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银行风险管理系统

    时间:2019-05-15 03:28: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都已经有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但对于操作风险,直至发生了巴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等一系列重大操作风险事件,金融业开始认识到管理操作风险的必要性。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多和复杂性增强,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损失的可能也在增大,因此,认真研究、有效监管和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对实现中国金融业的稳健、有效经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19-03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及内涵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涵
      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涵义,传统认为是“一种不可测量的风险”,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业界给出了一系列的定义:
      1.英国银行家协会最早给出了操作风险的明确定义:操作风险与人为失误、不完备程序和控制、欺诈和犯罪活动相联系,它由技术缺陷和系统崩溃引起。
      2.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或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导致损失的风险”。该定义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3.2004年,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给出了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即“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该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风险管理组织将操作风险损失按业务种类和损失事件划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内部欺诈(Internal fraud)。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
      2.外部欺诈(External fraud)。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
      3.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问题(Employment practices and workplace safety)。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
      4.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Clients,products & business practices)。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
      5.银行维系经营的实物资产损坏(Damage to physical assets)。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
      6.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Business disruption and system failures)。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
      7.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Execution,delivery & processmanagement)。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二)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
      较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存在明显的特点:
      1.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的是,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内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而且单个操作风险因素与操作性损失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可以用数量界定的关系。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具体的业务部门应当承担第一位的责任,董事会则应承担最终的责任。
      2.在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变化迅速的业务领域,受到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最大。
      3.由于通常可以监测和识别的操作风险因素同由此可能导致的损失规模、频率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因而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难以确定哪些因素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4.操作风险管理实际上覆盖银行经营管理的几乎所有方面。从一个极端看,操作风险既包括那些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相对较小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在另外一个极端,操作风险也包括那些发生频率低但造成的损失相对大的自然灾害、大规模舞弊等。
      5.人为因素在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中占有直接的、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的操作风险更多的是源于有意或无意的、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人为操作失误。
      6.操作风险事件具有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的存亡的特点。例如,1992—1995年间,巴林银行交易员里森的错误交易以及在出现损失后继续隐瞒,最终使巴林银行破产。
      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及特点
      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协议中提出了一套由简到繁的方法来量化操作风险,它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一)基本指标法
      它是初始阶段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不区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类型,而是把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同代表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某项指标联系在一起,统一使用一个风险指标。采用基本指标法的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用α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KBIA=GI×α
      其中,KBIA:操作风险资本金所需要的资本;GI: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α:15%。基本指标法对于总收入的定义是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总收入的这种定义包括了所有计提准备(例如未付利息准备),但不包括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利润或损失,也不包括特殊项目以及保险收入。它计算的资本比较简单,新协议中未对采用该方法提出具体门槛标准,但委员会鼓励采用此法的银行遵循委员会于2003年2月发布的指引《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操作风险的暴露与总收入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况且,单一指标不能正确地反映复杂的操作风险。所以它不是度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方法。
      (二)标准法
      该方法将金融机构的业务分为8个产品线。在各产品线中,总收入是广义指标,代表业务经营规模,因此也大致代表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暴露。计算各产品线资本要求是,用银行的总收入乘以一个该产品线适用的系数(用β值表示)。β值代表行业在特定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产品线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的简单加总,计算公式如下:
      KTSA=∑(GI1-8×β1-8)
      其中,KTSA是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GI1-8是按基本指标法的定义,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过去三年的年均总收入;β1-8是由委员会设定的固定百分数,
      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的总收入与资本要求之间的联系(见表1)。
      表1总收入与资本要求联系
      业务部门业务类别指标β系数
      投资银行公司金融
      总收入
      18%交易和销售
      
      银行零售银行业务
      年均资产12%商业银行业务15%支付清算年清算总量18%代理服务总收入15%
      其他资产管理管理的资产总额
      12%零售经济总收入该方法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金融机构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所需的规定资本量,更好地反映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于规模较小的银行。但它计算出的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并不能与金融机构实际存在的操作风险相匹配。
      (三)内部度量法
      与标准法相同,将金融机构的业务分为不同的产品线,对产品线/风险类型组合规定一个风险暴露指标(EI),代表该产品线操作风险暴露的规模或数量。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损失数据计算出给定损失事件的概率(PE)以及该事件的损失(LGE),则该产品线风险类型组合的预期损失(EL)为:EL=EI×PE×LGE
      监管者根据全行业的损失分布,为每个产品线/损失类型组合确定一个将预期损失转换成资本要求的转换因子,利用转换因子计算出每个业务单位的资本要求。总资本要求(KTAMA)的计算公式为:
