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社戏原文 也谈对鲁迅《社戏》一文结尾的理解

    时间:2018-12-29 03:37: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社戏》一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情抒发中却与前文看社戏时的“全船里的几个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了呵欠来”及第二天吃了六一公公送来的罗汉豆也觉着很平常等内容相矛盾。如何正确理解并能让学生较为容易感知,这引起我的思索。
      《社戏》是鲁迅的作品,写于一九二二年十月,最初发表于十二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文体是小说,作品中的“我”虽不是作者本人,但显然有作者年少时生活的影子。由此触发灵感,让我想起一句精辟之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说法对后世的文学研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备《社戏》一课中我得到切身体会。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因为中医所误而早逝,家庭的变故使他很早就饱尝了别人冷眼和侮蔑的滋味。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从少年时候起就有机会接触乡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玩耍、划船、看戏,有时也一起“偷”豆子煮吃。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让少年鲁迅感受到了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1902年鲁迅去日本留学,希望学医救国,但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他经常受到歧视。在一次课堂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当时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发生战争,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一个中国人替俄国人做间谍,被日军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争着去看热闹。这使他认识到国民精神麻木不仁更甚于身体,于是弃医从文,企望用文学来振奋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辛亥革命的胜利曾让他充满希望,但随之军阀混战,封建的礼教仍然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孩童身心更是备受压制,得不到健康和谐发展。《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创作的,显然有呐喊之意包含其中。
      但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结尾之意,解决疑惑,还得完整阅读全文。课文《社戏》只是节选自全文的后一部分,主要写“我”幼时看社戏的往事。对“社戏”首先需要做些了解。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也是一种区域名称。一般在丰收后的农闲季节,在社中祭祀、祈福等。社日演戏由来已久,各社出钱请戏班演戏,一连演好几天,非常热闹。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看社戏自然也成为孩童获得自由、快乐的好事了。
      《社戏》前文先写成年时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在我的左边的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场面是那样的阴森、混乱,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与在农村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热忱、友好也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果在课文学习后,及时拓展延伸,联系全文,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文章前后比较中感受到当时京城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孩童时看社戏的往事令人神往,对文章运用的对比反衬的手法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统观全文,作者显然有意用这矛盾似的结尾启示读者,引起读者的深思与回顾,“我”不能忘怀的不仅仅是那夜的豆和戏,而是那使人陶醉的初夏江南农村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古朴的民俗,更是一起看戏、吃豆的一群农村少年和他们善良、淳朴、真诚、无私的品格,引发读者关注文章所刻画的那一群可爱的农家少年形象。他们拔篙、点船、架橹的动作熟练,摇的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技巧高超,能干得令人羡慕。他们偷豆时的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纯真可爱。双喜的机灵,阿发和桂生的朴实、厚道、热情,都很可爱,在整日背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我”的眼里,实在是一群可亲可近的少年英雄。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小引》中曾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看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段话也有力印证对课文的结尾的理解。罗汉豆和社戏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和好看,但是记忆中“旧来的意味”,能“蛊惑”人去“反顾”曾经获得的自由、快乐、有趣的生活和那真诚无私的友爱。
      《社戏》一文看似矛盾的结尾,却在展现出儿童向往美好的大自然,渴望自由、渴望拥有真诚无私的友谊的同时,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呼唤人间能有那令人亲切回忆的温暖真情。这样的结尾不但暗示了全文的主题,使人联想起曾有过的类似的经历,而且也能触发读者的共鸣,主动去寻求那“真的,一直到现在,实在再没有”的“好”的感觉来。
      可见,阅读理解文章,有时真的需要“知人论世”,方能深入浅出解决疑难。

    相关热词搜索: 社戏 鲁迅 一文 结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