病除灾,卫公子启方即使父亲病故也不愿离开我去奔丧,这样忠心的人缘何不用?”管仲说:“对自己不好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忠心的。”齐桓公却不听。管仲死后,齐桓公生病,这四人趁机切断了齐桓公与外界的联系,密谋夺权,最后齐桓公惨死宫中。
      其实,齐桓公死于认知水平的低下,没有看清四人忠心表象背后隐藏的罪恶之心。
      感悟:我们常被各式各样的现象所迷惑,如果只是用眼睛来观察,所得到的东西往往不靠谱。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善于总结经验,思考问题背后的实质。人生阅历足够丰富的人,往往会比普通人看得更深刻、更透彻。
      自然篇:对太阳远近的认知
      人类认识自然其实就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列子》中记载着一个有名的故事:孔子东游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小孩认为早上和傍晚的太阳离地面最近,因为此时它看上去较大;而另一个小孩却说中午的太阳离地面最近,因为此时太阳最热。二人争论不休,便让孔子作评断,孔子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谁说的对。
      其实,我们所谓的常识并不一定准确。远不一定小,近不一定大。两个等大的圆如果其中一个外边有一个较大的同心圆,而另一个内有一个较小的同心圆,看起来前者会较后者小些。同样,“近者”不一定“热”,“远者”不一定“凉”。比如一个在火的上方,一个在火的旁边或下面,冷热和距离并不成正比。
      近代科学认为,早晚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那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变大了,而是因为太阳升起和落下时是在地平线附近,这个时候地面上有许多熟识的东西(如山川、房屋、树木)和它作比较,所以它就显得大一点;而中午时,太阳当空,只有宽阔无比的天空作背景,所以它就显得小了。中午阳光比早晚热是由于中午阳光直射,阳光在大气里走过的路程较短,热量被吸收少。
      感悟:从人类发展的轨迹来看,人的认知能力确实是不断向前的,不断由现象引发对本质的揭示,但是如今很多科学家们对人类的认知充满了忧虑,比如人类已经熟知并掌握了核能的本质,但是这个探究出来的本质所引发的祸患又用什么来避免呢?
      智慧篇:相马
      伯乐晚年的时候,把自己毕生相马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名为《相马经》。这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好马。伯乐有个儿子,为人愚笨,他熟读了这本书,以为自己已经学到了父亲的本事,于是就拿着《相马经》到处去寻找千里马。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一只癞蛤蟆,觉得与《相马经》中对千里马的描述十分相符,于是很高兴地带着癞蛤蟆回家了。他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和你书上画的好马差不多,头颅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缩着,只是蹄子不像。”伯乐听后哭笑不得,只能说:“这马太喜欢跳了,不适合拉车。”
      伯乐老了,不能再到处去相马了。秦国国君秦穆公召见他,希望他能够推荐人来代替他去找千里马。伯乐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为了试探九方皋的本领,派他去找好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马已经找到了。秦穆公问他是什么样的马,他回答说是黄色的母马。可派人牵回来时,却发现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认为九方皋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不清,怎么能相马呢!但是,伯乐却赞叹说:“这是他比我高出千百倍的地方。他只看到了精,而忽略了粗;只看到了所需要看的,而忽略了他所不需要看到的。”后经仔细观察,这匹马确实是天下无与伦比的好马。
      感悟:凡事只有抓住根本,才能事半功倍。伯乐的儿子根据细枝末节寻马,却找到一只蛤蟆,沦为世人笑谈。九方皋相马虽然不辨公母,混淆五色,但他看到的却是千里马的内在精神,注重它的本质。正因为九方皋抓住了相马的根本,知道千里马的本质在其精神和机能,而非皮毛颜色等表象,所以才能找到真正的千里马。
      
      【例文导读】
      
      感动的背后有什么?
      刘敏
      
      江苏扬州人王文清,正在被当作一个典型树立。
      媒体上介绍的事迹是,王文清坚持无偿献血18年,累计献血超过8万毫升;22年间,他救助了200多名贫困人员,累计捐款超过50万元。王文清被发现后,“中国好人”“献血大王”是加之于他的称呼,他也正在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荣誉,“十大扬州好人标兵”,“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无偿献血、扶贫助困,王文清近20年一直自愿并坚持做的事情,无疑对社会、对他人是有益的。8万毫升血相当于15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哪怕是放在18年的时间里看,这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一个公民在不断地贡献自己的血液,哪怕出于自愿、基于善心,是不是就意味着负责向公民采集血液的血站,可以不断地、无限地采集呢?并非如此。
      我国献血法规定,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并且严格禁止血站超量、频繁采集血液。这就是说,以18年计,血站对一个公民的血液采集上限是14400毫升,8万毫升的采集量无疑大大超标。
      献血都有凭证,并非不能查对。在王文清献血的这18年里,相关血站有没有提醒,有没有告知,又有没有劝阻呢?在这里,劝阻不是对一个人善心善举的打击,而是真正为公民负责。
      在有关王文清的多篇事迹报道里,我没有发现对他的职业以及收入情况的详细介绍。从只言片语的描述中,我们所知道的是,王文清一直“蜗居在单位30平方米的宿舍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旧电视、一辆电动车是他的全部家当”“在慷慨捐助他人的同时,王文清12岁的女儿却总是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王文清在帮助贫困的草根人群的同时,他自己也是一个草根。为了帮助他人,他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水准降到最低,为此还需要接受他人的帮助与救济。草根帮助草根,贫弱救济贫弱,这样的故事,令人感动之余,是否也令人心酸与不忍呢?
      贫苦无依的老人,濒临辍学的山区儿童,这是王文清帮助的人群。许多人受到他的感染,主动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动中来。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受教育问题,除了社会的爱心和个人的帮助,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不是本该有各自的制度救济方式吗?感动的背后,有真实的苦难;温暖的背后,有草根的辛酸。(选自《汉网・长江评论》,标题有改动)
      点评:本文采用杂文评论的写法,直抒胸臆,笔锋直指典型人物背后的各种制度缺失,文章层层逼问,把表象迷雾下的问题实质层层剥离在读者面前,一语道破“感动的背后,有真实的苦难;温暖的背后,有草根的辛酸”,批判强而有力,发人深省。

    相关热词搜索: 味道 苹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