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与实证研究相对的

    时间:2019-05-15 03:28: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采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理论构建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型,并以无锡市蠡湖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设施功能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依据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的信息展开分析,归纳出城市公园在规划管理中应特别重视的设施功能完善问题,并提出了规划、管理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 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114-0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公共绿地,也是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城市公园的高速发展为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居民幸福指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公园布局不合理、部分设施被误用甚至弃用,公园的使用功能仍与居民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等。鉴于此,本文采用使用状况评价(POE)方法构建适用于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评价模型,并以无锡蠡湖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设施功能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实证研究,以期对城市公园建设与居民的休闲质量提高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型
      使用状况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指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在使用的建筑或户外环境空间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POE法自20世纪60年代被欧美学者应用于对学生宿舍、学校医院进行的小范围个案评价以来,已扩展到居民住宅、政府建筑、各种公共建筑和城市游憩空间的使用状况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建筑功能、物理性能、生理性能等硬性物理指标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使用者心理感受等柔性心理指标两部分。
      我国的POE研究是随着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多是借鉴国外POE理论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的个案研究。尽管我国已出现应四爱(2004)、储亦婷(2005)、石金莲(2006)、陈秋菲(2009)等学者对居住区公园、城市绿地系统、游憩广场、城市公园等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的POE个案研究,但适合于城市综合性公园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仍十分薄弱。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式研究模式提出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的模型(如图1)。该模型从使用者的视角观察城市公园设计者意图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差距,从使用者基本信息、城市公园的基本吸引力以及使用者对城市公园功能感知满意度三方面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在此基础上为城市公园的规划方与管理方提供建议。
      
