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八大德育原则记忆口诀 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

    时间:2019-02-14 03:28: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回归人”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追求的重要理念之一。“回归人”是对历史上影响过高校德育的神本、物本理念反思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体现。“回归人”不是简单地回归人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道德属性,而是回归每个人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回归人”的高校德育一方面需要确立理解人、关怀人、服务人的实践理路,另一方面更需要把发展人作为高校德育目标归属。
      关键词:高校德育; 人本价值; 人文精神; 回归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21-04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三个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人本观念的确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确立。该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关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人本价值已经细化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具体的领域之中,并开始固化到相应的制度层。但是,在市场功利规则被泛化、跨文化互动中的主导价值受到冲击、网络空间多质信息和虚拟交往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人本价值指向的是传统的政治人、道德人,还是时下流行的经济人?是单向度的人,还是整体的人?依然值得探讨。问题追问的结果就是“回归人”的话题并没有因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而终结。忽视对该问题的继续追问,势必产生如下两个结果:一是把人本抽象化,走回到抽象人性论支撑下的人论观;二是把人本片面化,走回到人的异化的现实怪圈中。
      
      一、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内涵
      
      高校德育“回归人”这个命题,内涵了两个子命题。一是高校德育的价值指向是人本身,进一步而言,就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因而,以人为本的判断也就是以生为本。在这个层面上,人本观和生本观是一致的。二是高校德育的实践路径从发展器物向发展人的整体素质转变。在这个层面上,“回归人”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难题。
      从理论视角而言,高校德育“回归人”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值得继续探讨,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本德育观与高等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新的教育价值观与传统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
      1.高等教育执着于学术量化指标的发展思路阻碍了高校德育人本目标的实施
      近年来,高等教育一直在争论“自身的使命是什么”这个元问题。初步的共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然而,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价值目标走向了泛功利化的误区。一些高校把能赚多少钱的经济目标作为发展目标,一些高校把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作为衡量教育成就的主要指标,一些学校甚至把评比排位作为体现业绩的依据,等等。有学者这样描述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大学陷入到了因扩招而导致的盲目扩张的泥潭中,外延式的发展取代了本应有的内涵的建设,逐利的目标轻易的遮蔽了大学教育本应有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流水线式的人才生产成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更为要命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逐渐地与‘市场’自觉接轨,沦落为整个全球化格局下人才生产链上的组成部分,而不再对这样的现实产生反省、质疑,更谈不上超越。”[1]大学三个职能中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没有在高等教育体制内得到平衡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行政化等倾向都是泛功利化的集中表现。而学术的量化和指标化的影响要比前二者更深刻、更严重。学校把学术产量作为目标的导向下,学术成果中的造假、浮夸等现象自然屡禁不止。表面上,高校增加了学术产量,但是,其负面影响不仅是在教师这个群体,还有大学生。学术量化在体制上弱化了德育首位教育观的现实化,在教育上片面化了教育者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误导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的确立,根本的影响是阻碍了人本目标的实施。
      2.大学生自我发展中重视技能素质忽视非技能素质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德育人本目标缺少内在认同基础
      早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负面影响的时候,谈及资本对资本家和工人的双重异化。资本不仅异化了工人,也异化了资本家。异化的动力源是商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借鉴马克思的思维逻辑,我们也可以把人们对高校德育的态度理解为双重片面化。一方面,是对教育者的片面化;另一方面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片面化。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把工具性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然后是理性知识,最后才是价值知识。如果没有考试和分数的制衡,那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教育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走向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征服和占有。”[2]具体表现在“教育要使人成为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的零部件,要把人塑造成为物的手段。教育所关注的人之发展,也只能是局限于一部分‘有用’知识的获得和相应的认知的发展,凡是无助于人去占有、征服对象性世界的知识经验、人格素质在当代教育中都会被边缘化,甚至被驱逐出教育领域。”[3]由此,出现了一个矛盾:从物本反思中确立的人本教育观与物本惯性中的自我发展观之间难以契合,“回归人”的高校德育难以获得学习的主体的认同。
      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存在的问题,其根源是社会。市场化进程的一个结果就是社会规则的市场化。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交换规则的生成空间。市场规则与教育本性碰撞后,教育的超越性被市场弱化甚至消解了,人的回归遇到阻碍,因此,也愈显迫切和必要。
      
