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巧用提问,点燃思维之火_点燃智慧思维

    时间:2019-02-25 03:27: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五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学生的阅读鉴赏,是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魅力。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般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这些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 “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时,在分析“孩子们”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孩子们爱哭爱笑爱胡闹爱争辩,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正是他们真率、自然、热情的表现”时,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生有很多的阶段,是不是每个阶段都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率性、随意呢?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因为没有负担,无忧无虑,因而可以随心所欲,而成人之后,有家庭的负担,社会的责任,有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可能随心随意的;社会有很多的规则,人生活其中必须遵循,如果一味地像孩子那样,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原著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才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理智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成人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发展,学生的人性得到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尊重与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出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要特别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是《西游记》,对这部小说的情节,学生是如数家珍,一清二楚,人物形象分析也不难,书后思考题一会儿就解决了。然后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你敢于向吴承恩挑战,改写小说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个情节吗?”这个提议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一组学生改写的是“孙悟空偷吃人参果”,书中描述孙悟空和猪八戒偷吃了4个人参果,又推倒了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抓住,后来请观音菩萨用“甘露水”救活了果树。学生改后的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把人参果全部偷吃完毕,观音菩萨用“甘露水”只救活了果树,树上一个果子也没有了,菩萨说:“这没有果子的树要它何用?不如重新种植一棵,我保它每年开花,每年结果,而且果子味道鲜美,吃了滋肤养颜,延年益寿。”镇元大仙忙问:“哪里有这样的果树?”菩萨回答:“此果树天上没有,人间仅存,那就是无锡水蜜桃树是也。”还有学生改写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在地上翻滚,念完后拿腔拿调地说:“徒儿啊,师傅这是为你好啊!如不对你严加管教,将来你如何考得上大学,如何取得‘真经’,又如何光耀你家门楣啊!阿弥陀佛!”俨然一付苦口婆心的师长模样。这看似随意的修改,却折射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得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来设计问题,但这里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小石谭记》,拈出“心乐之”与“凄神寒骨”的矛盾;学习《捕蛇者说》,拈出蒋氏“几死者数矣”与“熙熙而乐”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在最后一段中拈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二字问学生:“苏轼为什么自称‘闲人’?有何意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许不无牢骚吧!试想,一个被抛出喧嚣的功名利禄之场的“闲人”却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有幸呢,还是不幸?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的,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以及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某些慰藉的甘味。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塍初中语文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 之火 巧用 点燃 提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