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大学军事理论课程的有关论文2500字]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时间:2019-09-02 03:40: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军事理论是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先导性因素。军事理论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其发展水平或制约或推进着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军事理论的2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事理论

      大学军事理论的2500字论文篇一:《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摘要]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担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确保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建殊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共产党;中国化

      注重和善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我们党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用于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堪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锻造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精神品格,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成果。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总结我们党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理论在引领军事变革、指导军事实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缔造了一支堪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伴随着南昌城头响起的枪声,继而经过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大大小小80多次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人民军队创建的光辉历程,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旧军队的红色武装出现在世人面前。最初,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认为这样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份、以梭镖和步枪为武器的革命军队,能够彻底掀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统治,使整个中国改天换地。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从井冈山的崎岖山路出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练,最终打败国内外一切强敌,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自由和人民翻身解放,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导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和国家学说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纲领,必须创建一支革命军队。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教训时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列宁在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做斗争时也指出:“要始终把军队问题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武装斗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更深刻、更明确的阐述。毛泽东明确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无产阶级政党要想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必须掌握军队。但是,由于建党初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坚持只做民众运动,拒绝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独立领导的新型军队和开展武装斗争。结果,1927年夏,当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军事政变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血雨腥风中遭到失败。

      中国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中彻底觉醒,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即使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会丧失。人们热切期待着人民军队的诞生,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获得彻底的解放。正如毛泽东所说:“为创造中国人民的军队而奋斗,是全国人民的责任。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对于这个问题,切不可只发空论。”创建人民军队是党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当务之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又爆发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以及遍及全国各地的近百次武装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进入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有了党独立领导的军队,并不等于这支军队自然会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如何将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改造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并运用这支军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历史性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进行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探索。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的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创立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相应的基本制度。经过古田会议,进一步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各项原则,尤其是解决了如何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这样,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此后经过全党全军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建设经验的传播,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

      有了一支人民的军队,中国革命的面貌顿然改观。依靠这支人民军队,党开展土地革命,创建农村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依靠这支人民军队,党在抗日战争时建立并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发展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依靠这支人民军队,党在蒋介石发动内战后,领导人民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党缔造了人民军队,才有了人民的一切。

      二、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之后,如何“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把党的性质、宗旨转化为军队的性质、宗旨,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军魂,就成为决定党的事业成败与否的重大历史课题。1927年8月,中共中央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要“取消一切军阀性的军队,造成真正的人民的军队”。关于人民军队的本质,中央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无产阶级的军队”。古田会议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提出了纠正的办法和措施,从而端正了红四军的建军方向,并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即“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指出人民军队是服从于党的领导,并服务于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代表了先进军队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时代精神,为我军忠实履行使命提供了可靠保证。

      人民军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用无产阶级面貌改造军队的根本途径。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

      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泽东还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他指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就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在这个宗旨下,这个军队就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和外部团结,有一个正确对待俘虏的政策:在这个宗旨下,这个军队就形成了人民战争所必须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逐步提出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建军原则。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关于军队建设的学说,在缔造和建设人民军队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党对军队领导的理论和原则,丰富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宝库,成为人民军队独有的政治优势。毛泽东将此形象地概括为一句话:“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人民军队历来重视和强调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创建之初,就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党委。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明确肯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坚持和维护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如坚持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党委制、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部队,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等等。这些建军原则的贯彻实施,“真正把无产阶级同军队融合起来”,使我军从根本上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1989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就从军队同党、国家和人民的联系上,进一步揭示出人民军队性质的科学含义。江泽民多次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他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靠制度来保证,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军队革命化建设的核心,必须始终把它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江泽民把“不变质”作为我军重大历史性课题,强调要“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胡锦涛一再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始终关注、抓住不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并要求我军始终保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三、锻造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精神品格

      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保证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了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军为了完成党赋予的任务使命,始终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是培育我军英勇善战精神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引导我军官兵树立了正确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勇敢而明智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群众性、持久性和科学性,成为人民军队所向披靡、克敌制胜的法宝。战争年代,我军涌现出一批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最后一颗子弹的英雄集体,培育了数不清的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血的无名英雄。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敌我双方任何一次重大的军事较量,都表现为既斗勇又斗智的过程,表现为作战艺术和用兵之道的竞争。在以“小米加步枪”对付敌人“飞机加大炮”的烽火岁月里,我军始终把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正因为有了英勇善战的锐气和胆略,我军才赢得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威壮英名,才铸就了为祖国为人民出色履行职能使命的辉煌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先后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和平事业。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警惕地保卫着祖国的边疆、海防,用青春和热血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各种重大灾害发生时,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总是奋勇当先,赴汤蹈火,奋力抢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战斗队和突击队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经受历史锤炼和无数艰难险阻考验而成长起来的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它是我们党不断夺取辉煌胜利的铁的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是捍卫国家主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

