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企业家“吝啬”也是一件好事]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

    时间:2019-03-30 03:23: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如何整合员工的力量、激励员工达成目标与愿景?相信任何一位企业家都在探索并试图找到一种高效的方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形成的共识恐怕最终要归结为利益上的激励,这可从中国企业家对市场机制的向往之心中窥知一二。在企业家看来,企业在市场的高效激励作用面前,总是显得捉襟见肘。
      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称企业家尝试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的做法为“市场内部化”。在企业“市场内部化”的个案中,当属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提出的“市场链”、“自主经营体”、“人单,合一”等理念最富盛名。
      不可否认,将市场的高效激励机制移入企业堪称为一种有价值的理念,但企业家切不可将高效激励机制演变为“市场崇拜”。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家的“吝啬”对员工未必是件坏事。一项好的薪酬奖金激励制度,可以驱动企业尽快奔向发展目标,但一项坏的薪酬奖金激励制度同样可以瓦解企业职业道德与文化愿景。由此笔者建议,企业家不仅要懂得慷慨布施,更要懂得适时吝啬。
      薪酬奖金制度如何瓦解企业职业道德与规范?
      想必每位企业家都曾为员工迟到大伤脑筋吧?规避迟到问题,企业家想出的第一种办法就是罚款,罚多了不现实,但是罚得少,就可能把迟到演变成一种“理性行为”:如果能多睡20分钟,我宁可拿出那微不足道的罚款。坦白而言,罚款不痛不痒实质上是在变相鼓励员工迟到。
      第二种办法是奖励,规则是员工如何保证自己不迟到,企业对不迟到的员工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奖励不迟到的潜台词是什么?以后只要我不迟到,公司就必须一直给我奖金,如果不给就是公司的错,我就会经常迟到。由此可推断,企业推出“全勤奖”并无积极意义可言。
      既然第一种和第二种办法都行不通,那如何有效解决迟到问题呢?答案就是交给“职业道德与规范”。如果动用利益激励,就是在瓦解职业道德与规范,因为职业道德与规范是员工必须遵守的,规范与道德更不能通过金钱进行交易。“我愿意出100元在办公室吸一支烟。”“给我100元,我就不会在办公室吸烟。”现实生活中如此以金钱为交换条件,公然挑衅职业道德与规范的行为可谓屡见不鲜,但身处其中的你又将作何感想呢?
      新加坡的“高薪养廉”政策曾促使官员薪水的一路看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新加坡人通晓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忠诚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如果你希望我廉洁就必须向我支付更高的薪水;相反,如果你给我的薪水少,我就会贪。
      薪酬奖金制度如何瓦解企业文化与愿景?
      一个员工非常喜欢自己供职的企业,经常在别人面前称赞这家公司如何人性化、如何有发展前途。如果这时企业家兴冲冲地对这位忠诚的员工宣布:“以后你每称赞公司一次,公司就给你发10元的即时激励。”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位忠诚的员工会作何感想?“我如此诚心诚意地宣传、推荐公司,难道就只值区区10元钱吗?同样道理,我喜欢公司、称赞公司难道就是为了那微薄的10元钱吗?
      笔者认为,员工称赞公司完全是出于内心的一种真情流露,但如果企业提出给予赞美公司的员工一定的即时物质激励,则是对这种真情实感的亵渎和践踏,众所周知,任何人都无法接受拿感情作为交换的筹码。员工义无反顾地追随公司的领导,是因为公司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愿景及战略目标让他们产生了认同感,进而促使其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公司的发展壮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众多程序编写高手为了实现自己内心对自由软件的梦想,积极参与到Linux操作系统的编写工作中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完全超越了获得名利的境界,试想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编写Linux操作系统的时间去赚取更多的金钱,但他们却没有那样做。常人或许会为这些程序编写高手们感到不值,但事实却往往沿着异于常人思维的轨道发展:如果有人花钱邀请他们编写Linux操作系统,那也是花费再高的价钱都难以实现的,因为这些企业家根本不能了解,那份对自由软件的执着追求和美好理想将胜过任何物质利益。
      这也是之所以企业采取月薪而不是日薪的理由:假设员工工作一天之后,顺便领取了当日的工资,则会明显感觉到,其并不是为在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而是在出卖自己的精力与时间,与公司的关系仅仅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在此种想法的引导下,员工难免会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想法。
      吝啬也可以是一件好事
      
      某社区中学(Community High School)特为高智商的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和自由,并不断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独特能力。由此社区中学吸引了不少新生争相进入,有时为了确保能在社区中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新生们不惜彻夜排队等候。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社区中学的教师为了将学生教育培养成知识全面的人才,更颇具奉献精神,他们甚至愿意拿着低廉的工资,却接受高强度的工作。社区中学“共产主义中学”的美誉也不胫而走。
      后来随着学校知名度的不断上升,社区中学为了让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决定启动一个试点项目。这一试点项目的目标是扭转逃课现象,提高总出勤率,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成绩不下滑。为了考察出勤率情况,校方会在每学期最后一周的任意一天突击检查各班级的出勤率,对抽查中出勤率达到80%的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给予薪金奖励,其数额高达年工资的12%左右。此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根据学校对课堂的检查结果表明,各个班级的出勤率只有微不足道的下降,即从59%下降到了58.62%。但唯一遗憾的是,学生的总平均成绩(GPA)却从2.71急剧下降到了2.18。对此,W.E.厄普约翰研究院的研究者分析揭示出,导致学生总平均成绩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教师们的着眼点发生了转移。原来,试点项目开始以后,教师们为了确保自己能顺利得到奖金,渐渐将精力投注到了如何诱导那些经常旷课的学生回归课堂上面。反之,社区中心“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潜能”的传统却被彻底颠覆了,取而代之的是走上了一条急功近利的发展之路。
      笔者认为,社区中学的案例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金钱对人的驱动力是可以大于人们追求内在价值的驱动力的。虽然社区中学向教师发放奖金实为慷慨之举,但此慷慨之举却让其自身失去了原有的愿望与精神。可以认为,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利益激励绝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金油”,企业家更不能随意乱用,否则只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消极后果。
      企业家不是慈善家,如果不懂得适时地把握慷慨的分寸,难免造成“好心办坏事”的下场。反之,如果能以巧妙的精神激励解决的问题,何必非要动用金钱来摆平呢?
      (作者为正略均策管理咨询顾问)

    相关热词搜索: 吝啬 企业家 好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