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异国文化 历史教学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时间:2019-01-18 03:29: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任何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孤立演进的。它必然要和其他国家或民族发生接触,进行交流。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日益频繁,日益扩大。在日益增进的交往过程中,各国人民相互帮助,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从而促进了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远古旧石器时代。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出现了国家,中外文化交往正式产生。时至秦汉,古老的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封建制度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为中国扩大对外交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强大、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又为扩大对外交流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军事保障。
      纵观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始终是封闭的、保守的。教材通过大量史实证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和中期,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对外关系,积极实行开放政策。西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中西交通线,成为中外关系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东汉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遣副使甘英前往大秦。甘英抵波斯湾遇困难而返。三国时期,吴国同南洋许多国家进 行友好贸易往来。唐朝政府更加开放,它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通商往来,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外国商人长期居住,甚至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当官。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元朝政府继续采取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跟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一样,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和中期,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发展对外关系,积极实行开放政策,异国文化才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使得中国文化以波澜壮阔的气势,奔腾在世界潮流的前列。
      人类文化的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重视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实行开放政策,是国家振兴之道。历史教师应该站在这个高度去认识、理解异国文化的作用。
      国家之间的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保持绝对的、永久的先进。先进与落后是相对而言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总体上看它是先进的,不等于说它就不存在落后的方面。相反,另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总体上看是落后的不能排除它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先进的东西。他们之间永远存在着互补性。
      国际文化交流总是互惠互利的。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深受双方社会发展水平和基本社会经济形态的制约。因此,在国与国的交往过程中,就存在着平等与不平等,友好与侵略的问题。我们主张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都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我们赞成平等、友好的交往,反对大国欺负小国,强国压迫弱国的侵略行为。教材贯彻了这一思想。教材中写“唐玄宗派一位学者出使新罗,并对他说:‘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通文史,类似中华。以你的学问,又善于辩论,所以派你去。’”教材还说:“日本人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来加以发扬,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这两个例子,都渗透着理解异国文化,尊重异国文化,平等、友好交往的思想。教材坚决反对恃强凌弱的侵略行为。像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在沦陷区强迫中国人学习日语,妄图摧毁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毁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中国人民甘心情愿当亡国奴。教材愤怒谴责了这一侵略罪行。
      只有深刻地批判历史上国家关系中的侵略行为,热情地颂扬平等、友好的交往,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惩恶扬善的教育功能,防止不罪恶的历史重演,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贡献。
      教材既重视叙述官方交往的历史,又重视叙述民间交往的历史。它尽可能多地反映古代中外官方交往的重要事件,像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大秦国王安敦首次派遣使者访问中国、东汉光武帝赐金印给日本倭奴国使臣、隋唐时期的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贞观年间唐太宗会见东罗马帝国使臣等等,都写入了课本。关于古代中外民间交往的历史,由于它不像官方交往那样,在史书上留有具体的记述,所以反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尽量地反映古代中外民间交往的史实,新教材编者分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写法。像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法、日本留学生阿信仲麻吕同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的友谊等,这些有具体材料的史实,在教材中都有较详细的叙述。教材还通过西安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文物图,证实唐朝的时候,中国同欧洲的民间交往很多。广州怀圣寺光塔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最古老的遗迹,新教材通过图画和说明文字,反映了中国人民跟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是源远流长的。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宣传历史上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努力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为实现与发展的美好愿望,去坚持不懈地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中对 异国 历史教学 理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