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我国野生茶树的现状、特征及保护] 什么人不能喝茶树花

    时间:2019-04-09 03:22: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野生茶树分布范围广,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重庆、湖南等7个省均有发现,而且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其形态、生境特征及优良标志性状明显。因此,要保护、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野生茶树;特征;保护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09-2
      1 我国野生茶树的现状
      1.1 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范围广
      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范围广,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重庆、湖南等7个省均有发现,从所发现的野生茶树的分布看,我国野生茶树总群在地理上的水平分布“约为18°~31°N和95°~122°E,集中分布区的经、纬度为95°~114°E(占83.83%)和22°~29°N(占87.20%)的狭长地带上,并以25°N为中心线,105°E为中轴,以95°~108°E(占60.12%)为中心分布区(即在滇、桂、黔、川相交会的区域内)” 。各省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云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比较广。经过调查,云南省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以及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保山、临沧、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区或自治州,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贵州省的野生茶树分布也比较广。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叶知水、李联标于1940和1941年先后对黔北湄潭、务川、凤冈、德江等进行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刘其志于1958年、1965年1979年,林蒙嘉于1981年、1986年、1988年分别对黔南苗岭、黔西南乌蒙山系等进行补充调查;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等人于2005~2006年,分别在黎平、丹寨、沿河、印江等地发现野生或半野生茶树。贵州地方野生茶树主要分布于渝黔、黔滇、黔桂等交界地区,包括黔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14个县市。
      福建省的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均有野生茶树分布。安溪县早在20世纪60年代,郭元超等人在调查中就发现龙涓乡和兰田乡有野生茶;80年代,詹梓金等人调查中发现萍州和剑斗镇等地也有野生茶分布。此后还在茶树资源普查中先后发现福前乡、蓬来镇、官桥镇、剑斗镇等地也有野生茶。漳平县南洋乡悟溪、北宁等地在龙岩地区农业局对野生茶树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野生茶。安溪、漳平县的茶均为苦味型,在当地称为“苦茶”。永定县湖坑南溪猪姆坑、下洋丹竹、草竹山等地有野生茶树分布,这些野生茶树类型较多,比如草竹山茶的类型有十几个,在竹联的山庙还发现有大茶树,径粗二十公分。周玉播在2004年的调查中发现地处武夷山市西南部、九曲溪上游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的武夷大峡谷有两丛野生茶树,并被分别命名为“武夷1号”和“武夷2号”,结束了闽北是否有野生茶树的猜疑,周玉播于1985年前后还在原宁德县(今蕉城区)的虎贝、霍童、八都等地发现野生茶树,其中虎贝乡梅鹤村姑娘坪还分布着野生茶树群落。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与梅列农业局种植业推广中心在2010年4月组织的三明市仙人谷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考察中发现其瀑布群沿溪两边有十多处野生茶。
      重庆市南川地区有野生茶树分布。经考察发现南川市东南部金佛山南麓、柏枝山东麓和三界山北坡交汇处的大有、合溪、德隆、庆元、马嘴等乡镇的深谷地带现存野生茶树2000株以上,南川野生茶树是一个较复杂的群体,树型以乔木型为主,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野生茶树分布。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部山区的大锡、贝江、未竹口、两岔河、桥市、大圩镇、小圩镇等地陆续发现野生茶树的原始群落,并定名为江华苦茶(Thea assamica CV. Jianghua)。
      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由中国茶叶研究所和海南省岭头茶场茶叶研究所联合组成海南岛作物种质资源考察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组于1988~1989年,对该省10个县(市)约40个考察点,进行了茶树种质资源的全面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有野生茶树分布,且分布比较广泛,比如沿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岭三大山脉走向均有野生茶树分布。
      广东省的野生茶树分布。华南农学院、广东省农业厅径济作物局和从化民乐茶会等三个单位曾经组织考察组于1963年对从化县进行资源稠查,发现五指山及南山均有野生茶树分布,且数量也较多。
      1.2 我国野生茶树种类繁多
