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四步骤”模式,成就高分记叙文 改变成就精彩记叙文

    时间:2019-02-28 03:23: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请先看一篇经典文章:   枪   林双不(台湾)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也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后掠。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实在不应该冒冒失失搭乘这辆野鸡计程车。趁着星期日到台北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计划搭十一点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车回员林的,谁知东拉西扯,赶到火车站时,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课,不赶回去怎么行?
      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鸡车,也应该睁大眼睛啊,居然司机一说是回头车我就上了,说载不载都无所谓,我就让他开。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旅途的安全问题呢?报纸上几乎天天有计程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劫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过中坜吧,我就感到异样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当然,我身上的钱不多,又是一个大男生,实在不必害怕。不过,如果他真的心怀恶意,如果他嫌钱太少不满意,无论如何,还是我吃亏。我悄悄打量他的体型,没有我高,但是比我结实多了。虽然单打独斗,我未必就会输他,可是他不可能没带东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粟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备,不敢轻率下手,在等待更恰当的时机吧?难道我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我不是一向自诩最善于动脑筋的吗?怎么突然吓呆了呢?或许我可以试着和他聊聊天,动之以情,让他不好意思动手。
      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讪:
      “生意好吗,老乡?”
      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
      “不好啊!几乎连油钱都跑不回来。”
      “不会吧?你不是回头车?刚刚还有客人包了你的车去台北,不是吗?”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头车,一紧张,舌头打结,也沉默下来。沉默最适于培养紧张的气氛。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呢?是不是怕暴露他的口音或其他的特征,增加警方缉捕他的可能?他当然明白,我被抢之后必定会去报案的,好聪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比这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赶不回员林上课,请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鸡车冒险?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抢,就给他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财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要就给他,犯不着因此打斗伤身。可是再想想,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无论如何,都应该和他拼斗一番,给他一点教训。
      两种想法交战缠斗,还没有分出胜负,员林居然到了。可爱的员林!当计程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付钱,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上。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里。
      解读启示:
      主题设立:我搭出租车,以为司机不怀好意,误以为司机是劫财劫色的贼人;司机看到我旅行袋里露出的玩具枪枪管,又误以为我是贼人,最后连车钱都不敢要就溜走了。文章通过两人的误会,入骨三分地表现了台湾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人性间爱猜疑、互不信任的丑陋主题。全文气氛沉重,是一种冷峻的黑色幽默。
      情节设计:
      (1)确定描写易引起误会的事情、人物:“我”和司机。
      (2)情节设计:“因末班火车已开走,我只好搭出租车。”
      交代起因,是“起”;
      “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我误以为他有不良想法。”
      接上文,是“承”;
      “到苗粟一带山间,司机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大概拿扁钻或刀子吧?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可没有发生什么事。”
      是“承”,也是“转”;
      “我试着和他聊天,以打消他的念头。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是不是怕暴露他的口音或其他的特征,增加警方缉捕他的可能?好聪明狡猾的家伙。”
      气氛由舒缓――紧张――舒缓――紧张,是“承”“转”;
      “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比这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
      是“转”;
      “目的地到了,我还没给钱,便绕过车尾,司机以为我抢劫,无比惊慌地开车走了。”
      气氛紧张,是“承”,“转”;
      “我纳闷中看见了旅行袋中露出的玩具枪枪管。我恍然大悟。”
      谜底揭开,主题得以表现,是“合”。
      
      模式构造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与生动传神的语言外,还需要有曲折多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通过以上这篇《枪》的解读,我们可以归纳出写就高分记叙文的以下模式:
      确定主题
      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小人物联想到关于人生哲理、人际关系、传统美德,甚或社会发展的层面,从中挖掘出具有震撼、警醒和教育意义的哲理,这样才能以小见大。
      选择事件
      从生活中选取或确定能表现这个主题并具有误会的可能的事件和人物。误会的使用必须有特定的情景环境,即先要从整体上设计一个能引起误会的故事。
      设计片段
      将整个故事分为几个阶段或几个小情节,设计好每个小情节里可能容易引起误会的地点与不同的人物、事件以及人物的言行等,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或决定误会产生的阶段时间或过程,包括起、承、转、合。设计和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即看到对方的某些表现时)的心理感受。并以这些感受为主去形成误会,或揭示误会产生的过程。
      揭示真相
      设计能揭开谜底的结尾,这个结尾要以能揭示主题为前提,往往用到人物的心理或行动,要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想象余地。即使议论抒情,也点到为止,揭示主题即可。
      另外要注意的是,开头要直奔事件的起因,最好不要用议论开头,更切忌大段议论开头。选取或设计的事件最好是带有人物的偏见,先入为主,就容易产生误会。偏见应与主题切合,偏见的消除就是误会的解除,就是主题的揭示。要注意设计好铺垫伏笔,使情节合理。因考试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误会设计三四处即可。
      这几个步骤概括起来可以称为“四步骤”模式,即“主题确定(之所以把“主题确定”放在“事件选择”前,是因为考试时,主题来自于试题所给的材料或话题)――事件选择――片段设计――真相揭示(主题显现)”。依据这个模式可以设计一篇因误会而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较好的记叙文。下面试试。
      
      模式运用
      以“尴尬”为话题,用“四步骤”模式写一篇记叙文(提纲)。
      1. 依据话题,选取“人们常常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至于常常尴尬,要消除尴尬,就应宽宏大量,换位思考,互相信任,心地向善”为主题。选择尴尬的事为中心事件,是因为这类事易于产生误会,主题也切合话题。
      2. 具体事件:修车;人物:“我”、师傅、其他修车的人等。
      3. 片段设计:
      (1)早听说那地段的修理店宰客如何如何地狠,零件换得多,要价高……我运气好,是不会碰上的。可车子刚好在那烂了。――“起”,先入为主
      (2)推车子刚拐弯,店里的伙计便小跑着过来,似乎连哄带抢地接过车子,推进店里。这地段唯有这个店,小心点,和他们砍价。――“承”
      (3)“车子可能要大修……”修车的边问我情况,便抓着车把扭来扭去,嘿,真会装模作样。――“转”,误会正式开始
      (4)有一个人车子修好了,师傅补钱,“不用,不用……”“要补,要补……”两人推来推去,那人高兴地开车走了。真傻,被宰了,还以为少给呢!――“转”,误会二
      (5)“化油器要清洗,火花塞要换,……”果然开始换零件了,开始蒙人了。――“转”,误会三
      (6)“刹车轴也要换……”“100元”“哪用这么贵?别以为我不懂……”“我早听说……”我惊讶自己为维权喊得那么大声。旁边几个等修车的人也惊讶地看过来,师傅的脸色像猪肝一样。我得意极了并悄悄找个薄膜袋装好换出的零件。――误会四
      (7)“绝对不行,120元。”我几乎是嚷着,三番五次,怒气冲冲。师傅“猪肝色”地接过钱,“好走”。看着旁边几个人异样的表情,我胜利般开车走了。――高潮
      (8)我到公家的零件店一看:火花塞20元,刹车轴100元。“天啊,修一个半小时,我只……那高兴的修车人……猪肝色……”。――结局,“合”
      情节概括:修车(先入为主,因,伏笔)――接车、检查、换零件、结帐(有片段设计,有误会缘由,误会心理,照应;第四点是烘托,深化主题,伏笔)――到零件店证实(真相大白,主题揭示,呼应)。
      

    相关热词搜索: 记叙文 高分 步骤 成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