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伪书的成因及其文献价值]文献中伪书的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5 03:25: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提 要:中国古典文献中,伪书的价值与伪书的成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因尚古而产生的伪书,其文献学价值本身并不“伪”;因党争而产生的伪书存有大量党争发生时期的政治、文化信息;因学争而产生的伪书则常常兼纳造伪者与被造伪者的思想观念。因尚古、党争和学争而产生的伪书,其文献价值一般大于其它原因产生的伪书。
      关键词:伪书 尚古 党争 学争
      
      研究中国古典文献,辩伪是一门不可不掌握的功夫。郭沫若先生说过:“无论作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紧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但材料的真伪或者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危险。因为缺乏材料,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有害。”(1)那么,中国历史上何来那么多的伪书?伪书是否有其特殊价值?伪书的价值与其成因有何关联?
      古文献学者一般认为,所谓伪书,无非是指那些年代不实、
      作者不真或者内容造假的古典文献。比如,西汉时期,朝廷典藏不足,武帝及其后诸多皇帝多有诏求遗书于天下者,于是有人假造文献请赏谋财,欺世盗名。一个叫张霸的人,伪造了一部102篇的《尚书》,幸好当时就被揭穿。如果当时不被揭穿,那么,这部张霸版的《尚书》便会在从此以真书面目示于世人,说不定直到今天还被当作真书奉于高阁。这是一个典型的伪书制造,其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内容造假三个特征同时具备:《尚书》相传(仅是相传)由孔子编纂而成,而张霸版的《尚书》真实作者只能是张霸;《尚书》成书何年已无可考,而张霸版的《尚书》自然成书于张霸造伪之年;真本《尚书》在内容上自然不会是张霸伪造的102篇内容。以谋财为目的伪造文献者,应当历代都有,但谋财不是伪书的重要成因,甚至也不是主要成因。中国古典文献浩如烟海,其中伪书多多,伪书的成因同样多多,比如尚古观念,比如政治斗争,比如文献补亡,比如学术争斗,比如好事妄为,都可以成为伪书产生的原因。伪书虽伪,自有其文献价值,而其成因与其自身的文献价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尚古。
      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划分,是针对欧洲而言的)发展进程中,厚古薄今的观念一直强烈地影响着学界及其他社会各个领域。一些文人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产生影响,受到重视,扩大传播,常假托古人之名著书立说。这种风气秦汉时期尤其盛行,对后世影响很大。《淮南子·修务》上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之人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想与危坐而听之,正领而诵之。”于是便有了儒家借重尧舜,墨者假托大禹,道学依仗黄帝、老子,等等,不一而足。再具体一点说,《易卦》托名伏羲,《本草》托名神农,《内经》托名黄帝,《周礼》托名周公,总之都是托名,无私地把自己的“著作权”让于古人。
      除了借助人们的尚古心态,托古者有无他想呢?可以推测出如下几种情形:一是有道无我,大公无私,著书为道者达到了“功成何必是我”的人生境界;二是利益趋动,把著作权让给古人能换来更大的好处;三是被迫而为,把自己的想法著上古人的名号,有个什么让统治者不满意的地方,也好往古人身上推责任,以保全自家安全;四是有心理上的疾病,本人尚古,因而专好托古为道。除此四条这外,似乎再难找到别的原因。不管怎么样,托古,是因为人们尚古,否则著书为道者没有必要托古。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尚古之风是如何产生的?托古者因尚古而托古,尚古者会不会因为有人托古而更加尚古呢?托古者本身是不是就是尚古者呢?比如儒家,其学说之所以借理尧舜,并非完全是因为先秦有尚古之风,更多是因为孔子本人就有近乎病态的尚古情结。众所周知,孔子缘于对社会秩序的关怀,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借助古制传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一点在《公羊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论语》中亦表现得非常突出。可以认为,孔子是尚古者,也是托古者,更是尚古之风的推波助澜者。对于此种因自己有着尚古病态而托古为道者,我们似乎更应当理智地辩识其著述中的史料的真伪,而不能因某一《论语》之类属于“善本”而忽视其本质意义上的伪书特征。具体而言,我们不能把孔夫子本人对尧舜、对周文王周武王的评价不加辩识地作为研究尧舜文武的可靠史料,对于其中伪诈之处,还是多有警觉的好。至于《本草》托名神农,《内经》托名皇帝,我们倒是可以理解作者的苦衷,同时对文献本身的内容持信任态度,因为作者虽伪,内容却很难不是真的,毕竟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易于通过实践检验。如果其内容靠不住,这类著述是根本没办法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作“伪中有真”,同时也可以把前面说的现象叫作“真中有伪”。要很好地辩伪,对于真中有伪和伪中有真现象,不可不察。
      党争。
      学人说到因党争产生的伪书,多半要提到《周秦行纪》。然而,“贾黄中以为韦瓘所撰。瓘,(李)德裕门人,以此诬僧孺.”(2)。“韦氏”为什么要“以此诬僧儒”?牛李党争之故尔。作为李德裕的门人,为恩师或者主子谋害一下政治敌手,最好的手段莫过于栽赃了。那么,如此产生的伪书便毫无史料价值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我们把牛李党争和《周秦行纪》联系起来研究一下,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形态必有一些深层次的感悟。