      云南省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西双版纳州共发现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普洱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2个茶系、4个茶种;保山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5个茶种;临沧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4个茶系,7个茶种。云南省野生茶中主要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为主,其中大苞茶种e.grandibraeteata则为临沧市所独有。贵州西南部是我国野生大茶树重点分布区域之一。据张宏达报道,贵州境内茶亚属〔Thea(L.) chang〕中有离蕊茶组、茶组,茶组中有秃房茶系、五室茶系和茶系中的不同种,归属于这些种的大树茶有兴仁大苦茶、龙头山大树茶、红花大树茶、秃房大树茶、普白野生大树茶、仁怀大树茶、大树茶、兴义大苦茶等。此外,贵州省还发现有茶组植物中属于较原始类型的大厂茶C. tachangensis,以及大理茶C. taliensis和阿萨姆茶C. sinensisvar.assamica等。福建省野生茶树品种主要是苦茶和高山茶两种。重庆市主要是乔木型茶树。湖南省的野生茶树也主要是苦茶。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均属cameill assamica种,从植物学形态分类学上看,野生的海南大叶茶,根据其主要形态特征在分类上也属于cameill assamica种。广东省的野生茶树主要有白毛茶、云雾茶和黄茶等品种。从已经发现的野生茶树就有如此多的种类,可以肯定,我国实际存在的野生茶树种类比现有掌握的更多。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为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我国野生茶树的主要特征   2.1 野生茶树的形态特征
      我国野生茶树在形态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主要是乔木。贵州野生茶树大都为小乔木型,比如兴仁大苦茶、龙头山野生茶、望谟八步茶、普黑野生茶、黎平老山界茶等,均为小乔木树型。海南野生茶树均为乔木,树千灰白,树体较高大,2~12米。广东省的白毛茶、云雾茶和黄茶等,均属乔木型,其中白毛茶株高4~6米,云雾茶茶株高2.5~4米。云南双江县勐库野生茶树基围在1.5米以上的随处可见,最粗的茶树基围达3.25米,株高达15米。(2)主要是大叶类。海南野生茶树叶片大而叶形变化颇多,叶色较浅。贵州省的兴仁大苦茶、普黑野生茶、黎平老山界茶都是属于大叶类。广东省的白毛茶叶片多呈近水平状着生,叶背茸毛长而极密,黄茶叶大而特别薄,叶质柔软。
      2.2 野生茶树的生境特征。
      2.2.1 野生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1)我国野生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但是大多数生长在大山和森林之中。云南省思茅地区哀牢山上的千家寨附近,山深林密,所生长的野生茶树群落,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的一棵茶树高25米,胸径0.89米,生长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新发现的茶树王。广东省从化县的野生茶树大多数散布在靠北的高山上,那里群山层叠,陡峻雄伟。贵州省野生茶树生长的地方大都海拔较高,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复杂,主要包括雷公山、武陵山、乌蒙山、大娄山等地区。海南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沿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岭三大山脉走向地区。
      (2)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海拔高度变异很大,但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760米-2060米,普洱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450米-2600米,保山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200米-2400米,但以1640-2200米居多,临沧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050米-2750米。贵州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基本都在1000米-1900米之间,。福建省安溪县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700米-1040米之间,漳平县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800米-1200米之间,永定县野生茶树分布的海拔高度为900米,武夷山市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为500米。重庆市南川地区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湖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400米到1000米之间。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200米到1200米之间。广东省从化县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450米左右。从已经发现的这些野生茶树分布海拔看,最低的在200米,其次是400米到500米,最高是2750米,其次是2600米,可见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海拔高度变异很大,但是大部分在800米-1900米之间,这说明我国野生茶树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区。
      2.2.2 野生茶树生长的水、热及气候特点
      郭元超根据分布区所在地选点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野生茶树种群在其分布范围内的水、热条件是,年降水量重庆为1098.9mm,琼中为2603.3mm,缅北葡萄为3732mm;年均温在13.9℃~24℃之间,极端低温在-4℃~-7.8℃之间。而在北纬25℃~28°间的年均温总平均为17℃,极端低温在-2.4℃~-7.8℃之间,平均为-5.1℃,22℃~25oN间的年均温总平均为21.2℃,极端低温在-0.3℃~-4.0℃之间,平均为-2.4℃。因此,“苦味茶集中分布带的温限明显低于茶组种群集中分布区。而且山头气温还低,若以垂直高差400米左右计算,则野生茶树生存地的气温要比所在地低2℃左右,因而苦味型野生茶树的适生极端低温可达-10℃左右。”当然,由于我国野生茶树种群分布范围广,其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也比较大。贵州省野生茶树生长的普安、兴仁、雷山、盘县、黎平等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10℃积温为4000℃~6000℃。湖南省江华的大气候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但已发现的野生苦茶所分布的东部山区,年平均温度则为17.8℃,年温差比较小,最热的7、8月在26.1℃左右,最冷的1月在8.2℃左右。总的来说, 湖南省“江华野生苦茶的原产地气候温和,雨量、云量较多,日照时间较短,相对湿度较大,森林植被率高。”
