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文化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扬弃:文化发展的规律]

    时间:2019-06-02 03:26: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事物的发展,遵循辩证的发展规律。就文化而言,它的发展,与辩证的扬弃关系最为密切,扬弃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有扬有弃,才有文化的健康发展;只扬不弃,文化成了一盘大杂烩;只弃不扬,则文化必被摧毁,文化的发展必然中断。坚定不移地遵循有扬有弃的辩证规律,把科学精神注入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将走上康庄大道。
      一
       中国历史上,战国、汉唐等是中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其时虽说不上“百花齐放”,但“百家争鸣”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战国时期,与政治上、军事上“群雄逐鹿”同在的是诸子百家纷纷登台,新思泉涌、异议迭起,四方讲学,八地争鸣,相互攻讦,相互诘难,在攻讦诘难中研磨真知、抒发灼见。其时不存在以言治罪、因文罹难的政治迫害,于是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家、杂家等等异彩缤纷,管子、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群星璀璨。他们著书立说,流传至今,还远播海外,成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
       外国历史上,古希腊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有如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那样,九流八派风起云涌,大师、名家所在多有,哲学、文学、社会学、修辞学、逻辑学、政治学、法学……功利主义、人治主义、法治主义、社会连带主义、心理学法学、实证法学等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蓬勃发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伏尔泰、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孟德斯鸠、卢梭、康德、黑格尔等等,或著书立谈,或聚徒讲学,直教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总体而言,其时也鲜有以言定罪、因文入狱之事。
       当其时,既有扬,亦有弃。因而文化发展比较健康、快捷,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扬弃,贯彻的是科学的理性精神,全盘的扬而无弃或全盘的弃而不扬,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诚然,有所谓“顿悟”,天才的科学家往往藉其聪颖头脑的“顿悟”而在极短的时间内揭示了重大的科学原理,科学被大步推进。然而,“顿悟”不是做梦,不可能从虚空而起,它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也。“始于足下”的日夜“跬步”,即是继承、即是“扬”长。在中国,无甲骨文、竹简,无木板印刷,不会有后来的活字印刷,更不会有汉字的激光排版;在外国,当今高度发达的电子印刷技术,也是在以前的羊皮文字、泥板雕刻和简单的数字计算基础上经扬弃而逐步发展的。全盘的“扬”而无弃,人类今天只能仍然停留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洞居穴处的水平上。全盘的“弃”,则更只能是梦呓。文化大革命十年,“大革”了文化之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偌大的中国,泱泱十几亿人民,整整10年之中只看到8个“样板戏”,书焚了,画毁了,学校停课了,英才成“牛鬼蛇神”了,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事业陷入灭顶之灾,留下的只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为沉痛的教训。抚今思昔,要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舍扬弃一途,无其他的道路可走,该继承的继承,该发扬的发扬,该批判的批判,该舍弃的舍弃。
       那么,如何“扬”,如何“弃”呢?
      二
       文化上的扬弃,必须贯彻科学的求实精神,必须始终实事求是。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减料偷工。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有不少对实事求是的背叛。号称继承与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到底对马克思列宁的著作看了多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了解了多少?现在人们终于知道,某些高居领导之位,喋喋不休要人们跟着走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者,自己也极少认真阅读过马列著作。他们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个别字句装饰起来的箴言宝语、“哼哼教导”,往往是其下属,靠耍笔杆子混饭的秀才们的“杰作”。李白有诗《嘲鲁儒》云:“鲁叟读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此“鲁叟”对经时济世之策,是懵然无知的,所以为李白嘲讽。然而,“鲁叟”之为害,仅及自身,仅止“白发死章句”而已。冒牌的“马列主义者”却往往祸殃四方、危害一国。
       粉碎“四人帮”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勃然兴起之时,恕我直言,思想界、文化界、理论界刮起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主义之风,“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唯物论甚至无神论都被否定了。有调查称,有31.9%的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这还是约10年前的报告。如今,神州大地处处香烟袅袅;中外古今形形色色的神仙鬼怪纷纷登台,跳踉喧哗甚嚣尘上。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等也被许多人弃如敝屣了。
       毫无疑问,以上种种,无论是在这一个“极端”,或者跳到了另一个“极端”,都丧失了科学的求实精神,都是对科学的求实精神的背叛。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要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分重要的就是贯彻、发扬科学的求实精神。从前那种不问青红皂白,不加分析研究,即全盘否定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包括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创建的一系列思想文明、制度文明的积极成果,是十分错误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有污秽,更有鲜花。污秽自应涤荡,鲜花更应撷取。全盘的“西化”,实即有“扬”无“弃”,当然是错误的;拒绝外来文化,则为有“弃”无“扬”,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当然也无正确可言。我一向主张“化西”,即从中国国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人类文化包括西方文化遗产和文明发展成果作科学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发展中华文化,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建人类的科学文化。