      四、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成果

      9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建军治军的方针原则,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成果,引领着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指导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在中国革命辉煌的征途中,毛泽东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军队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军事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建军和作战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培育出千千万万个勇敢而明智的民族英雄,锻造了人民军队英勇善战革命精神。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党内存在的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条化、将苏联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不懈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军事思想,正确解决了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道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所特有的规律和指导规律。毛泽东军事思想成功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前进道路,为我军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军的立军之本。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军事工作的新要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原则作出科学回答,不断以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宝库。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汹涌澎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课题。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在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更具综合性、复杂性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确保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历史充分证明,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我军就能够准确把握战争发展趋势,自觉把握军队建设规律,牢牢把握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伟大的时代呼唤科学理论,火热的军事斗争推动军事理论的不断创新。我们坚信,在新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我军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43页.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127页.

      [3][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47页.

      [4][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74、1039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第86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34页.

      [9]人民日报[N].2004年9月21日.

      大学军事理论的2500字论文篇二:《关于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析》

      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

      摘要: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运用,同样可以创造出辉煌业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纵观中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战争时期是著名的将帅,但到了和平时期却成了平庸的军人。因为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毛泽东不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争统帅,而且也是和平时期军事斗争的大师。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继续谱写着辉煌的篇章。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一探索、分析。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这样的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论断从总体上指明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定位。

      国外学者和国际友人从另外一些视角对毛泽东和他的思想进行了研究。日本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竹内实对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排列,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位伟人:秦始皇、孔子、毛泽东和邓不平。作为使秦始皇和孔了合为一体的是毛泽东。英国传记作家迪克·威尔逊曾对毛泽东著作进行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在毛泽东著作中的所有参考资料,22源于儒家思想,I2出自道家或墨家的著作,13是中国传奇或纯粹的文学作品中的东西。相比之下,仅有4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24%引自斯大林,18来自列宁。而美国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R·特里尔认为,毛泽东是个复杂的人物。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会随时流出些什么。

      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略作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包含他的军事思想)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如此深厚、难测的文化底蕴,在群雄争霸的国际军事舞台上技高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决策抗美援朝

      建国后毛泽东高超的军事谋略第一次表演是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美国就出兵干涉,并控制了台湾。不久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面对不可避免的较量,毛泽东从国际战略全局及新中国安全着想,毅然作出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决定。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纳了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建议,以志愿军名义入朝作战,先后投入部队二百多万人。在当时毛泽东下定出兵朝鲜的决心非常不容易。根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生中有两次战略决策最为难下,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和国民党展开自卫战争,再就是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在正式出兵前毛泽东多次再思再议,权衡利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当时国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如果出兵,能否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经济建设不能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既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又深入分析了出兵作战的必要和可能。最后认定“我军还是出动至朝鲜为有利”,“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④会议终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的决策。

      毛泽东这一战略决策让杜鲁门始料不及,斯大林惊喜过望。和杜鲁门、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在战略上最为高明,美国和苏联都犯了战略指导上的错误。

      当时斯大林认为,美国没有出兵干涉中国内战,估计美国也不会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同时他认为中国也不会出兵朝鲜,新生的共和国没有能力经受这样巨大战争的考验。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斯大林眼看着社会主义的难兄难弟朝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竟然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频频告急,斯大林也没直接出兵援助。竟向金日成提议组织流亡政府到中国去。而杜鲁门最大的战略失误则是轻视了新中国的力量,对新中国的警告不屑一顾,被突然而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美国自己承认,朝鲜战场上的失败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对手。国际上对毛泽东好评如潮,毛泽东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世界公认。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思想多少年来成为军事学界、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金门炮击,以打促和

