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_新课改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落实与意义

    时间:2020-02-02 16:43: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到亲历者,其间历时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年时间,但在听闻与实践中,不知不觉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的思想。相对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苏教版教材以人文话题为统领,突出了审美意识与生命价值观,尤其是在必修1—4教材内容的选编与教学目标的定制来看,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进行一种阅读、鉴赏与生命感悟的学习。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不断地引领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关于新课程的这个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深邃的生命哲学、崇高的价值理念要扎根在十七八岁几乎还没有任何人生阅历的学生的心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教师会认为这是在纸上谈兵,只是教师一厢情愿地在对学生进行生硬地灌输罢了。

    面对语文现实教学的困惑与困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解决之道,以此来完满地达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体悟到只有在教学中真正有效地教会与落实学生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与活动体验,那么困难往往就能迎刃而解。当然,关键在于如何落实与运用。

    一、文本研习——你是我的唯一,明明白白你的心  

    所谓文本,即某种“本子”(往往指文字、措辞而言)。一般来说,文本是相对于言语(口语)而言的,因此它往往是进行记载,用于传播、交流的符号形式。所谓研习,即研究学习,其内涵包括阅读、质疑、释疑、感悟、思考。所以,文本研习是提供经典阅读问题,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提高学生解读作品,鉴赏作品的能力。

    文本研习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阅读理念的一种新探索。与传统的条分缕析式的课文剖析是有本质的不同的。传统的课文分析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记忆,句、段的分析、主题的归纳等层面;
    而研习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探究性的学习,不仅要钻研出一篇文章的思想意蕴,更要研究出其更加深远的内涵,它更包括一个知识板块,一个专题,甚至是一个课题。方法上不仅就课文读课文,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对文本的挖掘,创新,剖析,另外还要整合思想、文化联想,以期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要做到对文本的研习,其前提条件是要求学生深入地占有文本。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任何文本的深层意义只能通过学生个人有意义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 叶圣陶 先生曾在致友人书信中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可见前人对文本阅读的重视程度,这与新课标注重文本解读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新课程提倡主观式阅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直面文本,用自己的心灵去触及、抚摩作品,从而达到让学生带着文本与问题走向教师的最佳目的。当然,这应该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这是学生走向教师的学习,而不是教师走向学生的教学。前者教学的结果是教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教师带着准备好的问题 “为难”学生。由此可见,文本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唯一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明白白作品的“心”。学生一切的阅读感悟都要基于文本而产生,不能架空文本进行理想化的或是想像式的解读与体悟。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时,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了文本研习的三种有效模式:个性阅读、共性解读、审美研读。

    (一)   个性阅读:

    个性阅读,强调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步往往安排在教师讲授课文之前,是在课外完成的,这其实是对课文最理想的预习状态。传统的课文预习往往是对字、词的查释,或对课文进行质疑,而这样的预习往往会让学生被动地接触文本,不会亲近文本,当然也不会做到研习文本。如何让学生能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

    如教学“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先引导学生阅读本专题的导语部分的语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一旦学生对本专题的情感与主题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教师便布置学生对本专题进行综合地阅读,分二步走:首先是阅读《想北平》,学习阅读文中对话栏的内容,然后相应地要求学生阅读《前方》,在教材对话栏的空白处写上自己对文本的评点。当然评点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以诠释文本的疑难,勾勒行文的脉络;
    对文本的主旨进行开掘,探幽发微;
    勾勒文眼,画龙点睛,凸现精华;
    或质疑发问,提出自己的困惑等等。评点式阅读是对具体文本的解读,因此,我又要求学生针对本专题的主旨思想写一篇随笔,通过对家园之思这一主旨的表达实现个性阅读的第二步。通过这样二步的阅读要求,可以让学生对一个专题、一个文本进行充分地阅读,用心地感悟,积极地思考,自由地表达,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认知和发展的潜能,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自读、自悟、自解、自得。当然这是学生的个性阅读。

    (二)共性解读:

    基于学生个性阅读而产生的结果,教师在给与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还需进行一定的引导。虽然新课程追求个性阅读,但固定的文本一定也有固定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个性阅读结果进行一定的甄别与引导,就极有可能使文本成为学生的“野餐”,失去了文本的示范作用。 蒋成瑀 先生说:“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某些课文的阅读成了漫无目标的‘野餐’。师生们把文本的语言、意象、人物、景致等当成材料,按各人的视界,捎去了自己的观点,各说各的,失去了评价的客观标准,出现了意义的过度诠释现象。” 钱梦龙 先生也曾说:“一千个哈姆莱特毕竟还是哈姆莱特,‘创造’也不能离谱太远。”

    因此,在学生个性阅读之外,教师还需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共性化解读。引导、带领学生整体地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义,提炼中心等。如此,在语文教学时才能既保护学生阅读个性,同时又不会使文本的解读失之偏颇。在文本研习时,师生只有努力做到共性地解读与个性化阅读的结合,在个性见解的基础,就某些确定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文本的研读才是可行的。

