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应如何顺应这些规律实施相应的教育_西方教育更顺应人的成长规律

    时间:2019-03-30 03:28: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美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中国的教育基本功扎实”,但“美国的高教育胜于中国高等教育”,好像得到国内不少人的认同。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本人在中国(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和北美(获博士学位)都学理工科,且孩子在北美上学近十年。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感觉和看法,供教育界人士或有兴趣的朋友参考。这里仅讨论几个重点并以实例予以说明。
      例一、尽管西方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比起中国来学习内容少、节奏缓,可我十多年来在北美的学校和公司里接触到的老外在业务上多数都很优秀,平庸者比例小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而且普遍敬业精神强。他们的表现根本无法让我想象他们的基本功不扎实。我真的看不出他们在中学只作过1000道数学题和我们曾作过5000道数学题的差异。说什么“西方的先进科技都是靠移民”,无疑失之片面。这样的评价也只能在中国人的“坊间”流传,根本不可能被西方主流传媒认可。
      例二、文革后公认77级和78级大学生最优秀。这种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而且在其他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体现。但恰恰这两级学生的中小学阶段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停课闹革命,在“社会大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五花八门的各种知识,根本没上什么课,更别说受什么严格的科学教育了。很多人都是靠高考前恶补几个月考进大学。
      例三、我本人1972年(15岁)在四川考高中时正值“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我们也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小学后三年和初中三年的课程全部补齐,而且弄得清清楚楚。当然,那时的课本跟现在比,失之简单。
      例四、君不见一些人小学和初中成绩很好,但一到高中便垮了下来。但那些小学和初中成绩一般,但高中成绩往上冲的人一般都是考大学的料。我们常说的后劲(正宗的说法是“潜力”)就是这个道理。从小靠“死揪”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大了学习往往后劲不足。
      我认为这些例子正好说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佳模式和人智力发展的自然规律,那就是:
      一、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与对该知识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人类是天然具有好奇心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诱导、刺激和引导这种好奇心。填鸭式和题海式教育是泯灭这种好奇心的天敌(必要的记忆背诵除外),而且极易导致人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其他负面影响。
      二、15岁(左右)以前的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当有限,不宜于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学了也是事倍功半。这段时间应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而15至25岁才是人类理解力和接受力的高峰期,才是强化在校学习的适当阶段。15岁前是感性的量变积累过程,15至25岁才是一个将前面的积累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质变过程。后一个时期的学习效率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前一个时期。
      我想在这里多费点笔墨说说为什么在学生15岁以前减压的重要性。虽然15岁以前人的大脑发育不成熟,不宜于进行高强度的在校教育,但人从出生到15岁之间却是人认识社会、观察自然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发生的许多外部事件对少儿都是第一次,他们都觉得十分的新奇,会让少儿在脑子里产生千万个为什么。这些朦朦胧胧、千奇百怪并带有初级哲学色彩的命题会整天萦绕在少儿的脑子里,使他们产生一种寻找解答的强烈冲动,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厚实的原始素材积累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积累过程。
      说通俗点,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牛顿们才能够从容地躺在大树下沉思“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瓦特们才能够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炉琢磨“壶盖为什么会动?”,我们很难想象在“超负荷”和“极限运动量”下,在学生每日疲于奔命的学习环境中这些本来十分自然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能够经常或普遍发生。这些素材积淀和想象能力在15岁左右并在适当的教育诱导下会释放出强大的学习效能,即形成质变的过程。不仅如此,勤于思考、善于想象也是任何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事实上任何有首创意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是对某个哲学命题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的一个重新解释。而人类的文明和科学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新命题和对旧命题的不断新解析中向前进步的。
      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无意识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里破坏了这种宽松的环境,强迫学生从小学开始泡在深深的题海中直至高中毕业,捻灭了儿童心智自然发育的这个最重要的过程。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学习反而心力疲惫,学习兴趣减少,一些人厌学甚至弃学,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到谈情说爱打麻将玩游戏上,完全走了一个反自然规律的路子。我们还能指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我们的初级教育还能说是“挺好的”吗?
      我这里还不说高压的初级教育还剥夺和挤压了少儿们的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和社会学教育(并非政治课)的空间,带来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负面影响。因为这些教育是塑造一个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是很易出问题的。而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是难以有大成就的。
      相反, 西方教育基本上照顾到了这些自然规律。在初中(15岁)以前基本上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学生学得很轻松。既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可以让各种兴趣自由的生长,各种思想自由地发展。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个十分健全的发育。但一过15岁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迅速变得严格起来,而且学习负担和压力都有显著的增加。这种状态将持续增强直到大学毕业。结果到大学毕业时学过的总内容比中国的大学生有多无少。换句话说,西方教育学生在校学习强度与人的理解能力及智力发育保持同步增长。这是值得中国教育界好好借鉴的。
      其实西方这种教育方式与上世纪中国77级、78级大学生的教育过程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处。当然我们的77级和78级大学生是歪打正着,时代弄人使然。中国常常有人凭想当然来推论甚至实施一些重大的、基本的教育原则。例如部份中国人把早期教育产业化。培养人不是养鸡。况且人人都知道现在由激素快速催长的洋鸡比起村前院后自然生长的土鸡,味道实在是差太多了。尽管现在让孩子接受学校以外的数学超前教育非常普遍,但我断然拒绝,因为我深知其结果对孩子是灾难性的,无异于拔苗助长。我认为让孩子跟着学校的大纲走是最宜于儿童身心和智力发展的选择。
      我想,遵从教育自然规律与否才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也是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中最深层次的、最实质性的、最难被人们注意到的要害问题。其实西方教育也没有什么高妙之处,只不过比较顺从客观规律而已。中国教育系统无视这种客观规律,即有主观决策的错误,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资源稀缺,人多名校少)。现实一时无法改变,但人们至少可以在主观决策中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有效地减少偏差的程度和确定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不要自我陶醉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棒”的海市蜃楼之中,把歪了中国教育的舵把子,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误导亿万炎黄子弟。
      当然西方教育在学科设置、教材编写和选用上的一些特点也是西方教育成功的另一些因素。这里限于时间和篇幅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用合乎自然规律的方法去学习才是最佳的途径。把科学搞成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一门“手艺”,在教育中违反自然规律进行高压强制灌输,用“学手艺”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教育是不会有最好的教育效果的。它可以培养出很多“能工巧匠”来追赶西方科技,但其中必定罕有具有科学首创能力的世界级科学家来让中国在世界科学的前沿独领风骚,而后者恰恰是中国教育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当然我这里只谈教育。这决不意味我认为西方什么都好。
      责任编辑 萧 田

    相关热词搜索: 顺应 规律 成长 教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