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谈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研究

    时间:2018-12-29 03:37: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沟通教与学的信息和协调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要使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掌握常用的提问方法。
      
      一、把握联系,以旧带新
      
      心理学表明,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知,既容易记忆,又容易保持和回忆。按此原理,在教学中常常可温故知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来提问,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如在教《劝学》时提出:古人劝学的名言很多,我们能列举一些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高涨,充分调动原有积累。短时间内便列出了数十条。这种通过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分清重点,突破难点
      
      提问不能面面俱到,要培养思维的高层次,必须抓住重点,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即提一些学生知之较少、知之不深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如在学习《雷雨》时,一个学生认为,“当周朴园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社会地位、名誉和家庭时,马上撕去了以前怀旧时脉脉含情的面纱……表现了他的虚伪、冷酷、残忍的本性”。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贴标签式的判断总感觉到简单化。显然,这时如果仅仅满足于得出这一“本性”结论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这种态度转变的心理依据及这种心理活动折射出的社会性内涵。为此,笔者在学生自主探究前作了这样的设计:当一个所谓“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的董事长,突然面对可能失去的社会地位、名誉和家庭的情形时,他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又会做出哪些反应?这样反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样引导下的探究便很快激发起学生深度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化,并逐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三、抓住“课眼”。领悟精要
      
      一篇文章的“课眼”(“文眼”)是文章精要所在,或揭示题旨或点明写作缘起。它是课文的窗口,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全课。因此,提问必须抓住“课眼”,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作品的基本情调和作者构思的匠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点明了作者观赏荷塘的心境是为了排遣连日的苦闷。把握这一情感枢纽。下文流露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就易于理解了:同样,郁达夫《故都的秋》开首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就是领悟的精要,它在文章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人说:“凡文章必有一段或数段为一篇精神所凝聚处,有一句或一词为一精神发源处。”这就是指“课眼”。研读时抓住“课眼”,理清文章脉络,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系统。设计层次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即有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提问也应如此。如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在分析格斯拉兄弟的形象、突出其手艺高超和人品的高尚时,有的老师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文章是怎样写他高超的手艺的?(2)在看过靴子的样品后,人们一定想知道格斯拉其人。作者是怎样描写其外貌的?通过外貌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3)文章介绍“我”与格斯拉的具体交往,目的是什么?(4)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格斯拉的态度怎样?(5)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订货写得很详细?这些问题承前启后,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前一个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从中我们看到虽然贫困潦倒,但始终恪守职业道德与尊严的格斯拉品质的高尚。
      
      五、对比启发,激趣诱导
      
      语文教学中常运用对比规律性进行教学,以此提高感知效果。比如,同是“飘泊的旅人”这一板块,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提问。散文要不“散”,就要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看看老舍是怎样“想”北平的,韩少功的“心”是怎样“归去”的,而柯灵又是怎样抒写“乡土情结”的,以此来把握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同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分析三篇散文不同的写作风格:老舍的朴实亲切,韩少功的哲理高度。柯灵的文化底蕴。还有同一篇课文中人物的比较,如将《葛朗台》中老葛朗台与欧也妮鲜明的个性作横向对比,可以大大深化对课文人物形象和主旨的把握。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与《太史公自序》,苏轼《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以便更具体、全面把握一个作家的心灵历程。
      
      六、换位思维,角度新颖
      
      如果问题千篇一律,老调重弹,不仅达不到提问的目的,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只有设计的问题新颖、灵活,才能适应中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才能引发他们对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如笔者在教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一方面对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归纳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一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又不仅限于此,而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摒弃传统的偏见,以平等的眼光,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仔细挖掘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我们还会发现什么呢?结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家还看到了主人公性格中闪光的一面――恪守信誉:自尊自强这一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从而大大丰富了人物形象。
      
      七、逆向设疑,曲径通幽
      
      逆向设疑是根据文章思想内容,从反面提出问题或拐个弯、变个角度的提问。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寻根究底,不满足“知其然”,还在探索“所以然”。他们不愿意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一类问题,教师提问常常要从反面或转个弯发问。如笔者在教《胡同文化》时,最后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作者认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你是否赞同这一看法?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他们积极研讨的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总结提高,升华主旨
      
      在整体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及时把握火候,以巧妙的提问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实现质的升华。笔者在教完《边城》后适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用一句话评点《边城》,结果,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意见:一幅民风淳朴的风俗画;充满善与美的“世外桃源”;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闪光:孤独等待中的无奈与伤悲:那一抹美丽而忧伤的爱:边城――美丽掩盖下的人性思考:美好人性与现实的阴影:纯朴民风下的心灵痼疾;一部人性美的挽歌;等等。见仁见智,效果很好。,
      此外-,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始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还要多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语文课 谈谈 提问 堂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