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杜鹃声声总关情_一言一行总关情

    时间:2019-03-21 03:33: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华阳国志・蜀志》载:古蜀王杜宇,号望帝。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古诗词中多与“伤感”“恩归”“怨恨”联系在一起。
      离别伤感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触景生情,伤离感怀,抒写对友人贬谪他乡的担忧和牵挂。杨花落尽,漂泊无定,友人离恨天涯,颇有隐喻身世飘零之感。子规啼鸣,泣血含冤,更是诗人为友人鸣抱不平的体现,也渲染了离别之恨,相思之苦。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词人用杜鹃来表达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伤感之情。
      肠结乡愁之心
      杜鹃的叫声恰如“归去”音,仿佛在叫唤“不如归去”,所以最容易触碰羁旅他乡的游子心弦。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令人触目伤怀。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所居住的是寂寞的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怎能不引起思乡念友的情感?
      忧心报国之志
      杜鹃鸣叫时昼夜不停,一直到啼血为止。这种飞蛾扑火般的壮烈情怀很容易引发忧心报国志士的共鸣。如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此诗是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诗人决心以一死报效国家,化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意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神话表示:现在“我”虽被迫离开故乡,绝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我”死之后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鸟,飞回江南。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感动了众多后人。陆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子规声声,引发了诗人身世之伤和家国之痛。
      哀情哽咽之思妇
      杜鹃声声,在闺中人听来,也象征着内心的抑郁、寒凄和伤感。洪迈《踏莎行》:“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前句表面上只写环境,创造冷清的气氛,因为“杜鹃啼血猿哀鸣”是自然界凄厉的声音。实际上是用催归的杜鹃声表现思妇对行人的期待,洋溢着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元好问《清平乐》:“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孤寂无聊的女子柔肠寸断,她想借远处的景色来排解心中的离愁,可除了杜鹃催春归去的声音外,便只有茫茫青山了。作者以杜鹃为意象,使相思之情现于言外。
      勤劳播种之号角
      在农夫嘴里杜鹃叫作布谷鸟,它仿佛在欢唱:“布谷,布谷!早种包谷!”清代无名氏《布谷》:“江南三月早春里,子规声声催人勤。”这里的杜鹃声声,显然不是忧郁、伤感的哀鸣,而是生活中催人勤劳播种的号角。
      生机盎然之景
      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江南,山川和平原到处绿油油的,杜鹃声中,细雨如织,村庄和田野都笼罩在烟霭雾气之中。凄迷的景色,加上催耕的鸟声,由静入动,更表现了活泼的生机。

    相关热词搜索: 杜鹃 总关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