      3 我国野生茶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3.1 我国野生茶树的保护
      由于茶树属于自交不亲合的异花授粉植物,若不对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我国杂交育种所能够利用的基因资源将越来越少,杂交后代有害等位基因纯合机率的不断增加将导致茶树个体适应性逐步下降。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护茶树物种遗传的多样性,即重视野生资源,必将导致茶树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越来越狭窄,给茶树物种的进化带来严重的后果。更何况“野生茶树具有叶尖急尖,抗逆性强,耐寒等明显的优良标志性状,这些性状可以通过杂交,获得优异的茶树新品种。”因此,必须对我国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要对我国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首先要有保护野生茶树资源的意识,“在茶园规划建设中,牢固树立对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意识,绝不能因为追求茶园的统一性、规整性而伐除散生在新建和扩建园地内的野生茶树。”具体的保护途径有原生境保护、迁地保护和室内保存等。所谓原生境保护就是指野生茶树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的保护方法,如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哀牢山野生茶保护区等,就属于这种保护类型。所谓迁地保护顾名思义就是在交通条件、水源、土质、土壤等立地条件较好又适合的地方实施异地保护。野生茶树资源“由于其特有的分布区域及生存环境,开展迁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野生、珍稀、濒危的野生大茶树尤为重要。”所谓室内保存即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的试管苗种质保存。
      3.2 我国野生茶树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我国野生茶树中的一些品种包含的有高茶多酚、高咖啡因、高茶氨基酸等特异质材料,比如“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是优良的茶树种群,种群内品系众多。其中,许多品系和单株对不利自然环境的抗性以及芽、叶的形状、产量和品质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因此,许多野生茶树资源均可直接开发利用,“完全能够根据人们对其品质特性的需求,比较、筛选出优良的品系或单株,通过建立采穗圃和组织培养技术,可营建规模与茶园建设相适应的生产性苗圃;经比较、筛选出的优良品系或单株也可用于建立种质园,为新建茶园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注释
      ①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33.
      ②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33-34.
      ③何满庭,唐建初,李端生,蒙祥龙.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J].茶叶通讯,2005,(04):27.
      ④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7.
      ⑤谢维斌,张国洲.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258.
      ⑥唐一春,杨盛美,季鹏章等.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其保护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02):521.
      ⑦谢维斌,张国洲.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258.
      参考文献
      [1] 何孝延,高峰,詹梓金,王昕.安溪县野生茶树资源有新的发现[J].茶叶科学技术,2010,(4).
      [2] 莫强,余振旭等.广东从化县野生茶树查源的调查研究[J].茶叶科学,1965,(02).
      [3] 鄢东海.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野生茶树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4]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5] 陈正武,刘红梅,曹雨.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6] 何满庭,唐建初,李端生,蒙祥龙.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J].茶叶通讯,2005,(04).
      [7] 周玉播.武夷山世遗自然保护区发现野生茶树[J].中国茶叶,2007,(02).
      [8] 郭远安.海南岛野生茶树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1991,(02).
      [9] 蒋会兵,汪云刚,唐一春.野生茶树大理茶种质资源现状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09,(04).
      [10] 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
      [11] 何青元,王平盛,蒋会兵,伍岗.云南部分地区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
      [12] 张俊.云南野生茶树种群和古茶园分布[J].普洱,2007,(01).
      [13] 唐一春,杨盛美,季鹏章等.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其保护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罗静(1969-),女,贵州思南人,硕士学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和茶树育种和良种繁育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 茶树 特征 现状 保护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