      唐宪宗年间,政府在长安举行了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朝政,因此深得考官赏识。考官认为此二人有胆有识,堪为大任,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却不喜欢牛僧孺、李宗闵,因为他们批评朝政,揭露的恰恰是他李吉甫的短处,于是李吉甫对唐宪宗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特殊关系,是考官在任人唯亲。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就自然没有受到提拔重用。不料,事一传开,朝野哗然,有良之士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大骂李吉甫嫉贤妒能。不知是迫于压力还是有所醒悟,唐宪宗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如此一来,朝臣便分成了两个对立派。但此时李德裕、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所以“牛李党争”一时还没有拉开战幕。
      正式的党争开端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当时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科考,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一场科考下来,出现了三个身份特殊的人物,一个是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一个是杨汝士之弟殷士,一个是宰相裴度之子裴撰,此三人等皆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录取工作肯定有“不正之风”。穆宗就此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这些人也都说段文昌所揭发的都是实情。穆宗便派人搞了一回复试﹐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从此双方加深了仇怨﹐引起各分朋党,交相倾轧。李宗闵虽也姓李,却是牛(僧孺)党一派,一场轰轰烈烈的“牛李党争”就此在大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拉开帷幕。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牛僧孺出任宰相,利用手中权利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牛僧孺则强令其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出任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于南方。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就这样“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今海南三亚西北),不久忧郁而死。
      牛李党争的实质原因是牛李之间政治利益和治国理念上的冲突。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除了政治利益,两党还存在在严重的政治分歧:一是如何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而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称,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要坚决平乱,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力主怀柔,以安抚手段稳定边塞。谁是谁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一切,于《周秦行纪》有所体现吗?
      《周秦行纪》是以第一人称手法创作的短篇小说,其大意为:“我”在德宗贞元间举进士落第﹐经洛阳回归故里﹐过鸣皋山时﹐因暮色苍茫而迷路﹐被一股异香引入汉文帝之母薄太后的庙。薄後亡灵召来包括戚夫人﹑王昭君﹑潘妃﹑杨贵妃在内的前朝及当朝帝王的妃子宫人与之宴乐赋诗。席间﹐薄太后询问当今皇帝为谁﹖“我”说是德宗皇帝。因德宗为代宗与沈后之子﹐所以杨贵妃戏称德宗为“沈婆儿”。酒後﹐薄后又令王昭君陪“我”寝宿。第二天早晨,“我”起身辞去﹐回首望去,见“荒毁不可入﹐非向者所见矣”。
      一般认为,周秦行纪对牛僧孺构陷处,无外乎“以身与帝王后妃冥遇﹐欲证其身非人臣相也﹐将有意於‘狂颠’。及至戏德宗为‘沈婆儿’﹐以代宗皇后为‘沈婆’﹐令人骨战﹐可谓无礼於其君甚矣﹗”(李德裕《“周秦行纪”论》)。但笔者以为,李德裕门人即要用文章构陷牛僧儒,首先要让文章看上去确是牛僧儒所写,且文章中“无礼于君甚”和“欲证其身百人臣相”的证据内容要充分,要可信。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可以由这篇著名的构陷小说中看到以下文献信息:
      1唐人虽“有意而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唐人小说与唐人散文还没有严格的界限,所以小说中的“我”有时可以视为作者本人,因而唐人小说至多可以被视散文体小说,也可以直接被视为散文。
      2散文体小说在唐朝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否则以牛僧孺的身份,没有可能写散文体小说,而如果牛僧孺没有可能写这样的小说,政敌也就不会用这样的办法构陷于他。事实也正是如此:牛僧孺所撰的唐代传奇小说集《玄怪录》,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受到极高的评价:“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
      3唐王朝对艳欲小说持一种相当宽容的政策,以至于前朝及当朝皇帝的母亲、宠妃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出现在小说里,成为小说主人公的艳欲,身为当朝重臣的牛僧孺也完全可以这么写。这种宽容也许正是大唐繁荣“娼”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时文人学子狎妓成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4唐王朝面临的社会矛盾除我们通常所说的阶级矛盾外,还包括“牛李党争”式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包括涉及外交的民族矛盾。《周秦行纪》里王昭君神秘出现并且陪牛僧孺“持寝”、第二天早晨“垂泣持别”等情节,不能不说是对牛僧孺“里通外国”的一种暗示性判决,与牛僧孺对吐蕃的怀柔、绥靖有了某种暗合;
      5“文斗”是当时统治集团内部开展政治斗争的一个得要形式。以文章特别是以《周秦行纪》式的小说之类攻击、构陷政治对手,恰好说明当时的大唐王朝对文化特别是对文学有着格外的重视,也说明大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
      6李党虽然主张通过“门荫”取士,但从其门人所做之《周秦行纪》上,对于文化和文学也持相当程度的敬重态度。《周秦行纪》篇幅不长,情节和人物也都很简单,但文字洗练,气度平和,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是写不出来的。