      KTAMA=∑i∑j[γ(i,j)•EI(i,j)•PE(i,j)•LGEI(i,j)]
      其中,i代表产品线,j代表风险类型。
      内部度量法的优势主要在于银行可以采用自身的损失数据去计算应持有的风险资本,这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银行所承受的操作风险,且银行可以通过良好的风险管理来提高竞争力。不足之处在于划分标准业务单位和损失类型,这很容易造成与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单位和损失类型不相匹配。另外,损失有时并没有特别给予记录或者损失的原因很难发现,尤其是那些发生频率低但影响巨大的损失数据很难获得,这使数据的收集更加困难,数据不足是该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一大障碍。
      韩超: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发,涉及到多家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这些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主要问题:
      1.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操作风险广泛存在,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根据业务部门来分析操作风险,则商业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部门中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最高,而且带来的损失也最大。
      3.操作风险最经常发生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这类欺诈行为一般隐匿时间较长,一旦发生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极大。
      4.操作风险的大小与银行的规模有一定联系,但并非由银行规模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对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度决定了操作风险的大小。
      5.操作风险的大小还与地区经济有一定联系,但地区经济不是决定因素。
      (二)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
      1.加强操作风险量化研究,抓好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拥有一批对操作风险有充分了解、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丰富风险管理知识的风险管理人员是商业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基础和前提。不管计算机系统多么先进,数学模型多么准确,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输入数据不准确或模型选择错误等行为将导致操作风险管理的失效。国外商业银行大多都为操作风险管理建立一支专业队伍,而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人才极度缺乏,现有的风险人员还不具备专业操作风险管理人的一般条件,那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金融工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更不用说经验丰富的操作风险管理专家了。
      2.加强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损失数据库
      《新资本协议》指出:“委员会认为,根据统一的损失、风险和业务的定义,在业内有序地收集及分享数据,对于制定处理操作风险的各类先进方法十分重要。若没有这类数据,委员会将被迫在制定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规定时采用保守的假设。”可见损失数据的收集整理对于操作风险的度量的重要性。我国的金融机构应做好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损失数据库,为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质量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3.增强操作风险意识,加强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文化建设
      操作风险是一种比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把握的风险,它的一些特殊性决定了银行要想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就必须在银行内建立起以“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员工人人讲操作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文化,这就要求金融机构的所有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防范操作风险重要性,对操作风险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高管人员要认真履行风险管理的责任,以身作则,带动各级工作人员加强风险防范。
      4.以人为本,强化教育,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综合素质
      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以人为本,建立一个综合教育网络,使全体员工熟悉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理解掌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同时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根据员工的品德和业务能力,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分配适合的岗位;同时把好“进门关”,对重要部门,要害岗位的员工,要进行严格挑选,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防范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克里斯•马腾.银行资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樊欣,杨晓光.从媒体报道看我国商业银行业操作风险状况[J].金融管理,2003(11):43.
      [3]陆小斌.巴塞尔委员会与银行操作风险[N].金融时报,2003-06-12.
      [4]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樊欣,杨晓光.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J].CFEF研究报告,2003(9).
      [6]叶永刚,顾京圃.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研究与实施[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曾向阳.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5(8).
      (责任编辑:梁宏伟)(上接第118页)
      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谁就有了发展的基础。银行业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需要面向市场,针对个人客户展开营销工作。对现代商业银行而言,营销已经成为银行发展战略与经营方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一家银行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需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制定出奇制胜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
      首先,在银行市场营销中要树立起整体营销的思想,真正接受吸纳、运用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将营销工作放到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通盘决策中予以考虑。银行的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作为工作的导向,运用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将产品设计、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一条龙综合考虑,以取得综合的经济效益。在营销活动中,要挖掘金融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并注重与消费者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念,力求使金融产品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长期、忠实消费者。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市场营销手段,从多角度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客户要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建立重点客户信息档案,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服务。银行要提升营销技术水平,利用创新科技手段,借助现代化新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加快业务的电子化与网络化进程,实现营销技术的现代化,综合运用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多种营销手段,实施营销组合策略。
      最后,倡导服务就是营销的理念,强化全员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服务水准。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当员工和客户打招呼的时候,营销工作已经开始,这实际上是以服务的方式表现的营销,如果员工言行有礼、对金融产品的推介详细,客户必然会满意。它隐藏着无形的价值,优质服务所衍生出来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诸晓珺.浅谈银行业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5(7).
      [2]唐双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支持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06(7).
      [3]贾蜀苇,游建军.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业务兴起[J].甘肃农业,2006(3).
      [4]徐爱明.加快金融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5]李志辉,王志军.当代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责任编辑:梁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操作 我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