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_加强普通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19-04-15 03:15: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操作者与实践者,为国家担负着教育人的重要使命,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广大教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爱岗敬业,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同时教师队伍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身体素质偏弱,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因此,要贯彻与落实好《纲要》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关键与核心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执教之本。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标尺,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1.注重学习讨论,增强师德修养。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教师要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增强责任意识与爱生意识。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主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相关考核管理办法的学习,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模范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并根据教师师德的具体情况,确定讨论内容,进行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促使全体教师更加明确师德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引导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热爱教育,关爱学生。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中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会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激励着学生。要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实行师德承诺制,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监督;定期开展师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分析与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及时反馈,公开表扬与个别教育批评,促进教师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健全考评机制,促进自我完善。承诺是基础,评价是关键。要健全与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采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与学校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和实施绩效工资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自我完善与提高。
      4.加强宣传,树立榜样。积极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师德标兵”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师德之星”评比活动,举办以《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为题的师德交流会,大力挖掘教师队伍中的良好师德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利用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召开专题表彰活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同时,定期邀请省、市师德标兵来校作专题讲座,让教师们感受榜样的力量。
      二、注重研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1.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师们外出培训、学习与考察,定期组织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与指导,充分利用校园网等平台,搜集并发布相关教育教学与科研理论方面的材料,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其次要鼓励教师自我阅读,提倡阅读的“五结合”:读书与反思结合、与实践结合、与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经验结合、与校本教研结合、集体互动结合。还要积极搭建平台,利用教师大会、教研组活动等时间,组织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经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体会;积极创建教师读书沙龙与论坛,推进“读书节”活动,将教师读书活动与学生“读书节活动”相结合,展示教师读书活动的风采,组织评选藏书、发表文章排行榜,读书与工作心得交流会,师生诵读活动,推荐好书活动等,展示教师读书活动的成果,树立榜样。
      2.注重教育教学研讨。增强集体备课的效益,严格落实“三备”制度(主讲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加减),注重突出“五研”:研究课标与考点、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练习与作业,探讨适合于生源实际的方法与策略,突出学生的参与体验及达成度,注重分层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收获与发展,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教研组的专题教研活动,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研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加强学法指导的探讨与分析,注重教研活动的专题化与有效性的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加强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的研讨,定期组织德育工作研讨会、班科任教师座谈会等,交流教育经验,探讨教育有效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3.聚焦课堂教学。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展示的舞台。全体教师都要定期开设观摩示范课或创新研讨课,促进教师积极探求适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听课与评课机制,全体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与听课评议,认真与授课教师交流与研讨;教研组与备课组要认真组织教学开放周与公开课活动,落实评课制度,主要分析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寻找教学特点与优点为出发点,注重鼓励与促进教师发展,以提建议和改进意见为主,真正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4.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说课比赛、课堂教学创新竞赛、“片段教学”比赛、教学设计、课件制件、试卷编制、“两笔一画”、 实验操作等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相关技能竞赛活动,如语文学科的朗诵比赛、下水作文竞赛,英语学科的口语比赛,体音美教师的专业技能竞赛,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竞赛等;并且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与观摩活动,学习他人长处,增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5.注重课题研究。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原则,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问题生成为课题,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与方法,积累与总结经验,并把它再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教研室与各教研组都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将子课题或相关内容分解到相关备课组或教师,定期组织专题讨论,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浓郁氛围,在研究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传授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教师研究的能力,增强教师从事研究的信心;定期组织专题交流会,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也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评比,给予优秀课题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是课程与教学实施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施有利于教师钻研业务,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也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要积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针对自身教育教学特色,根据学生基本情况,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建设,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发掘自己的潜力、应用自己的智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实践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实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7.加强教师自我反思。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增强反思的能力。积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反省和探索,发现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措施;并在自我反思过程中,要对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践和现象等勤思多记,注重资料的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要注重将反思的结果用于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改进实践状态,提升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完善激励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行教育教学责任目标管理机制。