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诠释余华文学作品之《兄弟》】余华活着文学作品评论

    时间:2019-05-15 03:25: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余华的《兄弟》自2005年出版之日起就一直备受争议,来自读者市场的接受与喜欢和文学界主流批评言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目前,《兄弟》不仅行销百万册,并且此次新作和他的反常高调将他推到公众的视野当中,余华本人也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尽管他特别强调了自己在《兄弟》中追求对叙述强度的增加和细节的全面深入展开,但对于他的新作仍有许多人持有反对意见,有人认为《兄弟》是“无意义的重复”。在此,笔者不想掀起一场对这部作品好坏的论战,因为个人喜好的不同,于此并没有太多的意义,销量已代表了一切。笔者仅以本人阅读《兄弟》所带来的快感和愉悦结合余华文学创作风格,对《兄弟》进行简要地赏析,望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
      一、余华文学创作阶段、创作风格
      (一)余华文学创作阶段划分及《兄弟》的创作与余华作品中叙述角度分析
      纵观作家余华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对他的创作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分为前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他的前期创作是指他的文学创作素材取材于1987年至1990年间或更早文革之前的故事,小说具有实验性强的特点,常以极其辛辣和冷酷的笔锋来揭示人性中的丑陋阴暗以及对暴力、死亡、罪恶的大篇幅描写,使他被评论界誉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古典爱情》《四月三件事》等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文章透露出非凡的想象力的同时又处处透出离奇怪异的气息,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平铺直叙的语言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强烈的震撼,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他的前期总是在书写过去的回忆,没有过多地直面现实的当下。中期是指他在1991年至1995年间创作的以现实素材为主的长篇小说,享誉盛名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即是对现实生活的大幅描写,逼近生活,对历史另一叙述角度的描写,表现在文章以一种平民的态度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强大的力量。近期是指1996年之后的文学创作,以社会的发展为其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和叙述角度。而本文中的《兄弟》即是余华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
      (二)《兄弟》的创作与余华作品中叙述角度分析
      于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兄弟》(上部)和2006年出版的《兄弟》(下部)仍然保持着以对肉体和暴力等残酷现实的着重描写以达到揭示人性黑暗目的的独特写作风格。在已有的基础上,我们还能看到余华在《兄弟》中给我们展示的新内容,他所见长的叙述风格自不必多说,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探讨当下社会和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在作品中用了大量的细节,通过对作品中复杂人物形象地塑造,以中国文化大革命到现在发展中的中国近40年的时间为剧情发展线索与社会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了长达40年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作品中看似冷眼旁观的叙述态度,却蕴涵着作者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的生存现状的观察和关注,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和人文关怀也很广泛,指导读者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余华的小说《兄弟》赏析
      (一)《兄弟》内容简介
      《兄弟》这篇并不在余华计划之内的长篇小说是对两个故事和两个时代的无缝拼接。前一个即《兄弟》(上部)是发生在思想狂热、个性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文革时代的故事。通过对文革时期江南小镇上寡妇李兰和鳏夫宋凡平的爱情故事,展现给读者天底下最美妙却又苦难的爱情。他们两人各带子女组合成的家庭空前团结,相互需要,相依为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爱情也格外坚实,十分美好。后一个故事即《兄弟》(下部)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和纵欲横生、众生万象的当代故事。通过对这对异父异母组合家庭中兄弟和他们与时代一样天翻地覆命运的描写,以及对他们人生结局恩怨交集的自食其果的关注,给读者展现出了新时代下的兄弟情谊和不断变化发展下的社会现实及自身出路的开拓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文章少用写作技巧,叙述朴实直白又带有一种冷幽默,增加叙述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此外跨越40年的时间历程所经历的动荡和历史经验和人生教训浓缩在《兄弟》这部作品中也弥足珍贵。
      (二)《兄弟》内容赏析