      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国防事业进入新阶段。毛泽东对我国周边形势和国际局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一九五五年毛泽东提出和平解放台湾,并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力图通过政治方式达到祖国统一。但台湾当局拒绝和谈,美国积极谋划以台湾海峡为界分裂中国,支持“台独”。一九五八年夏秋之际,毛泽东亲自筹划对金门进行炮击,通过打击国民党军队,粉碎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增加两岸的可接触性。同时,毛泽东要通过炮击进行火力侦察,对美国实行战略摸底。当时金门岛驻有美军顾问,对金门炮击要冒很大风险,稍有偏差,我军炮火会打到美国军舰上,很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直接的武装冲突。在具体部署时,前线指挥员报告说无法保证不打到美国军舰。毛泽东经过慎密思考,决定按原计划打。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九月十一日,美国军舰两次掩护国民党船队驶入金门海域,人民解放军猛烈炮击了美蒋混合舰队中的蒋舰。结果美国“护舰”遇炮击就退,表现出尽力避战的守势姿态。由于摸清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底牌是在保持既得利益前提下取守势,为中共中央确定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金门炮击,毛泽东摸清了美蒋矛盾,美国想制造“台湾独立”,蒋介石坚持中国统一。

      于是一九五八年十月六Ft正式宣布暂停炮击。但美国要求在台湾海峡两岸”永久停火”,企图以海峡为界分裂中国;台湾当局拒绝从金门、马祖撤退,也不接受和谈。在这一特殊形势下,毛泽东决定留下金门不打不登,以拖住国民党当局。于是采取了具有毛泽东特色的作战形式——单日打炮,双日停火,并且规定不打死人。结果台湾当局完全被毛泽东牵着走。这种不打死人的作战,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为“滑稽歌剧式的战争”,为世人难以理解。其实这种象征性的炮击寓意深远,它是国共之间特殊形式的对话,争取了台湾的广大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和平统一的工作。今天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加强,当年毛泽东指导金门炮战的独特形式,其中体现的长远战略眼光,反映出毛泽东军事政治不分家的特点。

      四、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以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国家的军事行动。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经毛泽东同意确定了“积极防御”的基本方针,并制定重点设防,重点守备的战略指导原则。毛泽东主张从其一贯的力求主动,避免被动的战略指导思想出发,要求防御必须积极,反对消极的分兵把口式的被动设防。

      在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时,毛泽东将“诱敌深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只有把敌人放进来,才便于发挥我们的长处,大打人民战争。但诱敌深入不是不要防御,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威逼鸭绿江边,威胁我们的工业基地东北时,毛泽东就毅然决定出兵朝鲜,在发扬国际主义义务同时力求在境外“保家卫国”。毛泽东还亲自掌握边海防斗争的政策,要求边防部队严守疆界,不要主动惹事,处理外国入侵事件,要从全局着眼,从政治、外交上着眼,宁可在军事上失掉某些战机,也不要使我方在政治、外交上陷于被动。

      建国后毛泽东在探索国家建设的道路上有过种种失误,但他在保卫祖国,抵御外敌入侵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晚年还注意维护我国安全,顶住霸权主义压力,同时要求中国永远“不称霸”。对战备问题,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尽管对这一指示的执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种做好国家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五、走自己的路,建设国防现代化

      在毛泽东的观念中,军队现代化是个发展的概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军队现代化的内容及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创立真正现代化的机械兵团。建国后毛泽东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进到了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蒋介石虽逃离大陆,却派飞机经常骚扰一些沿海城市,并且凭借海空军控制着台湾海峡的海面和空域。美国也欺负新中国没有强大的海空军,以朝鲜内战为借口控制着台湾海峡,并长期赖着不走。它还倚仗其强大的空中力量,不仅在朝鲜狂轰滥炸,还时而把炸弹投过鸭绿江。落后就要挨打,毛泽东决定加速国防现代化步伐。

      在加强国防现代化进程中,毛泽东将创建空军列为首要的任务。他亲自批阅空军请示报告,确定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还直接出面解决装备等问题。中国空军从无到有,建军仅四年就拥有三千余架飞机,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一九五六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又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④后来,他又指出,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也要搞人造卫星。正是在毛泽东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在激烈的国际军事抗衡中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真正实现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夙愿。

      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又迫切需要培养精通现代技术的人才。毛泽东将举办军校和开展正规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一九五一年一月在原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院内,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军事院校相继成立。

      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发出“开展正规训练,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现代作战能力”的指示。人民解放军除了国内教育训练之外,毛泽东决定利用朝鲜战争时机,以轮番作战方式,到朝鲜战场接受锻炼。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毛泽东在政协会上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⑨为了提高诸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进行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抗登陆演习,全军各部队也依此方式开展各种演习,并将其当成和平时期训练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教育训练思想,是他军事生涯中光辉的一页。