“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群体的合力。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初、高中各年段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与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采用以年段管理为主,教研组、备课组管理为辅的模式,突出班科任和谐、组科任和谐,形成年段、班级与备课组为一个有机整体,营造和谐的教师关系,发挥各自长处,相互促进,构建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健全教育教学奖励制度。学校要以教师的发展与成长为本,创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坚持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原则,建立激励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奖励机制。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制度、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奖励制度、指导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课题科研与论文撰写的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先进班集体、教研组与备课组奖励制度,完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的奖励制度,注重目标激励,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3.注重评价机制建设。评价是导向,是目标,也是手段,目的不是评出孰优孰劣,而是通过评价引领与激励教师发展,并进而在教师群体中塑造学科领军人物,从而影响、促进专业发展。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果,因而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实施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结合;实行激励策略,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奖惩奖励与典型激励,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实行以老带新的“导师制”,从师德素养、学科教学、学生教育、班主任常规与教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师徒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与交流研讨;积极创造机会,让更多青年教师参与专题培训与学习,参与外出教研活动与交流学习;积极搭建平台,加强集体备课、听课与评课活动,注重研讨课与公开课,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在一学年中,要读一本好书、撰写有关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上一堂探究创新研讨的公开课,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或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指导一项课外活动,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袋制度,关注个体成长,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实施的推进和考核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准确进行自我评价;注重推优激励,加强青年教师参与市区技能竞赛的推荐,加大青年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力度,加强先进事迹的宣传,鼓励青年教师勇于争先、勇于创新,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5.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建立校级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注重校级学科带头人的选拨与任命,实施培训与物质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省、市、区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专家型教师的推荐,加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申报、校内考核和过程管理,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创设展示平台,积极申办区级、市级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申办各类教育教学培训与专题讲座,积极组织校际协作交流活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寻找专家引领,与专家结对子,实行“导师制”,促进教师的理论提升与专业发展;积极构建校内的互助与展示平台,定期举办课堂教学展示课、教育教学专题研讨讲座、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让教师展示自己的实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加强宣传激励机制,注重对“名师”的宣传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板报与校园网,加大对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名师”的评先力度与宣传;充分利用效绩工资的分配实施要求,加大对“名师”先进事迹与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应用职称评定推荐、岗位竞聘的实施,加大“名师”的推荐、评聘力度,注重优先与量化积分的分值,激励优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以师为本,营造和谐团队
      1.关注教师需求。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学校管理要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发挥聪明才智,增强认同感,尊重人格,激发主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重视程度增强与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也越来越高,加上一些社会舆论的片面性或夸大性及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过于苛求甚至有意刁难,教育评价的局限性与不全面性,教师个体生活空间小、心理环境单调,给教师形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学校要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让教师安心工作。
      2.加强团队意识建设。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育人需要教师群体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注重教育教学目标的团队考评机制,突出年段、班级、备课组为整体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教师的团结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和谐氛围的营造,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地对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引导教师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待人宽容、谅解,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外出游览,举行年段、班级、教研组与备课组的教师研讨、聚餐等活动,举办集体体育文艺活动或竞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团队意识。
      3.积极开展教师社团活动。教师不仅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而且要体验享受工作之余的快乐与幸福,学校就要高度重视教师社团活动,完善活动机制,形成党政工合抓、工会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加强教师的社团活动;认真调查与分析教师的爱好与特长,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提供物力与财力的保障,积极利用与协调外部资源,精心组建适合于教师的社团组织,如健身、舞蹈、文学、摄影、书画等社团或协会;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定期组织竞赛、展示与交流研讨,促使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增强自己的技能,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放松身心、增进健康,同时也增进了同事间的交流与感情,促进团队建设,增强工作的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专职心理教师资源,利用教师大会定期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积极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开设相关心理知识的讲座,增强教师的心理科学知识,提高心理调节的技能;利用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开设教师心理咨询热线、信箱等,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健康。
      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教育与培养好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工作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基本技能,尤其是要培养“成人”,即“四个学会”(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就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作为担负基础教育使命的普通中学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办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图书馆目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晓文.有一种智慧叫创造.图书馆目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亚莉. 校本管理与学校权责.图书馆目录[M].新华出版社,2005.
      [4] 朱益明. 校本教师发展.图书馆目录[M].新华出版社,2005.
      [5] 王荣德. 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图书馆目录[M].新华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队伍建设 中学教师 实践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