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小学音乐课堂与舞蹈相结合的初探|朗诵与舞蹈相结合视频

    时间:2019-04-16 03:25: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音乐课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形成以唱歌为主的动静交替的综合课形式,让学生在求乐、求动、求美的边唱边做的活动中,动之以情,感之以行,由情入意,由情导行。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为与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就当前学校现状而言,我作了一些浅讨。
      关键词:音乐;舞蹈;审美;文化
      
      1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堂现状分析
      许多小学音乐教学多年来都是以唱歌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采用的还是以前的老套路:组织教学——发生练习——节奏训练——聆听歌曲——模唱法学习歌曲——歌曲处理,单纯的唱歌使小学生容易厌烦,缺乏生气;有的老师把音乐课当成了大拼盘,把学科综合简单的理解成了学科相加。
      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有必要再来回顾一下《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关于“提倡学科综合”的概念:“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可见,单纯的歌曲学唱和热闹的学科拼盘并不是课标所提倡的学科综合。
      2 整合小学音乐课的必要性
      现如今,单纯的音乐课已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了。他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蕴藏于音乐中的“美”与快乐,他们想用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这份美与欢乐。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音乐课需要与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一开始就被孩子们所接受。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都会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情不自禁的随音乐舞动,一副陶醉的样子。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舞蹈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是音乐的动感体现,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3 实践中的策略
      3.1 音乐欣赏与舞蹈的动静交替。
      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每个学生对音乐感觉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相同的音乐欣赏,不同的旋律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单一的欣赏课会让学生很乏味,失去学音乐的兴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长期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验。例如:我上了一堂小学课(公开课),课题《龟兔赛跑》(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同一课题我试教了两次,两次课的设计不同在于,第一次是比较单一的欣赏课,学生学得很乏味,调皮的学生就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次是在欣赏课里融进了舞蹈,设计成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音乐的旋律采用了故事的形式,用舞蹈表现了动物们的生动活泼可爱的动人有趣画面。作为从事培养小学教学师资的音乐教师应该正确把握音乐教育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让学生明确音乐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应将音乐欣赏与舞蹈相结合,这样学生学起来不会枯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3.2 音乐表现与舞蹈的动静交替。
      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里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可以通过舞蹈艺术培养学生自我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舞蹈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
      4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功能。音乐作品是表达人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音乐本身的多解性,决定了它所指向的情感较模糊,它不像画画,诗歌那样把意义写得很明显,就因为明显的缘故,它的意义只能止于斯,尽于斯。而音乐艺术,元素耐人寻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在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2.1 以审美为中心,重视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大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3.2.2 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非固定性,也非具象性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描写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更不能准确地描绘复杂的现象,或者抽象的概念。那么音乐是如何通过概括性的感情媒介来打动学生的呢?可以说,这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主观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学生欣赏音乐中概括性的感情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以往现实生活中的情与景,并由此而获得种种审美享受。音乐审美带给学生的绝不是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腾翱翔,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2.3 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
      在音乐作品中,总是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相斗争而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老师没有加以好好引导,有很多学生就会美丑不分,善恶不辩,正邪不明,文野不清。现在的学生,都认为社会上那种流行音乐,趣味性较浓庸俗不堪的音乐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的体现”,而对那些优美的、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反而认为是平淡无味。这关键是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达不到分辨是非的标准。一部音乐作品,如果学生要去评价判断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美与丑。只有通过音乐欣赏这条途径,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曲式等入手才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相结合 初探 课堂 舞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