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成长需要细心呵护_细心呵护,快乐成长

    时间:2019-04-15 03:18: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发展到素质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较深层次的导向意义。呵护 健康人格 快乐成长 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新的浪潮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通人人格发生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重塑一种全新的社会人格。”
      多年的教学生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在人格问题上,我们深感身边的孩子人格品质在下降,频繁出现逃学、厌学、出走、越轨、违法等行为,出现焦虑、孤独、心理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等现象,变得自私、冷漠、无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孝心,不懂感恩;害怕吃苦,缺乏毅力,爱撒谎,无责任感,等等,青少年犯罪率呈增高趋势,且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少数的甚至成为杀父、杀母的凶手。如震惊全国的安徽17岁少年卖肾买苹果手机;江西高一学生因口角刺死班干部,还有从报纸、电视上时有所闻的祖国花朵猝死网吧,不如意就轻生,等等。在人们为他们自毁美好前程而叹息之余,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日的中学生怎么了?他们的人格问题出在哪?我们该怎样去细心呵护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家庭是孩子人格培养的重要“基地”
      人格塑造,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包含了实践的意义。它的内在机制是一个由孩子主体接受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内化诸环节构成的。人格塑造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形成的,这些品质往往是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比如,对长辈的尊重,对邻里和同学的谦让,对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对生活规则的认识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接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哺育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教育社会化的细胞,是孩子人格培养的重要“基地”。
      但是,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在我国,所谓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则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重要内容,却统统“靠边站”。于是,我们看到:有的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甚至人格发生扭曲。
      其实,孩子的不良品质是家长不良生活习惯和教育观在子女身上的折射,尤其是经济较发达而文化底蕴不深厚地区尤为明显。在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以后,很多家庭是“四二一”式,于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护短、纵容。平时有些家长被请到学校,本来是因为学生犯错被请来与老师沟通的,结果这些家长没有弄清楚问题的真相,先跟老师强词夺理;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子女受处分,和子女串通说谎;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给子女买手机、MP3、电子词典等,结果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发短信、听音乐等现象,班主任请家长协助,许多家长为了取回东西,打电话应付;凡此种种,真所谓是“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在孩子,根子在家长”。其实在孩子人格形成上,教师的影响远远不及家长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偏激的,功利的,封闭的,自私的,短视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无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学生终生的发展。家长更要从小事去培养塑造子女健康人格,促进健康发展,这才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当务之急的大事。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纠正和塑造的作用
      虽然许多学生的部分不健康人格是在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纠正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其健康发展。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由家庭扩展到学校,继而扩展到社会;教育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引导培养学生心理自疏互导的能力,其前提条件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和心理健康,做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健康的心理理念,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自觉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学校通过创设浓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调动全体学生自觉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学校充分利用墙报、名人字画、阅报栏、星苑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开展心理科普宣传活动,校园里,随处可见“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心理小故事”等美文,使学生处处感受到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追求心理健康的感受,强化人的心理素质。绿地内,楼道旁的提示语,学校采用孩子自主设计的可以接受的语言,让一些生硬的条文变得亲切起来。同时,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举行了心理箴言征集活动。学生针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直面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心理箴言。学校挑选了其中有共性的佳作,美化后置于每幢教学楼的楼道,使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心理的磨砺,激励学生正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悦纳自己,悦纳他人。
      物质环境的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心理氛围。而师生间、生生间建立“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伙伴关系,则更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被真正关注的幸福滋味。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希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心呵护下,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参考文献:
      [1]陈运水.于细微处,让学生学会做人.教育艺术,2007,(5).
      [2]张红娟,杨世娣.塑造职高生的健康人格.教育艺术,2007,(5).
      [3]班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细心 呵护 快乐成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