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从“苹果皮”到“苹果盘”]苹果吃皮好还是不好

    时间:2019-04-03 03:25: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来自河南的潘氏兄弟有了后传   苹果皮”兄弟沉寂一年后,再度推出的新发明是“苹果盘”,而他们下一个开发领域将是智能手机。   四个月前,在深圳大芬村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来自河南的潘氏兄弟在这里租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公寓,作为他们创建的衍生科技公司的新办公地点。
      
      “苹果皮”赚了100多万
      最大的那间是哥哥潘磊的办公室,茶几上是广东商人的标配——一套褐色茶具。靠墙放着一张宽及两尺的老板台和可以仰躺的大班椅。两面墙上,“大展宏图”和“鸿业腾飞”两块牌匾闪闪发亮。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捣鼓出一款产品,将不能打电话发短信的iPodTouch变成了iPhone,因此被称为“苹果皮”兄弟。沉寂了一年之后,兄弟俩近期又将发布一款新产品——“ApplePan”。
      “Pan”是兄弟俩——23岁的潘泳和25岁的潘磊的姓,同时也是“盘”的拼音,翻译成中文,意为“苹果盘”。
      用户将这个状如方形U盘的东西插入iPhone的充电接口,就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读取盘中的电影和音乐,还可以将iPhone中的照片直接复制剪切存入盘中——不用连接电脑,也不用连接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和传统的U盘一样,“苹果盘”也有USB接口,用户还可以将盘中的文件与电脑中的文件互拷。而且,这玩意不仅适用于iPhone,也适用于iPad,iPodTouch。
      此时,潘氏兄弟已经卖出了2万多台“苹果皮”,赚了一百多万。但他们这条创业之路却走得一波三折。
      
      被母校视为“杰出校友”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还蜗居在深圳姑父家的一个废旧仓库里。当兄弟俩东拼西凑几十万元,准备投入生产自己发明的“苹果皮”时,市面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没有资金来源的他们也随即陷入了困境。
      但幸运的是,前来找他们的人络绎不绝——有生产厂家,也有风险投资商。其中一个电话来自潘泳的母校——河南黄淮学院。
      那是2010年9月的一天,来电者是黄淮学院国际软件专业的系主任。对方称,看到潘泳的事迹后很振奋。一通表扬之后,问潘泳现在有何难处,并表示学校愿意给他提供帮助,希望他有空时回校看看。
      几乎与此同时,题为《黄淮学院毕业生潘泳取得骄人成绩》的新闻稿就挂上了这个地处中原腹地、少有人知的大学的网站。文中写到:“潘泳的成功,是对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一次检阅。对在校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榜样作用”。这时,潘泳已经毕业离校一年多了。
      一个多月后,潘泳回到了母校,面对全校师生做了一场“热情洋溢”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学校史无前例地为他颁发了1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
      
      兄弟三人都吃“苹果”的饭
      学校资助的10万元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相对于三四百万的生产费用,这笔钱依然是杯水车薪。此时,一些有生产能力的代工厂老板们找上门来,提出了解决方案:由他们投钱,潘氏兄弟提供技术,卖出的利润,五五分成。兄弟俩决定接受。
      经多次接触,他们选中了一家生产商,推出“苹果皮一代”。然而,在出了几千台货之后,合作方突然停止了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只不过对方换了个名字:C皮。追查之下,兄弟俩发现,生产者赫然就是自己的合作方。
      首战失利,但他们不甘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合作厂家。这一次,潘泳特意给软件加了密。不久之后,“苹果皮二代”出世。
      然而,兄弟俩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在出了近一万台货后,第二个合作厂商也停止了供货。对方破解了潘泳的加密技术,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苹果皮加强版”。
      二度被骗,让兄弟俩对这样的合作模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决定找一个只做代工不做销售的企业合作,由自己来投钱,下订单生产。
      虽然没能赚到“大头”,但与一年前相比,兄弟俩的状况也大大改善。iPhone4一上市,一直没能用上iPhone的兄弟俩就各买了一台。他们不仅将远在天津治病的父亲接到了深圳,还把在北京做汽配生意的二弟潘岩也拉了过来。三兄弟重新注册了公司——深圳衍生科技有限公司,对股权重新进行了分配——研发出“苹果皮”的潘泳占股50%,潘磊和潘岩则各占25%。
      现在,兄弟三个也有了初步分工。口才最好的大哥潘磊统领全局,有生意经验的二弟潘岩主管财务,而以技术见长的三弟潘泳则继续抓技术。他们原本是一人一个办公室,但唯独有些内向的潘泳拒绝了,他说:“一个人待一个房间,不习惯。”
      
      从“苹果盘”到智能手机
      潘磊在带记者参观完新的办公室后,有些不自信地问:“怎么样?有没有点样子了?”
      靠“苹果皮”赚了一些钱之后,潘氏兄弟就开始招兵买马。半年多的时间,公司已经搬了两次,原因是招收的员工越来越多,原来租住的地方已经容纳不下。
      在潘磊的构想中,这远远不是他满足的现状。原本在江门做装修生意的他,每天的生活可能是:拉单,砍价和出入各种各样的建材市场。但弟弟无意中鼓捣出的“苹果皮”,将他推到了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他总是笑着说,“有什么办法,我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对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技术“天才”——弟弟潘泳身上。在“苹果皮”试验成功后,潘泳就想着设计一款无线版的“苹果皮”——用户只需要拿着这个状如遥控车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装置中,还可以插入第二张卡,与iPhone手机一起,实现双卡双待。
      不过,这个功能实现起来颇为困难,无线遥控利用的是蓝牙技术,最初的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兄弟俩也陷入迷茫。
      就在此时,潘泳意外地发现,他竟然将iPhone手机的接口协议破解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何不专为iPhone做个移动硬盘呢?
      用过iPhone的人都知道,若要下载电影和音乐,或将手机中的照片导出,都需要将iPhone与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相连。对许多新手而言,这道程序颇为复杂。而且,受限于苹果手机的内存,iPhone中所能存放的电影和音乐也有限。“苹果盘”解决的就这个难题。
      “新的产品如果能避开iTunes,解决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市场肯定也不错。”他说。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这个取名“苹果盘”的产品研发成功。
      不过,“苹果盘”出货之后是不是真的会像“苹果皮”一样畅销,潘氏兄弟心中其实也没底。
      除了这款新产品,潘磊还计划引导公司转型。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申请手机生产牌照。
      潘磊宣称:“不管成不成,先试试再看”。“融资”、“上市”,这样的词汇不断从他的口中冒出,他已经打算要将衍生科技做成一家大公司了。
      不过,对于潘氏兄弟来说,现在最大的风险是:苹果公司会怎么对待他们的“苹果盘”。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兄弟俩这次没有回避拍照,也没有回避媒体报道,他们斩钉截铁地向记者表示:“苹果盘”只是破解了iPhone的接口协议,没有越狱,也没有损害苹果公司的任何利益,“完全不担心有任何问题”。(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热词搜索: 苹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