      学争。
      学派、门户之争,也可产生伪书,比如曹魏时期王肃伪造的《孔子家语》。东汉末年,郑玄作为一代经学大师,注释经学无论古今,不拘一格,与其前代学者多有不同。王肃作为晚于郑玄的学者,所注经书也盛行于世,但王肃在很多方面更倾向于郑玄前代学者贾逵、马融等人,对郑玄则不以为然,所以“采会异同,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皆列于学官……肃集《圣政论》以讥短玄”(3)。在集《圣政论》的同时,为了拿出更有力的证据,王肃伪造了一部《孔子家语》,并且对这部自己伪造的《孔子家语》进行了注解。王肃在自序中说:“郑氏学行五十载矣,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之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故特为解,以贻后世之君子也。”这段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这本《孔子家语》是孔子的后人提供的,可信度超强;二是书中观点跟我的学说是一致的,是“重规叠矩”的。
      在西汉,《孔子家语》确实出现过,但到了东汉已经亡佚,王肃伪造《孔子家语》自然要受到后来者的责难。伪《孔子家语》问世不久,博士马昭便提出这本书是“肃私定以难郑玄”(4)。后来也有诸多学者对其反复考证,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其为伪书。但是,同前所述,伪书自其真实的价值。王肃著此为书,目的是为其学说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这就决定了他会尽最大努力把这部伪书做得最大程度地像一部真本。如何才有做到这一点呢?一是最大限度收集有关真本《孔子家语》信息,二是最大限度把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学说进行对接,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伪造的痕迹。做到了这三点,伪本《孔子家语》的文献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后代学人虽多认定其为伪书,却非但没有完全抛弃它,而且把它作为一部研究孔子学说和汉代政治的重要文献,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正如今天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真本《孔子家语》消失之后,王本的《孔子家语》保存了最原始和最可靠的关于《孔子家语》的史料,“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另外也有人认为王本《孔子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6)。还有学者考证认为,今本《孔子家语》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负责编纂的(7)。这些看法虽不能推翻王本《孔子家语》的伪书定论,却更能证明作为伪书的《孔子家语》所特有的文献价值。
      需要特别肯定的是,王本《孔子家语》对孔子进行了升华,表达出一些更为先进的思想。比如其中的《哀公问政》,又见于《礼记·中庸》,如将二者进行对勘,不难发现《礼记·中庸》语言虽然简练,但明显带有西汉时期的政治色彩。《孔子家语》中“为政在于得人”,到了《礼记·中庸》中却是“为政在人”,“得人”之“人”是“得”的宾语,意思是为政的关键在于得到贤人,“在人”之“人”虽然也是宾语,但这个“人”却 是统治者本身。可以看出,“为政在于得人”近于法治思想,而“为政在人”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人治思想。《孔子家语》中的“尊其能”,到了《礼记·中庸》则变成了“尊其位”;“笃亲亲”、“敬大臣”、“子百姓”、“来百工”几句也分别变成“劝亲亲”、“劝大臣”、“劝百姓”、“劝百工”,这些都反映出西汉政权的中国式封建专制主义特征,特别是把“敬大臣”的“敬”变了“劝”,其奉迎君上的丑态一览无余。至于《孔子家语》中的“举废邦”,到了《礼记·中庸》中成为“举废国”,显然是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于是有学者由此断定,《礼记·中庸》晚于《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出生。是不是真是这样,不好定论,但伪《孔子家语》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进步性却是非常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王肃在《孔子家语》中表现出的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更接近于真实的孔子,是汉朝统治者出于政治考虑有意歪曲、肢解孔子的思想。
      伪书的成因还有很多,比如泄私愤,又不敢承担其后果,便假托他人之名写本书骂骂某个可恨之人,比如写本有伤当时风化的书,自耻署名,就嫁名他人,比如试图借重名家传自己写的书,于是把自己写的书署上名家的名字,比如臆测文献作者而冒然题名作者,等等。但笔者以为,上述尚古、党争和学争所产生的伪书较其他原因产生的伪书更具文献价值。借用梁启超所说:“这类造伪的人,虽然假托别时别人,我们却不和他这样说,单要给他脱下假面具,还他的真面目。一面指出他伪造的证据,宣布他的罪状,一面还他那些卖出的家私,给他一个确定的批评。这么一来,许多伪书都有用处了,造伪的人隐晦的思想也宣显了。”(8)只要把造伪的思想宣显出来,沿着这个思想顺藤摸瓜,相信是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的。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人民出版社,1982,第3至4页)
      [2]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三,《宛委别藏》5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3页
      [3]《三国志·王肃传》。
      [4]《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4页。
      [5]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庞朴,话说“五至三无”,《文史哲》,2004年第1期。
      [7]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杨朝明著《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
      [8]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第68页。

    相关热词搜索: 伪书 成因 文献 价值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