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新教材导航回归写作生命意识|生命与意识

    时间:2020-02-02 16:43: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今学生作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术”轻“文”的现象,现实的作文教学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然而,当我们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现今的作文教学时,我们就会发现,它已逐渐偏离了育人的轨道,走进了人为构筑的价值取向的误区,从而导致了人的自主精神的淡化、缺失以至迷失。由此看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唤醒写作主体生命意识的层面上,努力建构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以此来呼唤学生写作生命意识的回归。而如何能建构这种写作的理念,怎样来实现写作中生命意识的回归又一直困扰着写作教学的课堂。

    在对苏教版的期盼与疑虑中终于接触了语文新教材,却欣然发现整个教材蓬勃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一篇篇至真至美至善的文章充沛着灵动的生命意识,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对生命本身的审美化关注,对生命中残缺与丧失的独到理解,以及对人类之外其它生命的倾听和赞赏。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借肋此种全方位、多层面的生命视野,学生往往就能超越人类中心的视角而具有敬畏生命和生命中心的维度,同时也往往能更积极地让学生在写作中关注对生命的体悟和探索,使他们对人生的解读,情感的表达具有更为辽阔和深广的拓展空间。  

    关注教材,深刻挖掘文本生命意识,为学生写作生命意识回归作情感铺垫,这就能使学生作文中生命意识的回归提供一种媒介,一种可能。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但是,有些内容如果教师不去强调,学生有可能一生都不会意识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尊重生命,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一旦学生能理解、领悟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之后,还需要借助一定的作文写作实践来内化为自身的生命感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这样的作文写作教学才真正是情感的教学。  

    一、涵咏山水美文,拓宽学生写作中生命意识的宽度  

    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注。作文是写作主体的情感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常受一定的情绪的左右,或艰涩、滞窄,或活跃、宽阔。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往往无法超越我们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
    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因此,人往往会在与自然交流中领略到自然带给人的心灵的启迪,自然也往往以它的睿智不断地拓宽我们的襟怀,让我们拥有生命的宽度。而这种生命的宽度又往往能拓宽我们写作的宽度,使我们学生的写作不致于流于浅薄与苍白。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不乏有这样精美大气富含哲理的山水美文,教师在课堂若能引导到位,对文本作多重深刻的解读,给予学生更多人文的启迪和写作的示范,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不至于千文一貌,单调划一。  

    谁没有经历四季的变换,可是谁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四季的情感?曾经让学生写过“秋天”的话题,在批阅时却遗憾地发现学生或敷衍了事,草草几笔流水账用以交差,或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流露出黔驴技穷的无奈。鉴于此,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能我努力从写作的生命角度来挖掘作者在文中洋溢的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家园故土之思,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的某种情感必得与自然交融才能生动而真实。将自然理解成一种生命,与季节的邂逅是一种生命的交流,那么也许学生能在写作时不再会为写自然而写自然,而可能会为生命意识的表达而选择自然的载体。

    《像山那样思考》给予了人类不一样的生命思考。自私的人类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狼的嗥叫声中隐含了更多更深刻的含义,而只有认真聆听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同样一个自然,不一样的关注角度又给予了我们对生命的更深层的解读:人类不能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人类要学会在与自然的共处中尊重生命,而这又往往能让学生学会跳出个人狭隘的个人情感,放眼自然,用关注自然与自身的视角重新认识自身,表达出对生命的深层解读。

    二、解读生命哲学,提升学生写作中生命意识的高度  

    为文就是为人,写作其实更多地是在关注自己的生命状态。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

    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

    在平时的高考作文训练中,教师往往会时刻提醒学生要写深沉之文,要把作文的主题提升到生命的高度。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为了避免学生的文章流于幼稚与浅薄,但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却又往往会发现学生的生命解读苍白、做作,更多的暴露出矫情、矫饰的痕迹,读之让人如鲠在喉。

    而事实上我们的教材中有很生动的挖掘生命高度的哲理文章,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能真正地加以引导和强化。

    新教材中有较多这样的阐述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哲理文章,我们的学生若能真正入乎其中,出乎其外,那么何愁学生的作文中没有生命的高度呢?

    关于生死,这是一个深沉的话题,但这也是一个现实的命题,如何能辩证地看待生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劳伦斯的《鸟啼》三文均给了我们很好的生命启迪。

    “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如果我们能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向死而生”……这都是作者人生经历的沉淀,生命历程的感悟,是对生命意识的自然表达,用真心真情提炼的生命的观点。作家厚积薄发,面对人生的种种遭遇淡定从容,用最积极的生命态度来写就人生这本书,同时也给予了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挖掘文本中这种生命意识,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往往就能让学生得到最丰富关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收获。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我也被文本深深感动,因此在教学时,我很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史铁生残疾但又坚忍的精神。同时我在读后写了一篇随笔《善待生命》,在课堂上我将随笔读出来与学生共享,当时很多学生神情都很凝重,并若有所思的样子。课后,我布置学生以“生命的追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批阅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都能真正地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点滴感受,而且清晰地记得学过的三篇文章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情调高昂,思索深刻,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生命的光华。由于这次的文章是在学生情动于衷的前提下布置的,所以作文就很明显地彰显了深刻的生命意识。

    三、关注历史回音,深化学生写作中生命意识的深度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事件,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人们在记录历史、追踪历史时,往往会浮现出许多的联想,引发许多的感慨,其中有英雄的喟叹,有智者的思索,也有文人骚客的歌呤这是历史的回声,它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着未来绵延而去。在历史的回忆与思索中,人类总是能生发出深刻的生命意识。而如果能借助这些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的文章中或多或少能体现这样的一种历史情怀,突显一种生命的价值,那么学生的写作也是非常成功的。

    新教材在文章编排中努力地体现着人文的精神,处处注意给予学生一种智慧的启迪。

    在追望历史时,《六国论》《阿房宫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同时也可能让我们更深刻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是在于一时的骄奢淫逸还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践行生命的道德意识。

    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往往是流于平面的,很少能注意到写作的深度,或者说学生往往无力去深化自己文章的深度。而新教材所选的文章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当然前提是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系统地加以引导,并让学生用一种历史观去解读文本,并尝试让学生在写作中用历史的事例来演绎当前的社会现象。如果师生能坚持,那么学生的文章一般也就能渐渐摆脱肤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和生命的强烈意识。

    生命的宽度、高度、深度这三度是学生作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但在现实的状态下这又是一个很达到的目标。新教材的编排恰恰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媒介,作为教师,如果能审美地去解读教材文本,假以时日,我们的目标也就能慢慢地实现。  

       

    “教育的本质,即应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想像,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评与创造的欲求。”现今的作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要呼唤写作主体生命意识的回归的时候了,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借助一定的文本去刺激,去唤醒,去发现,去疏导,去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在作文中立起一个个精神超越、个性鲜明的“人”来。

    借助教材,再现生活场景,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己,努力回复写作教学的生命性,应成为当今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回归生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宝贵的习作生活中能感受语言的魅力,能在丰富绚丽的语言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与交流,从而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意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并能最终获得一种诗意地表达生活的方式。借助“新教材”,用文本导航,以生命的三维度来提升写作的三维度,以此来尽情张扬学生作文写作中生命意识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急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语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语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3.《情趣人生》,周游主编,海天出版社

    4.《语文教育学导论》,王尚文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5.《以“立人”为中心》,钱理群,载《语文学习》2000年第1期

    相关热词搜索: 新教材 回归 意识 写作 生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