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审视数学课堂中的提问

    时间:2019-02-17 03:36: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探索问题的解答中得到深入,在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学过程必须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天生好动,独立性很差,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失时机地组织课堂提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应着眼于知识的再生点,应富有启发性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某个知识结论,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答疑、表现等形式,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应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知识的再生点,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们应当首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内容。出示例题9.25÷2.5,学生不会做,提问:与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有办法把除数(2.5)化为整数吗?要使商不变我们应怎么办呢?然后学生自然发现了许多方法和规律。通过教师以上精心的提问、引导,利用转化思想,起到了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知、化复杂为简单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积极地获取了新知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提问应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应富有思考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大又不能空,既不能深又不能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个性差异,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所提问题要明确、具体。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之类,也不能太深,让学生捕捉不到问题的边际,教师要搭楼梯,启发学生逐步接近答案,不要包办代替。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教材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出示例题,学生不会做。提问:是什么分数加法?能否直接相加?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因为分数单位不同)能否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一下,使它们能直接相加?(通分)怎样通分?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层次、有重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思考性的问题,适时设问并指导学生答疑、解疑,把思维结果和启发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条理地思考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问要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内化,要具有灵活性
      
      数学教学论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必须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严谨性与抽象性的特点,但是这个严谨与抽象又有一个逐步发展,逐步要求的过程,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要求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逐步要求,逐步提高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354、534),再让学生组成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345、435),接着老师提问:你能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吗?有的学生组成了543、453。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吗?(学生讨论)然后老师举出83、129、76等让学生试除判断,由此推翻刚才的假设。再让学生把3、4、5任意组成三位数,让学生试除,都能被3整除。提问3、4、5在任意组成三位数时三个数字都相同,说明他们的什么相同?(和相同)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知识深化、内化、巩固、发展,具有灵活性。
      
      四、提问要有利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儿童最基本的认识手段。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是受制于他们对感知对象的感情和兴趣。而且,达尔文说过“科学就是积累事实,以便从中发现规律。”在学习抽象的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了解知识(公式、概念、规律)的形成,我们应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使用直观教具等,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知识的实践者,这正是数学教学中抽象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具体体现。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三幅图的意思。然后有序地组织学生操作,同时提出以下三个连续的问题:由圆转化成了什么样的图形?变形后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变化?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你能不能用圆的半径表示出圆的面积?从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表象,通过分层练习,再现表象,才能促进他们知识的形成,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问,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全过程。什么时候提出问题需要精心设计,要做到有的放失。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始终把学生推向主动参与的位置,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多让学生参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使获得的知识深刻、牢固,做到灵活运用。从而形成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深刻性,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学课 审视 提问 堂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