      二、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
      
      经历了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完善、政治民主化诉求的增强、科技信息化影响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理解的深入,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性在增强。
      1.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宏观前提
      回归人的诉求与科学发展的价值契合是当代高校德育价值重构的重要支点。我国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转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不过,在重点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矛盾也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更成为社会主义价值指向的障碍。从片面发展到协调发展,从重眼前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对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理性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资本扩张本性的再反思。马克思提出资本具有价值增值和扩张两个基本属性。前者为资本家获得财富提供了可能,后者则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人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被异化了。马克思之后的许多学者延续马克思的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探讨了人的价值被异化的表现。如卢卡奇的物化和物化意识,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
      科学发展观切合现实地回答了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但是核心问题是发展“为了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以人为本发展目标的确立。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也必然对高校德育产生影响。因为社会价值是高等教育价值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价值现实化的有力保障。科学发展观是在反思物本和器本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目标的,从社会视角回答发展的价值归宿是人不是物。同样,高校德育也在服务于人还是服务于物的选择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定位。服务于人的高校德育一直受到服务于物的高校德育理念的现实制衡,无法得到现实的支持。这些年来,高等教育在集中讨论大学是什么,大学的使命何在等问题。大学不是知识的复制机器,而是培育人的创造能力的场所;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场,而是学习、生活和精神养成的场所;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社会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等等。所有这些共识都集中到了人本身。高校德育“回归人”已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是高校德育“回归人”的政策基础
      社会发展的资源依赖大致经历了自然资源依赖、资本依赖、人力资源依赖等几个阶段。自然资源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条件;资本则成为主导着工业文明的主要力量;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提出和被重视的新的资源形态。这种资源直接来源于人本身,来源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外化程度。正是在这个发展的认识中,21世纪的竞争被定位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人才战略工程自然也使得社会发展的聚焦点集中到了高校。
      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人才的要素?换言之,是对人才的理解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素质存在着不同的细化方式。大致包括要素说、系统说等几种观点。要素说突出德智体美等要素的相对独立性。系统说突出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情商与智商的区分,突出了情商的价值;文化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划分,突出了软实力的现实功能。无论是要素说还是关系说,都把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在这个整体中,“德”的地位一直在选择中得到提升。在要素说中,德育被定位为首位;在关系说中,德育(或非智力因素)被定位为主导力量。从这些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明晰这样一个结论:人才战略工程将人的要素从社会发展系统中突出出来;在人力资源的再认识中,人的非智力因素从人的整体素质中被突出出来。这种为高校德育“回归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个体的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回归人”心理条件
      社会发展取向必然影响到人的自我选择取向。社会的重点发展产生了片面发展的自我取向。片面发展的个人取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表现为单一的政治人取向,在红与专的选择中侧重于红;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表现为单一的经济人的取向,财富和获得财富成为典型的价值目标;在和谐发展目标指向下,单一的发展目标受到了质疑,产生了人的整体的和谐的发展的需要。
      整体的和谐的发展需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中,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着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受到市场中资源向最佳配置规则的影响,而延续着功利性选择;另一方面在这些外部挤压下,当代青年大学生也滋生了渴望崇高、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呼唤理解和宽容等人生追求。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获得了较高的认同,需要的强度也在增强。个体从片面重视技能、手段,到与心理、精神并重;从片面地追求个人荣誉或物质财富,到价值、信仰和心理并重,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回归人的精神世界,关心人、关怀人。
      