      二、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实证研究
      (一)评价对象
      
      本文选取无锡蠡湖公园作为样本,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全国最早的免费开放式城市公园——公花园,截至2006年全市有市、区级公园46个,公园绿地面积达2436公顷;“十一五”期间,无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01平方米,为无锡赢得“国家森林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大型城市类冠军大奖等荣誉,可见无锡城市公园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国内城市公园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另一方面无锡蠡湖公园是由美国泛亚易道公司和无锡园林设计所共同设计的开放式免费公园,知名度高,占地面积大,其功能设计建设具有典型性和未来发展的代表性,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数据采集与整理
      本文通过现场观察法对城市公园使用人群、公园设施利用状况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访谈法引导被调查者表达自己的需要以及对公园的评价,同时还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7份)获得本文的研究数据。所有调查工作于2008年4月展开,接受的调查人群以无锡市居民为主(含在锡就读或工作的人群)。考虑到公园使用者的作息规律和游园时间的差异性,调查分别选在工作日和双休日的不同时段开展,以确保搜集信息的广泛性;同时为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对于一同前往公园并具有类似身份的群体只调查其中的1~2位。
      (三)使用状况评价内容分析
      1.使用者性别与年龄结构
      结合在公园中进行的定点定时观察和问卷抽样发现,到访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49%和51%,这与国内外相关调研结果一致。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公园利用具有明显差别,年龄在55岁以上的使用者占调查人群的50%,且工作日明显多于周末,这一方面反映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公园使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壮年对公园的使用受其休闲时间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蠡湖公园具有一般城市公园的使用特点,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城市公园的基本吸引力
      (1)游园动机与频率
      游园动机可以从使用者在公园中进行的活动体现,而游园频率则由使用者的游园次数反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可以看出使用者对于公园期望与其获得的实际游园经历的差别。从调查来看使用者前往公园的动机主要是散步、休息或进行体育锻炼;从游园次数来看,62%的使用者每周至少去一次公园,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应该看到,仅有10%的使用者由于被公园娱乐设施吸引而前往,仍有6%的人每年只去一次公园,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是公园里的活动形式仍比较传统和单一,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年轻人群吸引力不强。
      (2)出游路途及所选交通方式
      经调查34%的使用者前往公园所花费的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选择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交、自行车或步行。这说明城市公园的合理布局及城市交通的方便快捷对公园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影响深远。按照无锡“十一五”城市规划要求,市民步行1公里内,就能到达一个小公园;在生活圈的2公里内,就能到达一个中型公园;而50公顷以上的大公园服务半径是2~3公里,这对于提高公园利用率、改善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3)到访时间与停留时间
      调查发现使用者平时到访时间主要在清晨(9时之前),节假日则集中上午(9~12时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到访人群以晨练的老年人为主,而周末则以家庭集体出游为主。从停留时间来看,54%的使用者停留时间为1~3小时,仅有5%的人停留5小时以上。值得关注的是13%的受访者选择在19点后游览公园,欣赏夜景。这是由各类人群的作息规律和休闲时间决定的,因此公园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活规律和闲暇时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复合开发,提高公园的利用率。
      纪 花 吴相利: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无锡蠡湖公园为例3.使用者对城市公园功能设施满意度感知
      (1)使用者对公园的整体印象感知
      结合“公园特色”和“不足之处”的调查结果可知,使用者对公园的景观、环境(主要指空气好、噪声少)满意度都占60%以上,由此表明塑造公园景观特色、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是保持公园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应该看到,使用者对公园设施及活动项目不满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另有44%的人认为公园未能很好地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这些不足都将成为公园在规划管理中进一步完善的突破点。
      (2)使用者对公园设施的满意度感知
      经调查使用者对公园休息设施的满意度最高占46%,卫生设施的满意度居其次占38%。但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健身娱乐设施满意度仅有11%,最不满意的是游览服务设施,满意度仅为5%。使用者对休息、卫生设施较高的满意度,反映无锡大力开展城市公园建设,打造宜游宜居城市形象的工作已得到居民的认可。但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居民本身的人文关怀,使得精神文化层面的设施并没有得到改观,这也是公园建设中的最大需求点。
      (3)使用者对游园人数的感知
      游园人数是衡量城市公园是否被有效利用的另一重要指标。《公园设计标准》规定市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游人容量计算公式为:C=A/Am,其中C表示公园游人容量(人),A表示公园总面积(m2),Am表示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以蠡湖公园为例,公园占地20公顷,除去水域面积和公园管理及其他用地后,能容纳游人的实际面积约15公顷,公园最大可容纳2500人。事实上蠡湖公园除举行大型活动外,日游园人数不足1500人,反映出无锡城市公园的利用处于不饱和状态。这与问卷中所获得的“67%的人认为公园人数合理”的结论相矛盾,其实这是由于人们的心理习惯造成的,美学史上称之为“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解决的关键仍在于公园科学的布局以及合理的引导,使得使用者各取所需,获得最大满足。
      (4)使用者对公园安全的感知
      48%的使用者认为公园存在安全隐患,如路面雨天打滑易摔倒、小偷盗窃或恶意破坏、宠物随地大小便、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性差。而34%的使用者不清楚有无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于使用者大多停留时间较短,对安全感知不强。
      (四)优化意见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无锡城市公园在免费开放、提高居民生活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同,对此应给予充分肯定。但以蠡湖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在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忽视特殊社会群体的需求、公园绿化结构不科学、公众参与性娱乐设施不足、公园管理责任不到位等,这也是全国城市公园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构建使用者满意的公园使用环境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从公园设计角度出发
      (1)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公园使用群体中包括老人、儿童、女性、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老年群体由于身体特点和心理特性的制约对公园设计有着特殊的需求,如设置夏季的遮阳设施,开辟冬季晒太阳的场所;多设置木质座椅、铺装卵石路面等。12岁以下的儿童需要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游戏器械,这些器械不但要牢固而且器械下面要铺设沙子等缓冲材料。女性对公园环境的安全性、私密性和卫生状况的较高要求也应得到充分考虑。《人性场所》一书对城市公园不同人群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专门的研究,其成果对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有极好的启示。
      (2)科学布局绿化结构。公园绿化中多为灌木、草本植物,缺少能够遮挡的高大乔木,这不仅提高了公园管理养护成本,也不利于居民在公园中进行充分的休闲活动。因此科学的绿化结构对于美化公园景观、净化公园环境、发挥公园休闲功能必不可缺,在规划设计时要注重绿化结构的多元化、多样性,并根据地理条件、地方风俗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绿地,使人们最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公园设计与管理》一书对于设计成功的公园的自然特征有比较详尽的研究,可在设计中进行参照。
      (3)优化功能分区。公园设计者的职责并不止于公园建设完成,对于公园投入使用后的情况应进行跟踪调查,对于设计者意图与使用者需求不符的地方应加以改进。如蠡湖公园的设计中有明显的环境分区,但只有观景大草坪和体现吴地文化的水镜廊能吸引游客驻足、休憩,其它区域几乎处于弃置状态。设计者必须对原有的功能分区进行调整,如在“秋之韵、冬之凝”景区设置体育锻炼区,引导使用者在此区内进行锻炼,这样可以避免人群过多涌向上述两大区域。
      2.从公园管理角度出发
      (1)突出公园特色主题。特色犹如企业标志,是整个公园的抽象代表,公园的形象必须具有易识别性。城市公园可寻求在“特定情景”下“编制”主题活动或故事,构建游览项目的核心,这样才能搭建一座通往较深层次休闲趣味的桥梁,这方面城市公园可借鉴主题公园的管理理念,如无锡蠡湖中央公园,以亚洲和欧洲建筑作为公园主题,再辅以观光、娱乐等为副主题,推出“亚洲嘉年华”、“欧洲嘉年华”系列的娱乐活动,以加深其在城市居民心目中的特色形象。
      (2)引进公园VIP制度。VIP(Volunteers in Parks)即公园志愿者,他们的工作领域涉及公园管理、维护和服务等多方面,利用他们的专长为公园使用者做好服务工作。公园可以吸收在校学生、退休老年人等群体作为志愿者,定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通过VIP的工作来加强公园管理,维护公园景观设施,提高公园的服务水平。
      (3)倡导全民广泛参与管理。城市公园以社会公益性质为主,是全民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公园管理方应积极探索全民动手、社会参与的新的管理机制。如引导单位或个人以认养、认管等形式参与到公园绿地及设施的养护管理中,形成公园养护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
      三、结论
      本文在POE研究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型,通过广泛征集公园使用者的意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体现了城市发展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城市公园是动态发展的事物,即使经过大量的分析与调查,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和公园的全部功能,并且这些评价要素也会随时间推进而发生变化,因此继续关注使用者需求,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对公园设计管理初衷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才能逐渐达到设计者意图与使用者实际行为相一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储亦婷,顾远英,杨学军,唐东芹.POE方法在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2):192-197.
      [2]韩静,胡绍学.温故而知新——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简介[J].建筑学报,2006(1):80-82.
      [3]赵东汉.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2):93-95.
      [4]应四爱,王剑云.居住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3):343-349.
      [5]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POE)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67-70.
      [6]陈秋菲,宋力,李明智.沈阳市青年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74-177.
      [7](美)克莱尔·库泊·马库斯,卡罗琳·费朗西斯.人性化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8](美)Leonard E.Phillips.公园管理与设计[M].刘家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徐从淮.从系统的改进与退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风景区的VIP制度[J].中国园林,2002,18(3):43-45.
      (责任编辑:梁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 模型 状况 公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