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无感之感 仪式感

    时间:2019-01-05 03:27: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说到看书,最近在我身边有这么一种奇怪现象:有些人一边抱怨着不知道这本书在讲些什么,一边又不遗余力地挤着课间那皱巴巴的薄薄的时间拼命看。既然是不喜欢的书,何必这么刁难自己?以至于书同人都显得那么痛苦。基本上,中国那些有名的近现代作家的作品我都没有去深入地读过,接触到的大概也只是这九年的语文课本中的只鳞片甲而已。家里是有那些书的,比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巴金的《随想录》、沈从文的《边城》,但那些是作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到指定的书店买的。《边城》至今未看过,《随想录》我翻了一些插图就没再碰过。我并不是认为他们写得不好,只是读一本书应从兴趣开始。若以“我应该”这样的想法去读一本书,多半是不会读出什么来的。因为这一种姿态是僵硬的,轻轻碰一下它就支离破碎了,就像玻璃糖纸一样的脆骨头。
      建立在零兴趣和低理解基础上的读书,除了浪费大把可贵的时间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作用”来。
      我看的书比较杂,没有什么特殊的选择性。我自己去买的《野草》,看了很多遍没有看明白。《野草》是激动的,我这么认为。心情郁闷的时候会拿出来朗读一番,但结果往往是更加抑郁。一直想看的鲁迅的小说,由于没有整段阅读的时间而一直未看。毕淑敏的文章看多了会觉出卖弄的味道来,但在被很多人议论为卖弄文采的余秋雨的散文里,我却嗅不出来。个人看法不同吧,但我不太认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国,大家的思维似乎总是千人一面的,偶尔蹦杀出来一个不太一样的,也许会被称为“另类”。
      除了课本以外的书,我极其厌恶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不要以为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很用功,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看书。我更反感在书页上折三角或是将书卷了看。书和人是平等的,你要知道它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朋友,你绝不可以污染了它或随意地对待它。放书的柜子我会经常擦拭,白色封皮的书我会用另外的纸将它包好。我不反对在书上作一些随想,但我从不在课外的书上写随想。字过于难看,写上形同于污染。
      我准备在开运动会的时候把时间抽出来看书。我跟朋友说我想看韩寒的书。她说还是不要吧,万一你考场作文被影响了怎么办呐。
      是啊,韩寒是尖锐的。所以在那之后我该读一读冰心的诗歌了,母爱和童心还有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应该是会化去尖锐吧。
      以上纯属随想,所以杂乱无章。但是,又有多少人的随想是整洁有序的呢?那还是随想吗?■
      (责任编辑/临 杰)
      
      小编关于读书的讨论
      清扬: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来读,这是一门大学问。励晨霞的《无感之感》谈到了对于书的选择,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我欣赏她说的不要以“我应该”这样僵硬的姿态来读书。似乎读书变成了一件毫无个人立场可言的事情。
      临杰:是啊,首先,我们都明白,读书是必要的。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书籍记录下人类的进步和心灵的成长。更有诗句赞美:“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可是在不同的认知阶段里,读书总会有选择。兴趣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清扬:有些人因为兴趣而读书,有些人因为需要而读书。但不管怎样,读书是一种唤醒的过程,唤醒一种经历。那么,怎样来读书呢?
      临杰:精读书还是乱读书(这里的乱是说广泛地涉猎),都有足够的立论理由。还有读书时的习惯,边喝茶边读书,坐在草地上,靠在窗边,夜晚熄灯之前,各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你有什么样的习惯?
      清扬:当然得是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是最适合的地方吧。我也有包书皮的习惯,书买回来之后,总要先好好地保护起来,如果把书弄脏了,可是件让人伤心的事。

    相关热词搜索: 之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