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时间:2019-05-17 03:16: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未来的社会公民虽然不一定要有音乐表演的技能,但人人应该有音乐感受和欣赏的能力。怎样使学生从“音乐感受”走向“音乐欣赏”,体现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音乐教师应努力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内心深处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
      1.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发其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师应把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理解所欣赏音乐的内涵,去接受音乐。
      课例一:人音版第二册第四课的管弦乐曲《大象》:城市里的学生都在动物园里见到过大象,初听音乐前,教师先让学生们回忆一下大象的样子:庞大的身体、笨重的脚步……然后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作曲家笔下大象的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吗?带着新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三拍子的节拍,学着大象笨重的脚步随着音乐走一走,自然而然的,学生将大象的形态与音乐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学生兴趣盎然。
      2. 发挥想象联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
      课例二:人音版第三册第二课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教师不作任何引导,让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发现,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好像钟表店里的手表、小闹钟等的秒针发出的声音,而那些粗、低、重、长、慢的声音则是大钟的报时声,钟表店里生机盎然的景象和修表工人愉快劳动的情景跃然眼前。
      3. 鼓励学生独立见解,保持其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它主要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音乐传递的信息是一种模糊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听音乐,首先获得的是听觉感知和联想,带有明显的主观再造的成分。同一音乐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同一音乐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的感受也会是不同的。尊重学生的主观再造,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引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保持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
      二、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学生有了欣赏音乐的兴趣,只是有了欣赏音乐的基础,要让学生真正能够有效欣赏,还应该在课堂中通过训练让他们掌握音乐欣赏的技巧与方法,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 抓住音乐要素特点进行音乐欣赏
      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才能表现出来,各个要素有不同的表现意义。许多音乐作品,会通过一个或几个中心要素、重点要素来展示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特点来展开音乐欣赏教学。
      课例三:在欣赏人音版第五册第五课的河北民歌《小白菜》时,通过分析作品,得出旋律这一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作品形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一乐句旋律的级进下行,再加上落音的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表现了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在鉴赏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句用图形谱画一画旋律的进行,得出每一乐句的旋律进行为下行;再让学生唱一唱:四个乐句的旋律下行,再加上每一乐句落音的下行,如声声叹息,深深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底深处。
      2. 运用“对比法”展开音乐欣赏
      通过对比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课例四:人音版第五册第二课的《草原放牧》的两个主题分别为内蒙民歌的短调和长歌。通过旋律的比较,学生发现,A主题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跳动,速度较快;B主题节奏舒展,旋律起伏悠长,速度徐缓。一种风格,两个主题,分别表现了草原生活的两个侧面:A主题是对草原放牧情景的真实写照,而B主题则是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三、 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判断力
      对音乐的审美判断力是鉴别音乐作品是否具有真善美品质、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能力。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审美活动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音乐审美判断基础之上。音乐审美判断力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美丑不分、优劣难辨。新教材所选的音乐都是精挑细选选出来的精品。但当前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表现在音乐上,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渗透、冲击着校园,某些低俗的音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判断力,会给学生造成消极的、负面的影响。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弘扬高雅音乐艺术。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低俗音乐,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判断力,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发挥。
      课例五:引用“茶”和“饮品”的故事。教师完成合唱歌曲《我的祖国》的欣赏后安排了这样一个拓展训练:让学生查一查歌曲的曲作者、词作者、演唱者;了解歌曲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的影响力;找一找与《我的祖国》同一题材的歌曲……通过大量的一手资料,同学们发现,这首歌曲创作初期,曾激发众多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歌曲从创作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歌曲唱响大江南北,有许多的歌唱家演唱过它,直至今日,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还能够哼唱这首歌曲。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它的影响力经久不衰,越久越淳,如浓浓的茶香。还有许多同一题材的歌曲,如《走进新时代》《爱我中华》等,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相比而言,有些歌曲,虽然当时觉得它很好听,但没有多少时间便销声匿迹,再难觅到它的踪迹,充其量,它只是一杯暂时觉得味道较好、但不能解渴的“饮品”。
      在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中,我们要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音乐”为所有欣赏活动的载体,以“听”为所有欣赏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达到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浙江省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 310014)

    相关热词搜索: 音乐欣赏 策略 小学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