      余华的《兄弟》之所以动人、愉悦,吸引人阅读,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小说线索引人入胜,作者与众不同的叙述角度和炉火纯青的叙述技巧等因素的结合,也使得这部作品从出版以来就广受好评。因此,笔者从《兄弟》的内容出发,就笔者在阅读中所特有的感受和感动对作品进行一番赏析。
      1.平凡、真实、美妙而又苦难的爱
      一部好的小说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爱情,但好的小说中所包含的吸引人的因素一定要有真实、细化的爱情细节。《兄弟》中的故事从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和李光头的母亲李兰的爱情开始,可谓是一场真实平凡中带着美妙而又苦难的爱情。李兰的丈夫不幸掉进粪坑淹死,宋凡平不顾脏,亲自跳下粪坑,捞起尸体,再背尸体,洗尸体等。如果说对于李兰丈夫去世的仁义相助只是出于本能上的一种互助,但起码这时候他们的故事开始了。而当宋凡平丧妻时,李兰送来了纸钱、元宝和给宋凡平送豆腐饭等,这些小细节在死亡的气息和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真实可感,又充满温暖。
      在此,笔者摘取文章的精彩段落加以分析。“在耀眼的灯光、球场上,在像是刮着台风的声浪里,宋凡平出足了风头,他的个子高,他的健壮,他的弹跳,他的技术,让李兰的嘴张开以后就再也没有合上,她把嗓子都喊哑了,她激动得眼睛都红了。”“他们两个人坐在那里互相看来看去,他们都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了,宋凡平忍不住一眼又一眼地从李兰浸湿的胸前扫过,李兰也把宋凡平光着的上身看了又看,他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让李兰浑身发热,脸蛋通红。”
      自三叶虫化石时代以来,爱情的产生源于一种异性相吸的美好,爱首先表现在双方容貌、身材、体型的吸引,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和好感使得这两个已经是大人的寡妇和鳏夫在爱情面前又显示出一种孩子气的美好。因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爱是不分性别、年龄和各种界限的,人人都能拥有爱情,享受爱情的美好。文中的这一段人物刻画充满了真实的乐趣。
      2.残酷的爱
      贯穿文章的另一条爱的线索是残酷交织的母子之爱和父子之爱。清晰地记得“她神情恍惚目光呆滞,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脏,头发和脸也是越来越脏”,她走路时的顺拐,她呜呜的像蚊子鸣叫的哭泣声,“有些说她已经疯了,有些说她还知道害羞,就表示她还没有疯。这些说她还没有疯的人,对她的怪模怪样也是说不清楚,他们说她可能是得了精神忧郁症”,“她身上的衣服也一件件的少了,也没见她加上衣服。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赤身裸体坐在了那里”,“她仍然看着地面不停地哭泣,仍然是发现别人在看她时,就扭过身去,把脸贴到梧桐树上,偷偷地擦着眼泪,这时候刘镇的群众意见统一了,所有的人都说她疯了,说她确实疯了”,等等。这些画面细节的描写让我想起了记忆深处鲁迅笔下的祥林 嫂,虽然实实在在的背景不同,但都是可悲可叹的历史时期下的悲剧再次重演,觉得余华在这些细节上的描写与鲁迅类似,用旁观者的冷眼旁观和当事人的冷嘲热讽及欢快的笔调描写出来的悲剧,即使在用词或情节安排上让人想笑,但也是一种苦笑。对于命运,我不相信,但它又确实存在着。人生苦短,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爱也是残酷的爱。
      此外,文中还有对红袖章残害孙伟这一场面的小篇幅描写,如:孙伟的身体被他们死死摁住以后,孙伟的头颅不断地昂起来,不断地喊叫:“爸爸,爸爸……”也揭示着残酷的爱的主题。
      3.温暖的回忆
      文章节选:“两个孩子把酱油倒进热气蒸腾的米饭里,搅拌均匀以后,米饭们像是涂上了油彩一样又黑又红又亮,酱油的香味在米饭的热气里扩散开来,飘满了整个屋子。”“宋钢让李光头撒一点盐就马上吃一口,李光头按宋钢说的去吃,吃得他眼睛一亮。一粒粒的盐和一颗颗的夹生米饭在嘴里一嚼,都有着清脆的声响。尤其是那一粒粒的盐,李光头嚼碎它们时突然有了鲜味。李光头知道了宋钢为什么让他在盐融化以前吃下去夹生米饭,就像是摩擦生火一样,这盐里的鲜味是咀嚼的一瞬间摩擦出来的,当它们融化以后就没有鲜味,只有咸味了。李光头第一次觉得夹生饭的味道也不错。”
      无论是以上的节选,还是两个孩子一起钓龙虾、吃龙虾,两兄弟一起舔绿豆汤,后来又互相送糖,以及李光头给母亲造车,和宋钢背母亲回家等这些情节的描写,都让我们想起了纯真的童年时代。对这些温情情节的描写似乎能减少读者对残酷现实的感受。余华历来的风格是勾画的人物真实可感,呼之欲出,通过对上述情节的描写,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形象马上浮现在我们眼前,因为这就是十几年或几十年前的我们,充满了温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余华的《兄弟》一改往常辛辣的写作手法,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创作于近期的《兄弟》打上了其独有的创作风格的同时,对历史另一叙述角度的描写,表现在文章以一种平民的态度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强大的力量。而笔者通过阅读小说,感受到平凡、真实、美妙而又苦难的爱和残酷的爱,喜欢文章带来的温情回忆和戏谑性的欢愉。
      [参考文献]
      [1]许钧,杭零.《兄弟》的不同诠释与接受——余华在法兰西文化语境中的译介[J].文艺争鸣,2010(07).
      [2]傅小娅.余华《兄弟》创作中的人文关怀[EB/OL].道客巴巴网.
      [3]龙其林.苦难梦魇中的人性光泽——余华长篇小说《兄弟》解读[J].理论与创作,2006(01).
      [4]佚名.余华《兄弟》现象[EB/OL].云南日报网.
      [作者简介]
      潘胜寒(1973-),男,河南太康人,法学硕士,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作品 诠释 兄弟 余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