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选“点”突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时间:2019-02-26 03:29: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又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培植课程“生长点”, 选“点”突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选准切入点
       教师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切入口,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解读。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被调动起来,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会呼之欲出,语文阅读教学必将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比如教学《祝福》,以前笔者一直是按照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带领学生阅读、探究的,学生很被动,又因课文比较长,有时候要讲的语句在哪里学生一时都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最近一次教学,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情,选择了两个切入点:①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然而在祥林嫂的生命里,春天这个季节发生了什么事?笔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着眼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探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进而引领学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这个切入点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祥林嫂春天里死了丈夫,外出做工;春天被捉回去,被逼改嫁;春天里又死了丈夫、儿子,再到鲁镇做工;在新春到来的时候死在雪地里。总之,祥林嫂是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女人。②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选择这个切入点,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学生们最终明白,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但每一个人又都不是罪魁祸首,他们每个人既是杀人者,同时又是受害者,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个讲究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吃人社会。通过这两个切入点的讨论和探究,学生们更准确地把握了这篇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二、体验动情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需要情感。因为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就在于通过富有情感的形象画面,直接诉之于审美主体。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媒介作用,读者只有与文本发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才会产生共鸣。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和捕捉学生的动情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体验、感受,再经过主体的思辨与参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世界。
       比如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事?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深深感悟中,表述时他们语调低沉,动情地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情,讲述了自己身上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最终,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得以激发,从而达到了语文教学向现实生活回归的目的,并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了阅读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次情感体验活动中也得以充分培养和完善。
       三、激发质疑点
       质疑,是不同思想的交汇和激荡;质疑,能够焕发出学生生命的光彩,带来课程的勃勃生机。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提出一些在内容上贯穿文本始终的有质量的问题和任务,并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争论,就可以激发出学生情意的精灵、智慧的火花。
       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作为一篇经典作品,其内蕴是丰富的,也是深厚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可能会对小说的主题提出不同的质疑。除了比较传统的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刻画资产阶级女性“由错位到复位”等解读外,至少还可以得出了以下一些阐释:有人从“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出发,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偶然的事件对于人生的干扰,人的命运总是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甚至决定;有人从结尾“可是我的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去揣摩,得出结论:假的东西有时比真的东西更加“美丽”,更有迷惑性,也更能够使人陷入困境,而人生常常因为“假”的诱惑而耗尽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有人从“代价”二字生发,得出的结论是“人常常要为自己的过失或缺点付出太大的代价”;有人从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的人生际遇的对比中发现,命运是不公平的,最大的抗争常常得到的是最大的嘲弄,只有诚实才会获得幸福与快乐等等。这些“解读”哪一种更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者说哪一种更可能接近小说文本的本义呢?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自己的解读对上述观点进行大胆的质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质疑使《项链》的审美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和补充。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的慧眼从文本中发现质疑点,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层层对话交流、讨论探究,最终较完满地廓清这些质疑点。
       四、揭示矛盾点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先生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而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分析的对象往往就是文本的矛盾,现今的许多无效或低效教学,师生恰恰停留在对文本和外部统一性的分析上,而不去揭示文本的矛盾点。
       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四月一日,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文本中作者却非要写成“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看似矛盾、不合常理的语言,反复咀嚼,品味其深层的意蕴 。“三・一八”惨案发生时,鲁迅先生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他在《忽然想到》一文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我们不难从先生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他满腔的悲愤之情。
       五、填补空白点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一种召唤结构,有许多空白点和待定点,召唤读者去解读和建构。我国传统绘画和古典诗歌也讲究“留白”艺术。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说,好的文学作品就像海洋上的冰山,只露出一角,百分之九十都藏在水下。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多是这类“冰山”型的短小而精美的文本。教学时,教师如能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去寻找和想象那“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的冰山,学生就会更有效地深入文本,多角度、有创意、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比如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对妻子的描写,寥寥几笔,可谓简洁之极,却蕴藏着广阔的艺术空间,阅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填补作者描绘的夫妻日常生活的情景,感受这对少年夫妻融洽的感情、相投的志趣,进而体验作者如今“人已去,物犹存”的沉痛心情。显然,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浸润文本,咀嚼文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填补,从而增加美的体验,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得到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总之,文本的切入点、动情点、质疑点、矛盾点、空白点等都是语文课程的“生长点”。阅读教学选“点”突破,需要教师的能力、眼光和智慧,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创造艺术。愿我们的教师都能以开放的意识、全新的理念,综观全局而又独具慧眼,培植出高水平的课程生长点,从而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市第二中学(238000)

    相关热词搜索: 阅读教学 语文 有效性 突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