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巧辨义

    时间:2019-03-22 03:27: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文言文考查难度增加、文言文翻译比重加大的今天,在理解实词词义的基础上,读懂原文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立足课内,以课堂为基准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那么我们就拿到了辨析实词的“金钥匙”。
      
       一、 根据语境揣摩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且词义有不定性,但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判断实词的含义。因为语境是稳定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孟子见梁惠王》(苏教版必修五)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人牧”是生僻词,在此句中很难推断它的意义,但根据上下语境则比较容易揣摩它的意义。
       语境再现:
       孟子见梁惠王。……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者已。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分析】在这个语境中,“人牧”句重在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梁惠王问:“孰能一之(谁能统一天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喜欢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再联系下文从反面的论述“不嗜杀人者”的“人牧”让“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可见,“人牧”应理解为“国君、统治者”。
      
       二、 根据人物关系推测词义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文明得体,君臣尊卑有别,所以,确切地分清文章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将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词语的意义。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两句:① 孟子见梁惠王;② 他日,(孟子)见于王。这两句中“见”的意义是否相同,取决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谁是动作的主动者。我们知道,孟子与梁惠王是君臣关系,有尊卑之分。因此,句①的“见”应是“拜见、谒见”。因为孟子是臣民,梁惠王是国君,臣见君,属于下级晋见上级。句②中的“见”应是“接见、召见”的意思。翻译这句时,首先确定本句句式是被动句,“于”引出动作的施动者是“王”。君要见臣,只能是“接见、召见”,而不能理解为“拜见、谒见”,否则就乱了君臣等级,显得不得体。
      
       三、 根据语意推导求证词义
       文言文中的实词义项多而复杂,记忆较难。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利用上下文推断出它可能的意义,然后再根据课本已学过的意义和用法来求证,从而得出答案。如:
       (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这是一个设问句,上句问,下句答。在上句中“恶”是翻译难点,义项难以确定,但只要根据上下文文意也不难推出。首先看答句,“定于一”就是“社会安定在于统一”,不难推出,问句可能是“天下怎样才能获得安定呢”或“天下如何才能获得安定”。因此,我们可推导出“恶”应是“如何、怎样”的意思。下面就是求证的过程。联系已学过的《逍遥游》中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此句中“恶”是“如何、怎么”的意思,读音是“wū”。由此,我们可推导求证出“天下恶乎定”这个语境中“恶”是“如何、怎么”的意思,读音是“wū”。
      
       四、 根据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也是固定的,它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名词、代词大多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大多充当谓语;语气词大多在句尾等。
       如《孟子・梁惠王》中有“可得闻与”一句,句中“与”的义项从语法功能角度来推断词义较容易把握。此句的“与”是句末语气词。如果“与”在句末,是语气词,与“欤”同义,是“欤”的通假字。可见此句中“与”的意义是“句末语气词,与‘欤’通假”。
      
       五、 根据句式参证词义
       在文言文中,为了增强语势,加大表达力度,往往用一系列句式相同的句子来表达同一层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句式对应位置的词语意义来推测另一词语意义。
       如: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谋,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周纪一》)
       在这句中,“决”的义项较难,但根据句式相同这一特征也能求证出它的意思。该句陈述的对象是“小人”的“智”“勇”都足以够用,他们的社会危害是很大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思想品德低下的人,他们的智慧足够成就他们的奸诈”,那么下一句应是“他们的勇气足够促成他们的阴谋”。这层意思就是从第一句“智足以遂其奸”来推测的,其中的关键字“遂”是“成就”之意。而与它位置相同的下一句“勇足以决其谋”的“决”意思应与它相近,可译为“成就”或与之同义的词。所以,利用句式参证出“决”的意思为“成就、促成”之意。
       另外,在做题过程中,最简捷方便的莫过于用“代入法”代入比较,把几个实词义项代入原文,符合语义即可。当然,实词的词义推测有很多方法,只要用心总结归纳,一定有适合自己的一种。

    相关热词搜索: 实词 文言 巧辨义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