      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起步开始,毛泽东根据其一贯倡导的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强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时,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倾向,指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⑨根据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战争经验,同时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不可能使军队迅速更换新式装备的实际,毛泽东提出我军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飞机加大炮。以后还有新发展,是常规武器加特种武器。毛泽东指出:“只讲导弹、原子弹、氢弹不行,人民解放军搞现代化,既要搞洋办法,也应该搞土办法,例如民兵是土办法,土办法发展以后,也可以变成洋办法。……要以我为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要研究敌情、友情。”⑦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思想,其核心就是“以我为主”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在学习苏联同时,一九五四年毛泽东为国防工业制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当时苏联希望我国主要以向他们订货的方式解决装备问题,可是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依赖外国。要真正达到国防现代化,并不受制于人,唯一的出路是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坚持伴随着发展自己国家工业,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国防工业体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军事工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在建国后指导我国国防建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原则,是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今天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军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以新时期战略方针为统揽,注重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军事理论的2500字论文篇三:《试谈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

      摘要:当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军事教师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将课程内容讲的过于呆板。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张引入辅助教学内容,以改善教学效果,并对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做出了阐述。

      关健词:军事理论课 辅助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军事理论课是教授大学生军事知识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从多所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军事教师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过于依赖教材上的内容,很容易将这些内容讲的索然无味。

      军事理论的知识面宽,知识点庞杂,牵涉到军事、政治、经济、人文、工程、时事、历史等诸多内容,并且各内容间高度交叉融合。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每一章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从教学实践来看,在课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教师要讲好这门课,就需要对这些知识体系有很好的把握,在课程要求的理论内容上合理的引入战例、故事、轶事等内容,更好的导入课程,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而这些用于辅助军事教师讲解军事科学理论知识的内容,笔者统称为辅助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关于辅助教学内容做系统地阐述。

      一.辅助教学内容应当精炼

      课程引入辅助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导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用新奇的案例、故事等内容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内容本身并不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不能花过多的课时,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军事教师在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找一些短小精悍的内容,足以说明问题就行。

      二.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课程知识体系相关,并与现实教学情况相符合。其一,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要与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具有关联性,符合课程教学的要求;其二,内容的选择要符合现代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军事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尽量选取一些大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案例、故事等,用容易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对高深的军事知识。

      三.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多样性

      军事教师应根据所讲解的知识点的不同选择形式不同的辅助教学内容。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时事、现实生活中军事知识应用案例等都可作为辅助教学内容选择的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合理的、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内容能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讲解国防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时,讲美国为打击俄罗斯所采取的金融战;在讲解国际战略形势时,选择叙利亚内战和难民潮作为辅助教学内容。

      四.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典型性

      教学内容选择的典型性指的是内容的代表性。古今中外,关于军事的战例、故事、轶事等非常多,辅助教学内容的可选择面是非常大的。军事教师要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在浩如烟海的内容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记住。

      五.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时效性

      熟悉的事情更容易让人接受。现代发达的通信让学生能从多个渠道大量了解资讯。军事教师在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选取发生时间比较近的事件、案例,让学生有熟悉感、亲切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六.辅助教学内容要兼顾宏观和微观

      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既包括国际格局、国家大政方针、国与国之间关系等宏观方面的内容,又包括具体军队生活、军事实践等微观的内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宏观的内容能让学生形成大局观;而微观的、细节的内容能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

      七.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

      中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军事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似乎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军事理论对现实生活没有指导意义。所以,军事教师在选取辅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考虑所选内容的实用性,将军事理论与学生实际工作、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将战争与社会竞争做类比。用现实的案例告诉学生,军事理论、战争技巧是可以解决诸如找工作、职位升迁等学生目前或将来需要面对的竞争问题的。往往这样的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得到他们的响应。

      综上所述,辅助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联系军事理论各知识点的粘合剂。辅助教学内容是讲好军事理论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内容一定能为提高军事理论教学效果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龙湘攸.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3:77-78.

      [2]叶欣.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新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15-117.


    猜你喜欢:

    1.关于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3000字

    2.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

    3.有关军事理论论文

    4.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3000字

    5.大学军事理论参考论文1500字

    6.大学军事理论论文参考范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