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方法的初步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新问题

    时间:2019-05-19 03:20: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是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少先队辅导员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与光荣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家庭结构的变迁(如离婚率的提高)等社会因素给孩子带来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的社会热点问题,敏感事件也显著增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少先队工作者思考如何关注、调查研究现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如何更好地开展好教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解决困扰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了解、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通过确定研究对象(初一、二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家长会、调查分析等方式,对当前初中低年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方面的问题开展活动。通过调查,我校学生的心理是较健康的,但还存在着13%—17%的学生有心理适应问题,需要进行指导。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问题。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个体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通过电话接听、组织家长会和对一些中学生的接触了解,我们分析认为“厌学”是现阶段青少年存在的最普遍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我校3个随机抽取的班级近165名中学生进行“厌学”情况调查表明:其厌学比例为31%。而通过调查、对比,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初中阶段是学生“厌学”情况表现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单位时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降或成绩波动大、严重的甚至放弃学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网瘾、自闭(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早恋、学习压力(家庭压力、学校压力)等因素,主要表现在
      2.人际交往问题。
      经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敏感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与技能。通过日常中与青少年学生交谈,发现他们中多数(约60%)不善于沟通,不能很好地处理同老师、同学、父母、邻居之间的关系,普遍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多呈现敏感性格,喜欢奉承夸奖,习惯听好话,而对待他人则往往自私、刻薄,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事件或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小问题都很难正确地调节和应对,受到挫折就会极大的伤害其“自尊”,而感到郁闷、压抑,长时间不能释怀,不能自我缓解心理压力。
      3.家庭关系问题。
      家庭关系紧张问题不是最普遍的,却往往是最突出的,表现最强烈的,同时也是最难修复的。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听话”、学习好、会尊敬师长、能按家长的意识形态去思考问题,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处在特定的生理、心理阶段,这就形成了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往往表现的非常激烈。这种矛盾一旦形成就很难缓解,直至最后达到与父母无法沟通,漠视亲情的程度。作为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更要理解自己的孩子,既要做严厉的“领导”,又要作可爱的“朋友”,要适应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
      二、立足长远,努力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新方法。
      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1.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建设。
      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①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例如: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班主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培育集体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学校团队、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②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干净、温馨、舒适、放松、熟悉、亲切的感觉,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乐学、合作的精神,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③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好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探索网络服务新途径,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形成正确的教育导向,传递正确的思想理念。④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基地的建设。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快乐学习训练营、兴趣活动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等都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摆脱心理困扰,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2.注重情感教育、感恩教育、自我教育,塑造青少年感性加理性的正确人生态度。
      ①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使其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情感冷漠,自私、自利、己为中心的现象很普遍,同时情感缺失,总认为别人应该对自己怎样怎样,欠缺回报父母,回报他人的健康心态。我认为应该通过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社会情感,让他们明确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的重要性,依托“以情动人”的方式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唤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塑造他们感性加理性的人生态度,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动。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个体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价值。
      ②自我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之一。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手段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措施密切配合,学校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计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3.形成教育合力,广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方式。
      社会、学校、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重要方面,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良好的对接形成合力,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既要了解孩子的心态、情感,又要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既要清楚他们在社会、学校中的人际活动,又要清楚他们在家庭生活的行为表现;既要批评教育,又要鼓励支持。要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指导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又需要家庭教育弥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留下的空缺。因此,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方式才能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学校和老师担当起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职责,如果不取得家长的配合,许多工作很难开展,有时会把学生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良好心理品质毁于一旦。因此,教育过程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把学生的进展情况告诉家长,家长再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反馈给学校。同时,还可采取家访方式,与家长商讨教育学生的最佳方式。实践证明,广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方式是形成教育合力的法宝,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措施。
      

    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健康 青少年 探索 方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