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秉承诵读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诵读经典,提高素养

    时间:2019-02-14 03:26: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本文提出,秉承诵读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这主要基于四点认识:①诵读法是千年来汉语教学中的优良传统。②诵读法是最能体现汉语言阅读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③诵读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④诵读法是许多语文教育界的精英分子的钟爱。
      【关键词】 诵读;汉语言语音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37-02
      
      常记起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一段描写,他(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这就是我国历来推崇的古老的“诵读法”的魅力吧。
      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形形色色的教学新法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之时,不少人却误解了新课标,一味地在创新性、合作性、开放性等方面大做文章,而不顾母语的自身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领――诵读,错误地认为唯有在创新、合作和开放等方面下工夫,才是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尤其是一些范围较大的公开课,其刻意求“新”的痕迹更是明显。有些执教老师为了显示自己教育手段之“新颖”,一会儿辩论赛开赛,一会儿课本剧演出,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象,活象语文课上的“川剧变脸表演”。一堂课下来,只感觉表面上的花里胡哨、热热闹闹,其精髓却不得而知,学生读课文依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钱梦龙老先生痛心地称之为“语文教学上的 ‘失魂落魄’现象,要为之招‘魂’”。而“招魂“之根本方法还是“诵读”。因此,我认为,走出重视默看轻视诵读、重视理解轻视品味、重视无声思索轻视有声体验之误区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
      在此,我要向所有的语文老师呐喊一声:秉承诵读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 诵读法是千年来汉语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关于诵读,我国古代的贤达们有过许许多多的精辟阐述。“口舌成疮”(唐?白居易语)的亲身实践反映了古人读书的认真与刻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语)以及“每读书必熟读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无益”(元?侯均语)的切身感受说明了古人早就懂得了多读熟读的意义;更有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早已被公认为至理名言的诗句也不计其数;还有“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宋?苏东坡语)的神奇效果更是说明了诵读法的无与伦比的功效。几千年来,在诵读法的教育下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罗贯中、曹雪芹,直至鲁迅、郭沫若……足见这种教学法具有千秋万世的生命力。在倡导培养人才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抛弃诵读法这一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2 诵读法是最能体现汉语言特色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那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扣人心弦、时而优美和谐的美读吟诵更能达到人心与文心交融的效果。它能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无声的文字有声化,使得读者与作者乃至与作品的主人公在思想上融合,在感情上相通,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真正实现人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主体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也可以在诵读中充分获得。况且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韵味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一节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先看“昔”、“今”两个时间副词。“昔”音从合并的两齿之间向外发出,且带拖延音,与“昔”之过去或历史的悠长历久之义相吻合;“今”由短而清的前鼻音发出,且驻留于口腔而不外延,恰似“今”之现在时和短暂的意义。再看“往”、“来”两个动词。“往”发音时口型由嘬而微闭再渐渐张开,气息随之一拥而出,似门由闭而开,人从屋内走出离去;“来”发音时口型预先张开,舌尖离开上颚而下落,并稍稍往后(回)抽动,恰似将门打开,人从门外走进屋内。再看“杨柳”两个名词。“杨”发音洪亮且用上声,正如杨树高大挺拔的形象;“柳”发音清澈宛转细腻,正如垂柳的柔条细枝。至于“依依”、“霏霏”。前者发音时舌尖紧抵合并的双齿,气息往外流而受阻,只能发出细细的声音,好象两人互相依恋,不得不离,但感情难舍的情形。后者发音时由上齿抵下唇继而在气息的暴破中抬升,发出虚而飘的声音,正如细雨迷朦、雪花飞扬的情形。
      3 诵读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训练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诵读。语感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这种语言实践就是倡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多背。获得了语感,才能形成语言能力,从而提高新课标要求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
      诵读是眼、口、耳、脑整体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默读虽然有助于理解,但由于它弱于情感体验,因而弱于对语言本身的记忆。而朗读和背诵由于有抑扬顿挫,有语气,有语势,富于情感体验,因而能增强记忆。这是古人在语文教学中钟情于诵读的主要原因。朗读和背诵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无怪乎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大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只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青少年是人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作为“经师”的语文教师,应该趁着这个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这样,才能使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背诵和写作的关系,巴金有切身的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我们懂得,写作主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如果学生只依靠老师讲授文章结构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语文知识和作文常识,是难以把作文写好的。学生必须有模仿的范例,有写作的激情,而在这方面,长于情感体验的诵读教学,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4 诵读法是许多语文教育界的精英分子的钟爱
      不管是老一辈余映潮、支玉恒,还是新生代的韩军、窦桂梅、徐淞舟无不将诵读有效地融入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之中。余映潮老师所有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都将朗读放在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而在语文教坛独树一帜。韩军当年正是凭借诵读的魅力将《大堰河――我的保姆》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师生无不感受极深,甚至终身难忘。著名特级教师,我国语感教学派的代表人物洪镇涛老师的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语文教学流派的最大特点是,他每一堂课都自始至终指导学生自己学会读书,确保每一堂课让学生充分读书,确保每一节课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好。
      当然,我所提倡秉承诵读传统,并不是要完全照搬,而是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继承了传统诵读教学中的重于语感培养、重于情感体验的合理内核,摒弃了其不求甚解、不讲方法、脱离生活实际等不足的诵读。我主张,诵读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上每篇课文,至少用一半时间来诵读,先弄清识记材料的结构,懂得它的意义,然后采用先部分后整体(好象滚雪球那样)的方法来朗读和背诵,这样才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经尖锐地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研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育论文集》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对话》
      [3] 《语文教师读本》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

    相关热词搜索: 诵读 素养 秉承 语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