      三、高校德育“回归人”的路径
      
      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基本路径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建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从人的发展出发,建构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路径;从人的心路历程出发,建构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关怀路径。
      1.从人的需要出发,建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高校德育回归人的第一个面对就是人的需要。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需要不断增强。大学生自我独立性日益增强的过程也就是需要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中小学阶段,他们的需要还处于受制于父母、老师影响的相对依赖期;在大学阶段,这种依赖性不断弱化,自我相对独立性逐渐增强,反映自我需要的内容在丰富。其中,既有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有自我发挥的需要;既有物质满足的需要,也有精神追求的需要;既有朋辈群体交往的需要,也有恋爱婚姻的情感需要;既有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也有德智体平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来看,学习竞争、发展竞争、就业竞争等压力日益增大,导致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历史上,高校德育在众多需要中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政治需要;在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侧重于关注社会需要。从而形成了为社会培养人的政治教育路径。现实中,一些人基于竞争压力和社会影响,侧重于关心技能、金钱等手段价值,轻视理想信念、德性养育等精神价值。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现实轻长远、重手段轻价值等现象。历史出现的价值选择的单一性和现实存在的价值选择的片面性都是片面发展的表现,不同的是前者形成的基础是政治中心决定的,后者是市场化负面影响所致,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回归人的高校德育,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不是简单的适应人的所有需要,而是把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其社会化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从大学生的综合需要出发,拓宽高校德育的教育路径。理论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
      2.从人的发展出发,建构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路径
      追求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未来人的发展的理想预言,也是一定时代的人在反思中发展的基础。人的发展不仅有物质生活的,也有精神生活的。精神生活包括理想信念、价值选择、情感丰富等。当今,人的发展已经从单向度的物质需要转向了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发展。人的理想信念、心理素质、情感归属、意志品质等需要日益强烈。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些人就会陷入价值困惑和情感困扰之中。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多重、开放竞争等环境因素强化了这些矛盾。而这些矛盾通过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深化影响的力度。这些影响产生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规划更务实了;另一方面焦虑、躁动、迷茫也在增强。存在着精神需求不断增加、精神发展日益迫切的新特征。
      首先,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道德既是社会规范,也是内心秩序。道德自觉是二者的统一。党的教育方针把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高等教育的任务,这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既有公民责任的一般要求,也有政治使命的特殊要求。无论是哪个层面的要求都可以归结为道德自觉。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养成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保证道德认知的主渠道;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参与和道德实践生成自我的道德自觉意识,现有的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关爱关怀活动等都是很有效的方式。
      其次,丰富大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人文是相对于科技而言的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向度。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归人的高校德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感。重技能轻人文是当代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突出特点,一些大学生把专业技能的学习作为今后职业选择的基础,安身立命的本钱,而把非专业的知识作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这种取向与科技时代的人文诉求的大趋势形成矛盾。科技时代导致了器物主导的产生,也导致了器物主导下人类生存观的变化。科技进步支撑了人类的进步,佐证了人是万物尺度的古老预言;同时,科技成果在使用上的滥觞带来了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难题,人文主义在反思中倡导人文价值对科技主义的制衡。当代大学生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一靠教育,二靠修养,而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修养。
      再次,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作为人的生活方式的理想信念成为一定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和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学习动力、价值取向等问题都程度不同地与理想信念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实质上是进行人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是“回归人”的核心问题。现有的理想信念教育除了要重视政治理想信念教育之外,还要重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内容;除了重视理性的信念教育,还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信念教育。
      3.从人的心路历程出发,建构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关怀路径
      高校德育关怀个体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从人的心路历程出发,关心大学生个体的困扰和问题。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个性突出、心理压力大,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和心理指导。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4]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主要包括压力疏导、矛盾疏导、情感疏导等。
      压力大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学业竞争、职业竞争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在竞争中,不论胜者还是败者,都处于高压之下。由此引发了情感的抑郁、个别的自杀现象等。压力疏导的重心是改变大学生生存的外部条件和增强自我的内在适应力。
      矛盾凸显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中的贫富差距、教育公平、政治公正、地区平衡等利益关系问题日渐突出;不同意识形态的竞争也在加剧。这些社会矛盾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客观应对、及时疏导,必将引发更大的矛盾,不利于人的心灵和谐和社会稳定。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期。各种情感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世界。这些情感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而个体情感和群体情感经常相互作用。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凸显都可以通过情感反映出来。情感教育和情感疏导就成为一个现实的教育任务。
      总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高校德育回归人提供了政治保证,人的自身发展为高校德育“回归人”提供了心理基础,“回归人”的高校德育才是真正的人的德育。
      
      参考文献
      [1]刘亚军.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大学的误区 [J].云梦学刊,2007(4):15.
      [2][3]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11,12.
      [4]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能与 路径 回归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