       人类历史已有200多万年,人类文明史也长达5000到10000年。从兽类而进化为人类,从野蛮而日臻文明,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类人猿不可能一蹴而就成为文明的今人,野蛮时代也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才逐渐达到今天的文明水平。因为不到100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挫折,就心灰意冷于这一伟大的事业,甚至与共产主义的敌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绝非应有的态度。以科学的求实精神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相信,总有一日,我们会对此前走过的道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我们团结得更加紧密,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也使我们更加接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更加接近千百年来无数先贤昼思夜想的大同世界的最高境界——共产主义。
      三
       科学的求实精神,内涵着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因为求实,则必有所扬有所弃。有所弃,即须经由实事求是的批判而达成。不知就里而贸然否弃,是鲁夫莽汉的行为,当然不足取;不究情由而一棍子打死,统统扫地出门,则多半是别有用心。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批判全然不是如此。
       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批判,至少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对拟批判者有全面的了解,有实事求是的分析,有谦虚审慎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就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出发点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们痛恨旧社会之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痛恨“三座大山”之压迫,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文化并非站在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包括知识分子一边。但是,受政治上“左倾”的影响,其时几乎把旧时代存在过的一切文化都当成了死对头,一股脑儿地加以批判、予以唾弃,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显然错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批判胡适、批判杜威、批判实用主义、批判俞平伯红学的人们,究竟对批判对象有多少了解?现在有人研究说几乎所有的“批判”不是断章取义,就是无的放矢,或者不知所云,因为批判者对胡适、杜威、俞平伯,对实用主义、红学,基本上都不了解。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的人们正在起劲地批判或语极讥刺地嘲讽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否定共产主义的学说。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真切的了解吗?退而求其次,他们读了几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没有对批判对象的全面了解,甚至一知半解或竟一无所知,又怎么可能会有实事求是的批判呢?
       科学的批判,还应奠基于对批判对象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上。一种学问,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与之相依相赖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不做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又怎能企求合情合理、切中肯綮、令人信服呢?人,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之生而求无涯之智,难免片面,难免失误,但也总是有所得,总有所成。也就是说,他人的理论、学说、观点即便总体上错了,也还可能包含有“真理的颗粒”,即便无“真理的颗粒”可言,但所提供的素材、论据,也许还是有用的。既然如此,又怎能一脚踢开、全盘抛弃呢?即便是“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的鲁叟,李白也只是一嘲了之,并不是一棍子打死啊!梁实秋、周作人等等是曾被一棍子打死过的,现在心平气和地全面分析了一下,已经做出很不相同的评价了。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重建科学批判精神,是必须汲取有关教训的。
       科学的批判,还包括谦恭审慎的态度。被批判的对象,如果不是像希特勒那样的法西斯主义,实应谦恭对待,审慎有加。法西斯主义之反人类性质,不必说后来已被实践证明其极端反动、极端恶毒,即便是在其形成之始,即已露出了它的凶残面目,当然没有什么谦恭审慎的必要。至于认真的文化,包括文化人及其成果,舍谦恭审慎对待而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态度,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呢?“和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也是应当切实追求的。
       但谦恭审慎不是不要学术批评。没有学术批评,文化不可能发展。有必要指出,当前的现实是,一方面是群体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蔑视,另一方面却是学术界的一团和气。少数学科的学术争鸣几成“奇迹”、“奇观”了。这也不是文化发展的正常环境、正常态度。抱谦恭审慎的态度,积极认真地开展学术批评,是学术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需。
       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学术打假。方舟子之学术打假,大多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因此,受到了公众的热切关注与热情欢迎。不过,学术打“假”打的是学术道德之堕落,与学术批评、学术争论是两回事。学术打假替代不了学术批评,学术批评也不同于学术打假。但二者殊途同归,都有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都应当高举双手,大力欢迎之、大力弘扬之。毫无疑问,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主体——人的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准密切相关的。这里也有一个扬弃问题,扬传统道德之长,弃陈旧道德之短;扬传统道德之真,弃陈旧道德之假;扬传统道德之善,弃陈旧道德之恶;扬传统道德之美,弃陈旧道德之丑。庶几,在文化发展的精神层面与实体层面,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才可计日成功,取得辉煌的成果,从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号召,让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踏上新的征途,让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为上海政法大学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扬弃 文化发展 规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