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从“学校”到“学店”】学美发去学校学好还是店里

    时间:2018-12-25 03:25:3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沈昌文,1931年生于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办的学校受中小学教育,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上学的同时,在金店、粮店习艺。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等。
      星座:天秤座
      血型:A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教师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语文
      寄语中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有刻苦学得一身本领,以后才有谋生求存的可能。
      
      我出生在上海开封路我们家的老宅子里,时间据说是子时,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按照农历,那天是八月十五。
      据说我的家庭曾经很富有,可是到我懂事的时候,已经穷得一塌糊涂了。我的祖父早年在上海开饭馆谋生,他开的那种饭馆上海叫“包饭作”,专门给写字间送饭。当时上海有很多洋行、公司,里边的工作人员要吃饭,为他们服务的餐饮业就应运而生。我祖父开的饭馆规模算比较大的,留下了一些家产,他去世后,我父亲年纪轻轻就成了小老板。我父亲一辈子没管过家里的事,就是躺在床上抽鸦片。
      到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最早的记忆,是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在他的灵前哭。父亲去世以后,我们家的“包饭作”生意就衰败得不行了,家里欠下了很多债,用我们开封路的房产抵债都不够。大概在1934年,为了逃债,我妈妈抱着我,躲到她的娘家宁波。
      我们家重回上海后,已经没有地方居住,租了一处最蹩脚的房子,上海人把这样的房子叫“棚户”。这种房子都是用木板钉成的,住几个月后,木板就会开裂。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住在棚户里的最大乐趣,就是一边做功课一边从板缝里看马路上的汽车,看得很来劲。
      祖母和妈妈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当时我们家附近有一所英国人办的北区小学,我的祖母坚持要把我从弄堂小学转到这里读书。这个学校学费很贵,为了方便入学,我甚至随了一位转弯抹角的亲戚的姓氏,把名字也改了。
      我的同学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和富家子弟同学,有一个问题,他们家境好,我家境差,但是在外表上又不能显出太大差别。比如,我在家都是穿中式的衣服,包括衬衣什么的,到了北区小学,就必须穿西式的衬衣,我没有,家里也买不起。我妈妈就参照同学们穿的衬衣样式,连夜手工来缝。缝好了,我穿着去上学,假装是买的和别人一样的衣服。慈母手中线,妈妈一针一线付出的辛苦,我比那些富家子弟有更深切的体会。其实,也有一些同学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可究竟年纪还小,没有什么太严重的等级观念。我很用功,读到第二年就进入品学兼优的学生行列,成为免费生了。
      小学毕业后,我和北区小学的一批同学一起,考进了工部局的育才中学。这所中学,我进得很不容易,没想到只念了一年。
      初进中学的一年,我得到了意外的资助机会。一位上海名流沈恩孚先生,拿出一笔钱在工部局办的学校里选拔提出申请免费的优秀学生,资助他们上学,我就这样靠沈先生的资助读了一年初中。第二年,没有奖学金了,学校老是来催欠款,家里还不上,很无奈,我祖母和妈妈就做了决定,让我离开学校去做学徒。1945年3月底,我没有跟任何同学打招呼就离开了学校。上半个学期的学费还欠着,我怎么能说呢?这又是一次逃债,离开学校,我的心里很难受,可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按照家里人的安排,进了一家宁波人开的银楼做学徒。我的师兄弟们,都是从宁波农村来的,差不多都是半文盲。我念过一年初中,算是很好的了,而且我还会讲几句英语,那就更不得了啦。做学徒一年之后,我就升为账房――现在叫会计。平时需要做的琐事少多了,我有了不少可自由掌握的时间,开始按自己的主张半工半读。我心里明白,将来要跳出这一行,就要有生活的技能,要靠自己的实力。这是祖母给我的教育。
      当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而且注重实践,我在那里学了好多东西。法国公园里边,早晚都有人在讲课,在比较固定的时间里,教《古文观止》,教英语,教其他很多知识,都是些很有学问的人在那里讲,是志愿性的讲课。我的很多古文知识都是在那里学的。
      我想学的东西很多,把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上,加上函授,一天里总要上四五门课,紧张极了。法国公园里去上一会儿课,会计班去上一会儿课……有人说,这样的补习班是“学店”,我却很喜欢这样的业余教育。我就在“学店”里学无线电,学速记,还学过摄影,学过会计,学过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甚至世界语。后来我给出版家陈原先生当秘书,有一次跟他讲世界语,他大为惊讶:“你居然也会讲世界语?”我的世界语就是在上海的补习班里学的。
      1949年六七月间,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招考,我考取了。上海5月份解放,我等于是在解放后第一届招考中考进去的。在新闻专科学校里,我一边在课余兼职挣钱,一边半拖欠点学费,就这样读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