    (三)审美研读

    理论家曾提出“文学作品有艺术和审美两极:艺术一极是作者的文本,审美一极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它表明文学作品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获得审美价值。苏教版在内容上的编排主要突出了人文理念,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将人生的意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必修二教材专题一“珍爱生命”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与地坛》则通过解读史铁生对人生苦难的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苦难,更深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最后的常春藤叶》则表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爱,教会学生生命中美好的情感;
    《鸟啼》则讴歌了鸟儿顽强的生命力。“珍爱生命”这一专题所选内容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进入文本,对其进行审美研读,从而发现美、追求美。对文本进行审美研读可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实现人性的升华,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发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探讨——借我一双慧眼,让我一次想个透  

    学生在研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含英咀华的过程,在借助多种形式对文本进行研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也一定会被激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往往会形成许多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这远比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或借助教学参考书事先预设几个问题有意义得多。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所谓“千人千问”,学生程度不同,阅读经验不一,人生感悟有别,因此教师不能奢望在课堂上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这时,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问题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借助他人的点拨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式的阅读与学习。

    问题探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问题探讨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学习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小组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

    问题探讨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且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同伴、教师的智慧,使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

    例如,必修三“文明的对话”在呈现方式上就属于“问题探讨”。这个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与接纳”。教学时应按要求对每一板块作整体探究。专题的核心内涵是“文明的对话”,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审视传统”探讨重点是如何对待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认识和沟通”,探讨的重点是如何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共同繁荣兴旺;
    “拿来与接纳”探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
    通过有效的探讨,学生可从历史与未来的高度认识人类的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一代新人。

    进行问题探讨可以实现教师授课的集约化效果。但在开展问题探讨时,还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产生

    学生在课前预习文本时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把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的。由此看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而有时,由于文本本身与学生的距离感学生可能会由于看不懂而提不出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当机立断主动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集中讨论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时,由于文章体裁的限制——戏剧与外国小说,使学生对文本的疏离感比较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雷雨》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样两篇文章没有很浓的阅读兴趣,预习的结果是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反馈的意见看不懂,因此也提不出问题;
    另一部分学生反映文章难懂,所以问题很多,而且非常具体。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周朴园爱不爱梅侍萍,为什么一滴水能换一滴眼泪。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同伴合作的形式集中讨论解答教师的问题,以此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文本的主旨提示出来。

    (二)探讨的形式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往往发现学生讨论之声此起彼伏,人们似乎有这样的一种共识,一节课如果没有学生讨论就不足以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合作的理念。因而不管是否需要,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而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白:探讨除了生生之间可以进行,师生之间同样也可以进行;
    探讨除了需要合作完成,同样也可以独立完成。另外,若一定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那么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开放性的,而且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思维进行足够地碰撞,而不能仅仅是各说各的,或者是小组讨论,“精英”对话。如果是那样,那么产生的后果是只有少数学生进入了文本,更多的学生则是游离于文本之外,这就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三、活动体验——给我一个舞台,秀出生命风采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强调经历与参与。体验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实践”,“探究”和“经历”。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体验性学习材料与活动方案,不是传统意义上规定的课文与作业,它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景、提供选择。教学中,应该尝试改变一种方式,围绕专题,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作为教师,要选择有意义的、可操作的活动形式,力求使每一次的活动体验都可实现让学生由传统的“参观者”变为“参与者”,实现对文本的二次创造。

    在教学必修一——四时,笔者就安排了丰富的语文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现举例加以阐述:

    (一)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在进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诗歌朗诵、演讲、信件往来、辩论赛、读后感影片欣赏、话剧表演等。

    在教学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与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两个专题时,笔者突出强化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课堂上, 通过 教授一定的诵读技巧的基础上,听课文的录音朗读,让学生先进行模仿诵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诗词进行诵读比赛。这一活动的开展既实现了诗歌的诵读教学,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这一专题时,笔者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意进行演讲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学习“文明的对话”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组织学生适时开展了“京剧要不要进中学课堂”的辩论赛;
    针对杨子《十八岁和其他》一文的学习,组织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增进家长与子女的感情;
    教学《雷雨》时,分析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之后,安排学生表演剧本,从而更深地体会人物的情感。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语文课堂,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说、演等能力,实现了新课程合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同时也使语文更贴近生活,更好地反映生活,也达到了对学生的熏陶、教育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迎来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习的方式也迎来了一场革命,拘泥于课堂上师生单向知识传授的授课模式已成为过去时。面对内容新、容量大的教材,师生都面对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次新课改中,只有顺势而行,真正以改革者的姿态迎接挑战者才能笑傲“江湖”。在这场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根本,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研习文本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问题探讨,同时开展好一定的体验活动,语文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跃,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浙江教育出版社《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7年

    2.《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8年

    3.李祎《善待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

    4.李海林《文本——一个需要重新理解的概念》,《教学大参考》2005年

    5.蒋成瑀《对阅读教学过度诠释的思考》,《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6.郑国民《对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问题的思考》,《语文建设》2006年02期

    7.冯永忠《问题应该由谁提出?——兼谈课堂的生成与预设》2006年12期

    8.孟庆欣《对新课标文本表述问题的思考》,《语文建设》 2003年12期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课改 落实 语文学习 意义 方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