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_公平保障视角下的高考存废与高考改革

    时间:2019-02-17 03:37: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自有近代大学以来,虽然我国也采取过带有封建遗迹的特权制以及破坏教育的推荐制,但基本上坚持了严格的考试选拔制。作为全国性考试,高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既是基础教育绕不过的坎,更是素质教育说不完的痛。学界围绕高考对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发表了大量的不同看法:各种观点针锋相对,甚至一度出现了对高考存废的讨论。
      
      一、对待高考的两种对立态度
      
      对高考的态度大概可分两种。一种观点认为,高考是目前可行的教育选拔制度,是当今社会惟一能保证公平的制度,在没找到比高考更好的选拔方式时,我们仅需改革高考的弊端,克服其负面影响,发挥其正面功能,确保高考更有利于基础教育和高校的人才选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必须取消高考,认为高考是造成应试教育的根源,严重摧残了学生健康发展,甚至说能否消灭高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
      本文以为,高考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据此主张取消高考的观点误解了高考缺点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肯定高考的观点虽然注意到高考保障选拔公平方面的优点,但未注意到公平有实质性公平和形式公平两方面――只看到高考维护形式公平的优点,忽略了高考保障实质性公平的不足。
      
      二、对高考结果的滥用是高考现有弊端之源
      
      高考的确存在很多缺点如导致应试教育,但高考的缺点不是考试本身所致,这些缺点并非高考特有,即使废除高考也难以消灭应试教育,真正原因是我们错误的使用了高考的测量结果。高考只是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工具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工具。
      从历史的角度看,考试的是与非同施测者的态度存在直接联系。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绝,既与中华民族的勤勉聪慧有关,也建立在祖先所创设的各种先进制度之上,反思历史上的文官制度及科举考试将给分析高考提供一些借鉴。文官制度是保证农耕文明既能保持开放又能做到内敛的重要工具,而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环节是官员的选拔,选拔手段――科举考试具有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兴起的原因是士族地主阶层通过九品中正制、出身考核等不公平制度垄断了官员的进举权,导致士族门阀林立、庶族地主的真实人才不被举荐的无效率状态。隋唐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使用了科举制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成功既得益于考试的组织合理,更与施测者即统治者的科学观念有直接关系。因为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统治者的观念发生变化,不再需要贤能之士,需要的是刻板的道德模范。此刻,虽然科举考试的性质未变,但其目标发生异化,整个制度也随之蜕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应用端正的态度对待高考这种教育测量和评价工具,按其内在规律灵活运用,避免错误的用高考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真实素质的评价;防止过分强调高考的选拔性而忽视高考矫正性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高考出现类似科举考试的蜕变。
      
      三、形式公平保障功能是高考的突出优点
      
      目前高考是进入高校学习的独木桥,在高校招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高考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的录取竞争越大,高考的社会权重也就越大;在一考订终生的情况下,坚持使用高考是保障公平的重要手段。因为虽然高考招生容易导致千军万马奔高考,但如果取消考试或夸大非考试手段的权重比如实行推荐入学,那么情况将是千军万马奔推荐。由于高考具有更完善的程序,因此可保证选拔的公平。
      在我国这样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下,放弃高考采用非考试形式会极大增加选拔的不公平。如果过度强调高校自主招生,则权力、财富等社会资源就会绕过高考进入选拔过程,导致无权、无钱的社会阶层在较量中失利――因为没有类似高考这样的严格程序保护,弱势群体必败无疑。高考保证凭真才实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维护选拔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此外,从教育测量统计学角度看,高考并非完全不能反映施测对象的学习成效和学习能力。从总的趋势看,在高考中化学成就较高的学生,比那些成绩较低的学生在有关化学专业的学习上应更有成效。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化学高考结构,在确保试卷实体效度的前提下,高考完全有能力考察出施测对象的理解应用能力、识别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提升实质公平保障功能是高考改革的突破口
      
      高考的公平保障功能是否无可挑剔了呢?从现在的情况看,未必如此。因为严格的程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形式上的公平性,但对实质性公平的保护方面却不容乐观。
      实质和形式是相对的两个范畴,其对立恰如程序和实体、过程与结果类似。高考坚持标准化和程序化原则,施测对象面临同一试卷,考试程序及评分标准也实现了标准同一,从而实现了形式公平。这固然有利于维护形式公平,但是让不同的施测对象使用同一试题,致使统一性掩盖了差异性,过分的“求同”反而不利于人尽其才。因此,高考在保障实质性公平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高考的测量结果仅与施测对象的智商有关,在使用同一程序和同一试卷情况下,智商相对较高者与智商相对较低者的答卷情况肯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情况很像体育比赛中让轻量级选手与重量级选手进行竞技,其结果必然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实质上的不公平。
      虽然使高考兼顾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很难,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供尝试,如促进高考标准化,加强题库组卷技术研究,强调施测主体多元化,丰富测量和考试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等。本文认为,在增强高考保障实质公平功能的过程中,值得加以推广的是加大对开放题的编制研究,在高考中进一步引入开放题并逐步提升其比重。因为开放题可以为不同水平的施测对象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自主发展的信心,可以培养施测对象批判性创新精神与探究实践能力6。因此,目前的问题不是高考的存废,而是高考的完善和改革。从公平保障角度看,提升高考保障实质公平功能是目前高考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综上,我们认为,简单的将高考过程的缺点视为高考本身缺点的看法是不全面的,高考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手段,本身没有优劣,导致高考出现弊端的主要因素是我们对待高考的态度不够端正,错误的使用了高考的测量结果。如能切实端正态度,剔除影响高考的不相关因素,高考必将更加完善。同时,高考可以有效维护形式公平,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便捷而轻言高考的存废,而应通过改进高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来更好的发挥高考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功能。但现行高考在很大范围内使用同一张试卷去衡量不同考生的做法也导致高考无法维护实质公平,应多角度改进,以实现实质公平作为高考改革的突破口,争取实现高考维护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上的统一。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 视角 公平 保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