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思维课堂

    时间:2019-02-15 03:34: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一、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利用悬念新授可以盘活思维。在例题教学时,如果平铺例题,学生学起来不怎么兴奋,印象也不够深刻。但若将例题巧设成悬念题,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题:学校食堂一月份节约用煤1/6吨,二月份节约用煤1/5吨,三月份节约用煤1/7吨。三个月共节约多少吨? 例题的意图是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果枯燥地讲解算法,学生会感到单调。教学时,我将例题调整如下: 条件: ①一月份节约用煤1/6吨。 ②二月份节约用煤1/5吨。 ③三月份节约用煤1/7吨。 请你任意选择条件偏配问题,再列式计算。另外,我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结果编成文字密码,操作时,同时出示题板和密码板,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破译密码。当学生破译出一句句幽默的句子时,趣味横生。这样,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思维
      问题教学时创设“矛盾”情境,有利于引发探索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
      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矛盾冲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计算)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该怎么办?(生: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生:把它浸入水中,求出排出水的体积)求商场门口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找到矛盾根源,并对这一知识点终生难忘。
      三、巧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乐于思维
      在数学活动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多媒体设计制作动画片,创设问题情境:炎热的夏季,唐僧师徒四人正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叫猪八戒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大汗淋漓地抱回了一个大西瓜。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回来的,无论如何,1份太少了,我要吃2/8。”悟空听了直点头,马上切了2/8给八戒。猪八戒高高兴兴地吃起西瓜……。“不对!”,“有问题!猪八戒上当了!”,“1/4和2/8哪个大?”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设计了最佳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了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巧设“喜悦”情境,激励学生有效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生命”。数学思维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即数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及成功而产生欣喜和愉快,也就是说喜悦来自于“因困难造成悲观,因繁琐造成烦恼”之中,具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所以创设喜悦情境,有利于提高思维效率。
      如在教授《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节课,老师请同学们都当校长,比一比看谁有领导才能。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向学生家长承诺四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一天,李明奶奶找到校长说:昨天李明的作业写了7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请问各位校长,面对这个问题,您准备怎么办呢?同学们针对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想出了多种办法,最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时间进行统计,形成一个表,看看全班其他同学的作业时间是不是在40分钟之内,只有李明例外。这种方法最有说服力。新知的教学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展开,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享受到了创造的喜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既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强迫的痕迹,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不断闪悦,创新成为可能,也变为现实。
      教学实践表明,从学生的情境状态着手,巧设“悬念”、“矛盾”、“趣味”和“喜悦”的问题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效果。当然在巧设问题教学情境的设计时,既要从情境状况着手,又要注意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使“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在激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概括、去合作、去质疑、去评价,形成“问题解决”的佳境,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科学思维的有序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广阔性,问题解决的求异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情境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