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

    时间:2019-02-12 03:28: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前言      国家的兴旺,中华民族的振兴迫切需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的光荣职责。
      
      二、小学生思维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具有形象性较强、逻辑性较差、灵活性较差,思维的自觉性均衡,受外界情景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6~12周岁左右,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的逻辑思维都同时发展,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二者发展极其不平衡,这对学生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较大。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较差,观察能力不强,面对新闻题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发散思维,影响了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能比较完整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检测和自我调节、自觉寻找错误原因进行纠正,部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小学生的思维受外界情景影响波动较大,积极创设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有兴趣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增强,会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2.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创新意识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比较朦胧,缺乏明确的目标性;易受外界干扰,缺乏稳定、专一性;肤浅,缺乏严密的逻辑;缺乏自觉主动性,易自发流露。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具体直观性,以模仿、再造想象为主;同时,虽然创新想象十分丰富,但还处于一种由直观形象向抽象现实过渡,由易变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幼稚,但发展快,呈波浪式前进。
      
       三、创新教学的开展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教学创新的要求,对如何教好数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进行如下探讨:
      
      1.强化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小学生的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数学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就如同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创新教学首先要从强化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强化数学基本功,渗透数学思想,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小学数学首先要从最自然质朴的境界开始,在最利于学生数学基本素养发展的地方下大力气,做真功夫,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才能使学生打好可以继续向上生长的数学根基。强调通过练习,激发思维,掌握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他们的各项数学素质才得以激发、生成、跃进,进而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练中讲,就能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确切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和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2.营造师生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
      教学过程中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极大限度地触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肥沃的土壤,只要拥有了这片土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萌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每个学生都可以创新,也都具备创新的潜能,如何挖掘和提高这种潜能,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程度。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成为探索研究的主体。
      
      3.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中,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探求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的新课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低年龄段常用游戏,故事导人,通过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乐于学;中年龄段教师用创设生活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创新意识培养;针对高年龄段学生,教师常常用设置悬念导人:教师提示矛盾冲突,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用声像传情导人:通过课件、幻灯、播放录音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思维启示,潜移默化培养创新意识。
      
      4.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有创造性的成果,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新颖的解题方法或思路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就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对于一般性问题,就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回答。这样所回答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同学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5.积极参加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努力探索、发现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在例题数学中,尤其是难度不大的例题,不妨直接让学生尝试解决,可提供巨大的探索时间与空间,防止教材示范、教师讲解对学生的思维的抑制、定式,对训绣;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好处。讲解估算的时候,请家长配合,给学生10元或者20元钱,让学生购买40件常用的物品,使用的钱不得超过或低于5角。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法达到这一要求,使所用钱的误差在5角之内,通过这样的日常实践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出现更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 探讨 创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