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木偶戏史话] 木偶戏视频

    时间:2018-12-25 03:25: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木偶戏,古代习称傀儡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木偶是俑,在商周时代已被用于殉葬。歌舞俑的出现,是俑向表演形态迈进的重要一步。但是,最初的歌舞俑仍然是用于殉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曾发掘到歌舞俑和乐俑等,但这类俑本身还不能活动。1979年春,山东莱西县发掘出两座汉墓,其中有一具非常奇特的木偶人,与真人等高,可坐,可立,可跪。说明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可以操纵活动的歌舞俑,且可用于喜庆嘉会欢娱、表演。
      能活动的木偶所进行的娱乐表演,一开始并不表演故事,主要还只是歌舞、百戏。
      三国时期,有个叫马钧的人能制作水力发动的木偶,即所谓“水转百戏”。隋炀帝时代,出现了高2尺左右、操作起来能像活人一般活动的木偶,表演《刘备乘马过檀溪》《周处斩蛟》《秋胡妻赴水》等故事。这些木偶表演片段,已经是木偶戏的雏形。
      唐宋是中国木偶戏迅速发展的时期。据《明皇实录》载,唐玄宗曾做过一首吟咏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首诗,把唐代木偶戏演出的逼真以及观赏者的感受写得很生动。
      在唐代,木偶除了演出之外,还神奇地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制作技艺的高超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朝野佥载》里说,洛州的县令殷文亮喜欢与人喝酒,竟然制作了能够“酌酒行觞,皆有次第”的木偶人,这种木偶人甚至还会劝酒、侍酒,“饮不尽,即小木儿不肯把;饮未竟,则木妓女歌管连催”。还说杭州的杨务廉做了一个木偶和尚,手捧木碗,行乞于街,每天有几千人施钱给它。这些记述显然有些夸张,但夸张的传说一般要立足于某些基本事实,我们就此也可想见当时木偶制作的精巧程度。
      与唐代相比,宋代留下的有关木偶戏的资料较多一些,在《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等笔记中都有记载。宋代同时出现的5种木偶戏门类中,悬线傀儡(即提线木偶)和杖头傀儡比较普遍,后世也有较大发展。水傀儡与三国时马钧制作的“水转百戏”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药发傀儡与发射烟火有关。肉傀儡即布袋木偶。
      明清时期,木偶戏波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中叶以后,随着东南沿海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增长,木偶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九我书写了一副幕前对联,送给木偶戏艺人:“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福建漳州的布袋木偶戏,传说是明万历年间津州南门外一个落第秀才孙巧仁所创;另一种说法则是在隆庆年间――稍早于万历自泉州传入。广东湛江地区的单人木偶戏,也是明万历年间由漳浦一带传入的……从这时起,木偶戏四方传播,到处生根,这种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
      到了清代,木偶戏与其他戏剧一样,是在被宫廷强迫“供奉”的过程中走着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当时在皇宫内演出的木偶戏,称为“大台宫戏”。其唱腔曲调,则采用京剧体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乾隆、嘉庆年间,合阳提线木偶戏(通称合阳线戏)流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毗连处的三十余县;道光年间,江浙一带木偶戏也盛行起来;清末,山东的杖头木偶传入东北……甚至,中国的木偶戏还传到了东南亚、南洋群岛、日本等地。
      辛亥革命以后,上海成了引人注目的木偶戏活动中心。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上海新兴的木偶艺术家虞哲光等人便着手改革木偶,40年代初,他们成立了上海业余木偶剧社。他们在艺术上借鉴国外的木偶艺术较多,但又不是简单地照搬国外既成艺术,而是坚持我国木偶艺术的本体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经常举行木偶戏表演会和观摩会,我国的木偶戏表演团体到世界各地去演出,参加国际木偶比赛,屡屡为祖国争光。
      (选自《上海工艺美术》,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路子与你聊】
      请简要叙述木偶戏产生、发展的过程。

    相关热词搜索: 木偶戏 史话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